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概论
第一章
1、发展经济学:是最老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又是最新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2、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的。
国际经济学界对“发展中国家”有多种称谓。主要有:①第三世界国家;②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③落后国家或后进国家;④不发达国家;⑤欠发达国家;⑥发展中国家;⑦穷国;⑧低收入国家。
3、发展中国家特点:1)低下的生活水平(2)低下的生产率(3)高人口增长率和赡养负担比(4)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用的状况(5)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6)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受支配和脆弱的地位。
4、经济增长: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
5、经济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等全面改善。
6、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1)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2)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数量概念,又是一个质量概念。
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目的。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如果出现有经济发展而没有经济增长的现象,那一定是个别的、短暂的、反常的现象。而不是一般的、长期的、正常的现象。尽管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先决的条件,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即“有增长无发展”或“无发展的增长”。
7、早起经济发展理论
一、亚当.斯密                                          二、大卫.李嘉图
1、国民财富的增长取决于专业分工、人口和资本积累。      1、经济发展就是生产增长。
2、利用对外贸易来促进经济发展。                        2、报酬递减规律。
3、提出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3、特别关心收入分配和对外贸易问题
4、提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几种可能性。                    4、杜绝奢侈浪费
三、马尔萨斯                                          四、约翰穆勒
1、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                                  1、完善分配制度
2、观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一定比例                2、研究方法
3、“人口陷阱”理论                                 
五、马歇尔                                            六、熊彼特
1、强调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1、创新理论
2、经济发展应是渐进的、和谐的。                       
8、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过程划分:
(1)传统社会阶段(2)起飞前准备阶段(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5)众高额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1. 起飞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是经济增长的两次“突变”。
2. 传统社会不能产生持续的经济增长。
3. 社会起飞时经济起飞的前提,起飞标志着现代社会的开始和“自我持续增长”时代的开始。判断经济是否起飞的主要标志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程度;一锅进入起飞阶段意味着工业化的开始。
4. 经济起飞是一国经济从停滞落后向增长发达过渡的重要转折点。
9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式”
、刘易斯的双元结构模式:农业剩余劳动向城市工业部门流动是工业资本的积累和扩大的源泉,不仅促成了工业化,还引起了农业的进步。
1)前提假设: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劳动力供给无限;工资不变。
(2)经济运行机制
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工业部门,工业部门不断发展,扩大生产,不断从农村中吸收剩余劳动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农业只是被动发挥作用。工业的增长动力来自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又来源于利润。
3)经济发展的二阶段
第一阶段,利润增长快于工资增长
第二阶段,工资增长快于利润增长
4)缺陷
忽视农业发展的意义,会造成农业的停滞
忽视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农业中劳动力转向工业的先决条件
、费景汉拉尼斯的修正
修正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中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为0
第二阶段,0<农业中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不变工资
第三阶段,不变工资 <农业中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
、评价:(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肯定
2)问题
假设条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
夸大了城市吸收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和农民成为“糟糕经济学的很大牺牲品” (舒尔茨)。
第二章
10、资本: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
11、国内储蓄:1)民间的自愿储蓄,他可以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贷给企业或政府。(2)政府储蓄,即岁入超过岁出的部分,有时还包括由通货膨胀而取得的“强迫储蓄”,即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发行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取得的资源。
12、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提出第一个广为流行的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式:
.哈多模型的基本思想
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惟一原因。
从长期来看,通过投资增加有效需求,从而为当期提供充分就业机会,企业生产能力扩大,结果导致下期供给大于需求,出现下期的就业缺口,这样就需要更多的资本形成
. 哈多模型的表达
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由储蓄倾向及资本产出比所决定。
即:g=s/k
g表示经济增长率,是国民收入增量与国民收入之比;
s表示储蓄倾向,即平均储蓄率,表明储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率;
k表示资本产出比率,即投资系数或加速系数,它是指生产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资本量,此比率的意义在于推算本期投资对产出潜力的影响,从而决定下期实现充分就业应追加的资本额。
. 哈多模型的意义
1)模型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从而为经济增长到一种似乎是合理的持久动力和源泉。
2)模型更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因为模型不仅说明了资本匮乏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更指明只要有持续的资本形成,就会有持续的经济增长。
. 哈多模型的局限性
1)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设是不合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之间可以替代的这一客观现
实。
2)模型过分强调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技术进步、知识与教育、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
3)技术进步的中性的假设也被后来的经济增长理论所批评。
13.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2)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关系
14、储蓄倾向的影响因素:1)国民收入水平(2)收入分配状况(3)风俗习惯(4)金融机构的完善普及程度(5)政治经济环境的状况
第三章
15、人力资本: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生产能力,包括人口的数量、规模和人口的质量两方面。
16、伪装失业:指劳动边际生产率或接近于零食的就业,也就是说,如果从总就业中撤出一部分劳动者而不会使总产量减少,那么,被撤出来的劳动者就是伪装失业。
17、子女价格:孩子低成本、高收益,造成人口出生率长期居高不下
18、人力投资的范围:1)教育投资;(2)用于营养、医疗、保健方面的投资;(3)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投资;(4)用于移民入境的投资;
19、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控制的措施:
影响:1)造成资本积累减少;(2)造成严重的失业,影响人力资本的形成;(3)赡养负担加重,不利于经济发展;(4)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低水平停滞不前。
对策:1)提高妇女的受教育和就业水平;(2)增加社会保障和福利(3)改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条件,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4)提倡晚婚和计划生育。
20、教育的重要作用:
1)双重效应:“知识效应”---人们受了教育后,获得了知识,提高了技能,从而增加了对新
的工作机会的适应性和在工作中发挥专门才能的可能性。 “非知识效应”----人们受教育后,可以改变不正确的价值判断,提高纪律性,加强对工作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参加经济活动并做好工作的积极性。
2)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带来收入水平的提高。一般来说,收入水平与受教育水平是正相关的。
3)妇女受教育后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并有利于人口控制。教育不仅培养妇女参加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能力和机会,还可以增加她们的劳动报酬,其结果是妇女在家里照料孩子的机会成本增加,使她们不愿多生子女,会减低生育率,因此,有利于人口控制。
21、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问题:
1)辍学率高,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发展中国家的辍学率非常高,有的国家小学辍学率高达75%,亚洲为20%。另一问题是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70%的儿童生活在农村并在那上学,而且由于中小学辍学率高和高等教育不发达,大概有80%以上的入学者将会在农村度过一生。进入大学的学生人数还不到学生总数的5%,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士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而很少考虑到这种教育体制是否符合自身的特点,造成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
2)社会不平等加剧。①就初等教育而言,贫穷家庭的子女就不如富裕家庭的子女那样能完成这一阶段的正规教育。②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教育也使贫穷学生处于不平等地位。③发展中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平等性在大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④总之,在收入已很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中,以高学费的中等教育和高补贴的高等教育为特征的教育体制,很可能加剧不平等并使贫困永久化。
3)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教育深化----由于求职者供过于求,首先被拒于现代部门之外的是小学毕业生,其次是中学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现代部门就倾向于雇佣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去做原来有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所做的工作。这样,本来小学毕业生胜任的职务,现在有中学毕业生代替了,本来中学毕业生胜任的职务,现在由大学毕业生代替了,这种情况称为教育深化或教育过度。知识失业------它是与教育深化伴生的现象,由于受教育者供过于求而现代部门又跳级雇佣各受教育层次的毕业生,以致在求职竞争中,中小学毕业生往往被拒之雇佣单位的大门之外,甚至大学毕业生也不免遭受同样的命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