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科人才培养的就业指导模式创新与实践
王少杰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现代农业的高水平建设既离不开日益创新的科学技术,又离不开素质过硬的农业科技人才。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优胜劣汰成为常态,作为农科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教育和就业各项制度随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时,农业院校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农科人才,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农业院校的毕业学生要能够对新形势有清楚的认知,对自身的知识构架有清晰的了解,积极调整自己的就业观,主动创业,来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一、农科大学生就业现状
针对某高校农科专业2020级毕业生毕业去向,麦可思数据显示,2020届农学本科毕业生中,55%的人毕业半年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3400)是农学毕业生不务农的最重要原因,另有1/5的人因为“专业工作岗位招聘少”不务农;学农务农毕业生在就业满意度、就业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学农不务农体。
新时代新农科要求诸如生物信息学等综合素质高、交叉学科知识体系较为完善的多元化新型人才,但传统
农科培养方式大多较为单一,无法适应多学科交叉培养需求。“学农不择农”也成为农科院校学生就业的一个普遍现象,一方面是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低,对相关政策不了解,进而导致对专业前景的迷茫;另一方面,也与学科专业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和供需不平衡有关。
二、农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城乡差距较大,基层人才持续累积困难
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与城市的差距依然较大,这将导致农林院校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帮助其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工作难做。现在涉农专业的学生多数缺乏去农村锻炼的机会,当他们在实习实践中接触到农村生活,体验到农村一线的艰苦条件时,难以承受其与城市生活的差距,这将会在培养过程中很大程度的削弱学生服务农村的积极性。农村远离城市,信息较为闭塞,村民思想观念与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也存在很大出入,给在农村生活的农林院校毕业生带来很多不便。这种生活条件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林院校人才向农村基层的流动,造成基层人才就业不稳定和人才流动性大的局面。
(二)对农林学科的偏见影响学生专业认同度
农林院校学生专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反映学生存在兴趣不浓厚,专业学习动机弱的问题,这与学生对于
农科专业存在的偏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在共同学习生活的互相比较中,许多学生仍然对农林学科有偏见。这种观念会影响他们专业的态度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专业价值的认同。
一方面,有些新生刚步入学校,接受专业教育不足,对专业缺乏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只是听取家长或者他人建议将农林专业作为进入学校的跳板,其目的是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后转入非农专业,这样的学习背景下不利于学生专业学习的适应和进步。另一方面,存在轻农观念的学生入学时就对农科专业具有抵触心理,对所学专业也缺乏系统的了解,难以转变专业学习态度及提高专业学习动力,造成其专业认同度低,学习兴趣低下。
(三)就业岗位短缺,薪资待遇较低,国家政策保障不足
农业发展水平的不足导致农业科技企业发展滞后,就业岗位短缺,本科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普遍较低。农科专业无论是动物方向,还是植物方向,对于技术人员的动手能力、理论能力要求均较高,特别是育种、遗传、生理等方向,涉及细胞或者分子水平的操作,技术难度更大,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高,本科生难以胜任,所以农科类本科生继续深造率居高不下,而硕士、博士毕业生直接从事农业一线技术岗位的又相对较少。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各省纷纷出台大学生村官计划,但是在待遇保障、培训机制、职业上升通道等方面依然不够成熟,基层就业学生面临工作环境差、自身发展受限等诸多问题。
三、基于农科人才培养的就业指导模式创新与实践
(一)立足学生实际,完善国家对农科人才培养的支持政策
1.加大农科人才培养财政投入
建议落实国家对农科人才免除学费的制度和财政拨付制度,为提高在政策实效性,划分地区,在偏远农林高校中开展试点工作。比如:国家奖学金、助学贷款等学生资助方向对于偏远地区涉农专业学生有一定倾斜。借鉴大学生退役士兵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农科类毕业生就业扶持力度,规定农科专业毕业生到特殊涉农领域、农业基层就业两年,由政府设立专项基金代其偿还助学贷款或者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加分政策;建立农科专业人才培养专项计划,解决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匮乏问题。
2.建立地方农林院校农科人才定向培养机制
重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要创新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地方农林院校和农林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则更倾向于培养大众化的农业实用型人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和地域特,打造品牌和特,服务地方农业发展。完善基层农林人才补给机制,依据基层农林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编制岗位,改革传统招录人才模式,考察其动手操作能力等多元化考核方式补给更多技术型人才。
(二)以产业需求为契机,探索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
1.建立以农科人才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机制
立足学生实际需求,把握教师主体和课堂载体两个方向。一方面,支持一线教师持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形成适应学校分类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企业需求的内容和农业科技含量,提高课堂实效。罗锡文专家指出:“比如说水稻生产时采用传统方式就是用犁、耙,但目前企业就是要知道如何把水稻收割机问题解决好,这是企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我们课题很少涉及。”同时还要融入实践教学,
摘 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同时,由于农科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农科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存在着“学农不择农”的就业偏向,这就造成农科毕业生“就业难、难就业”的矛盾。通过对农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了解,结合我国农业和基层发展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以探求影响农科人才择业偏向的因素,从而做好农科人才培养的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农科;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农业
261
(上接第260页)
思政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辅导员则更注重大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两支队伍在各自专业化的基础上形成协同,不仅有利于思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升辅导员的理论素养。
(一)有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水平
思政课教师通常采用课堂教学来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和理论教育。当前,青海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般通过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和教师线上辅导结合进行,师生之间无见面机会进行交流互动,另外,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课程一般是国内一些知名院校课程的慕课共享,虽然课程的讲解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这种慕课都是前期已录制完成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现实实际无法有效结合。致使思政课教学出现形式化严重,课堂气氛消沉、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辅导员却较之以往更重视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对大学生的心思想动态和心理情况了解也更深入。因此,加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能够使思政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线辅导学生时能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困惑,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增强辅导员队伍理论素养
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一般要求具备中共党员的政治面貌和一定的学生工作管理能力,一般要求在校担任过学生干部经历。学历和专业理论水平较思政教师会弱一些。以青海大学医学院为例,目前在编的10名专职辅导员中,只有1名为硕士学历,其他有8名为本科学历,还有1名为大专学历,无一人具有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专业背景。当然这和青海处于高海拔民族区域的地理位置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状有必然关系,但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青海大学医学院辅导员专业背景多元化和队伍整体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偏弱的事实。这种事实直接导致了辅导员无力解决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协同,是增强辅导员自身的理论素养的良方,能够显著提升辅导员育人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锴.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情况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8,34(04):139-140.
[2]马凌锋.关于构建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交流机制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1(26):165-166.
作者简介:
吴福霞(1989—),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助教,法学硕士,单位: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青海大学2019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实践研究》
实践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提高动手能力,还要让学生真正深入到一线,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2.实施“科教结合”的协同育人行动计划
农林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建立合作平台,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益、制度安排,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科学合理的协同育人机制;学科建设与教师教学结合,支持一线教师参与到学科建设中来,把学科新内容更好反馈到课堂。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相互融合,教师应将科研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到教材和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知识不断更新。比如中国农业大学正在推广的“科技小院”是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的最好的模式。
(三)多方合作,共同构建农科人才培养发展体系
1.农林院校联动院系机构,增强学生专业认同度
建议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学校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业务培训,提升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将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内化到学生日常工作当中,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个性化指导需求,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积极性。有关教学部门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院配合多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激发学习专业的兴趣。增加专业教育次数和专业教育专项经费,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讲座、校园文化活动等,将专业教育贯穿其中。
2.学生转变陈旧观念,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
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转变传统的轻农观念,认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结合自身个性、性格、能力等多重因素来理性判定是否适应专业,如若不能准确定位,可以向专业课教师或者辅导员等专业认识帮助解疑困惑。要培养“三农”情怀,树立正确择业观,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结合综合考虑就业发展方向。加强个人学业和职业规划,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特点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目的、计划、有组织的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生活和就业,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四、结语
广大涉农专业毕业生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择业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涉农高校要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学科搭配,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社会生产和创新创业活动。政府则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就业机制,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监督,建立完善的大学生供需信息系统,加强农林院校与各地农业科研单位中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部门的联系,进一步为农科毕业生的就业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先东. 新时期农业院校涉农本科生科研潜力培养探索——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 青年与社会, 2020,12(19):45-47.
[2]张祺午. 加快现代农业人才培养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J]. 职业技术教育, 2020,6(15):147-148.
[3]沈倩茹. "人才争夺战"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意识培养路径分析[J].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9, 2(12):54-56.城乡规划专业就业前景
[4]万里娟. 从农业就业人才结构看大学生就业择业观的转变——评《现代农业创业》[J]. 中国蔬菜, 2020, 4(04):120-121.
作者简介:
王少杰(1995.1.19—),男,河南省信阳市人,硕士研究生,信阳农林学院,职称: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
26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