林蛙养殖常见病
常见蛙病及防治对策
1. 红腿病
胡成钰(2000)确认该病的病原体为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caleoacericus)和嗜水气单胞菌红斑、肿胀,部分蛙趾指充血或溃烂,不活跃,不吃食。剖检可见腹腔有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内空虚,出血发炎。
防治:监测水质,定期换水,保持良好水质,用1.5 mg/L硫酸铜全池泼洒,2mg/L漂白粉溶液或30mg/L生石灰进行池水及池埂的消毒。隔离发病蛙,用 0.1%-0.15%的食盐水浸泡,也可用20%磺胺类药液或每公斤加18万IU青霉素和4万IU链霉素合液浸泡10min,3d为1疗程,每天在饲料中加土霉素 0.2g/kg蛙重,分2次喂,3d 为1疗程,细菌的感染。胡成钰报道,经药敏实验表明:红腿病的2种病原体共同敏感的抗生素主要有卡那霉素、氯霉素、土霉素、诺氟沙星、新霉素。因此可用这些抗生素防治红腿病。
2. 肝肿大病
陈晓风、陈祈辉等确认其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mas hydrophila)。肝肿大病也是一种高死亡率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患病蛙外观呈现肥胖症;后肢粗大,手压有硬肌肉感,皮肤不明显充血而呈微红;在全身各处,出现形状、大小不规则的表皮溃疡瘢,在高温期,溃疡瘢小或不明显,在气温较低时(<20℃)溃疡处大且深,剪开双腿皮肤可见皮肤内侧血管充血,肌肉呈淡土黄绿,
似被胆汁所染。内脏解剖发现,腹部皮肤内侧血管充血,肝脏极度肿大,达正常水平2-3倍,呈灰白、土黄或青灰,胆肿大呈浅绿;病蛙呈现全身性充血感染状态。
防治:可用卡那霉素、青霉素、氯霉素等,注意消毒水体,交替、轮换使用药物。
3. 腐皮病(又叫烂皮瘸、脱皮病)
其致病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克氏耶尔森氏菌。该病流行广、传染快、难以控制,死亡率极高,包括营养性腐皮性。发病初期,病蛙头部背面,背部和躯干部皮肤失去光泽,皮肤温度降低,底变黑,出现白斑花纹,随后表皮层脱落,真皮层开始腐烂,显露肌肉,眼球逐渐变白,食欲减退至停食,严重者死亡。营养性腐皮病是由于饲料单调而缺乏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D而发病;创伤性腐皮病多在四肢和头部出现腐皮症状,刚变态的幼蛙发病率最高,有的与红腿病并发。
防治:舒新华(1995)报道,用卡那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羧苄青霉素便剂对患腐皮病的蛙浸泡,疗效显著。卢仲春 (1997)报道,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每立方米水分别加300万、400万IU泼洒也可起到防治效果。营养性腐皮病可投喂全价饲料,适当添加多维(或鱼肝油)和一些抗菌药物。
4. “胀肚病”
陈晓凤等(1995)确认其病原菌为温和气单胞菌 (Aeromoas sobria)。胀肚病是高温季节的一种高死亡率传染疾病,这种病的主
要症状是:外观腹部极度膨胀,腹腔内充满气体,解剖内脏,可见肝呈青紫,肾表面充血呈鲜红,胃和肠壁部分血呈红,所有内脏均有不同程度地被挤压贴向背部。
防治:可选用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或氟哌酸等敏感药物。在高温季节注意消毒水体和蛙体。
4. 红腿病
胡成钰(2000)确认该病的病原体为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caleoacericus)和嗜水气单胞菌红斑、肿胀,部分蛙趾指充血或溃烂,不活跃,不吃食。剖检可见腹腔有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内空虚,出血发炎。
防治:监测水质,定期换水,保持良好水质,用1.5 mg/L硫酸铜全池泼洒,2mg/L漂白粉溶液或30mg/L生石灰进行池水及池埂的消毒。隔离发病蛙,用 0.1%-0.15%的食盐水浸泡,也可用20%磺胺类药液或每公斤加18万IU青霉素和4万IU链霉素合液浸泡10min,3d为1疗程,每天在饲料中加土霉素 0.2g/kg蛙重,分2次喂,3d 为1疗程,细菌的感染。胡成钰报道,经药敏实验表明:红腿病的2种病原体共同敏感的抗生素主要有卡那霉素、氯霉素、土霉素、诺氟沙星、新霉素。因此可用这些抗生素防治红腿病。
5. 腐皮一红腿病并发症
舒新华等(1997)从患腐皮-红腿病并发症的病蛙腐烂处深层及肝脏分离出两株致病菌,经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和嗜水气单胞菌(A.hy- drophila)。它除了具有这两种病的症状外,最明显的症状是常集在池子的一角,蜷缩不动,不肯下水。
防治:每月定期消毒水体,调节水质,用青霉素、链霉素泼洒饲料台、工具等。对病蛙用1.4mg/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用20%的磺胺脒溶液浸泡2d,用100-150g/L的食盐水抹擦病蛙的患病(处),或用2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蛙5-10 min,然后注射庆大霉素(4万IU)2-4mL,次日重复1次,或内服磺胺脒。
6. 腹水病
贺路等(1995)鉴定其病原菌为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
(A.hydrophila)。此病的流行季节为5-9月,发病率可达50%,死亡率30%-50%,高者可达 80%以上。腹水病的主要症状:病蛙四肢乏力,懒动厌食;体表无明显病灶;腹部膨胀;解剖可见腹腔内有大量积水,腹水呈淡黄或红,肠胃均发红、充血,部分病蛙有肝肿大现象。
防治:(1)保持水质清洁,适度降低放养密度,并注意饲料的新鲜度;(2)投喂庆大霉素、氯霉素、磺胺+ TMP或氟哌酸等敏感药物;
(3)同时,对水体、食台、蛙体进行消毒、在高温季节,注意定期换水或消毒。
7. 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病
陈耀明等(1994)首次报道,上海市奉贤县某牛蛙养殖场爆发一种蛙病,经确诊为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病。临床症状:病蛙精神不振,
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肛门红肿,眼球外突,双目失明,有时伴有腹水现象。幼蛙还会在水中打转,有类似神经性症状出现。病理剖检:病蛙肝脏发黑、肿大,脾脏缩小,脂肪层变薄,脊椎两侧有出血点和血斑。
防治:未见有效的防治措施,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均无效。
8. 白内障病
陈晓风等(1995)报道其病原菌为醋酸钙不动杆菌牛蛙养殖
(A.aclcoaceticus)。笔者于2002年7-9月在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某个体石蛙养殖场,发现患白内障病的蛙。其主要症状为:外观病蛙双眼有一层白膜覆盖,呈白内障状,但水晶体完好,后肢呈浅绿,皮下肌肉呈黄绿,解剖可见肝呈黑、肿大,胆囊明显变大,胆汁变绿,肠基本正常。病蛙蹲伏不动,不进食。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非常高。
防治:(1)保持水质清新,环境清洁,定期用30 mg/L生石灰泼洒消毒;(2)保持饲料新鲜,并维持其营养平衡,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C及其他维生素; (3)饲料中拌人氯霉素,每千克蛙用30mg,每天1次,连用5-7d;或每千克蛙用庆大霉素200mg,每天1次,连用3-5 d。
9. 链球菌病(肝炎)
叶雪平、杨广智等(1999)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经鉴定该病病原菌为链球菌。此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呈暴发性,有发病面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