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什么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来源:[ 教育站 ]所属分类:前沿资讯 时间:2015-03-10 20:49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 教育现代化,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与咱们老师、校长、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呢。校舍的建设标准、农村教师队伍的补充与稳定、电子学籍、教师校长交流等,这些都与教育中的每一个息息相关。
让听一听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对基础教育未来基本走势的分析。
“教育现代化,第一个要求是标准化”
《人民教育》: 1月23日闭幕的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袁贵仁部长有一个重要判断,就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现代化?
刘利民:我理解的教育现代化,第一个要求是标准化。现阶段我们推动标准化,优先考虑的是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标准化。校舍、设施设备、图书、操场、食堂,等等,都要逐步达到建设
标准。
未来3~5年中央财政要拿出2000个亿支持这项宏大工程。虽然是后4%时代了,中央财政的钱还是包打不了天下。现在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是,省级统筹,以县为主。如果说这4%的落实,得不到省一级和县一级的强有力的支持,标准化是无法实现的。
标准化是均衡发展的基础,标准没有达到,均衡就谈不上。要充分考虑区域内学生流动、人口出生和学龄人口变化等情况,科学谋划学校布局,因地制宜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校园建设要体现育人功能,突出安全环保,反对奢侈浪费。改善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着重解决镇区大班额突出和专用教室不足的问题,加大镇区学校扩容改造力度。要改善农村学校生活设施,着重解决宿舍拥挤、食堂简陋、厕所条件差等问题,做到人人有桌凳、网络全覆盖、开水全天候、寄宿都有床、厕所不排队。
《人民教育》:标准化不仅是校舍的标准化,涉及办学的多个方面。
刘利民:是的。还要重视教师和校长的标准并逐步推动师资配置的标准化。要按照国标、省
考、县管、校聘原则,改善教师的初次配置,鼓励新招聘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动员一批高素质人才应聘农村教师,拓宽教师补充渠道。省考是什么
继续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和培养机制,建立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完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引导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于到贫困地区最基层乡村学校或教学点任教的教师,要回应他们的关切,给予精神鼓励,发放生活补助。
《人民教育》: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有了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
刘利民:除了校舍设备、校长教师标准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课程要有科学的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必须认真制定好、执行好。
我国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几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已修订颁布,现在正在修订高中课程标准,制定特殊教育课程标准。特殊教育课程从前没有标准,比如,聋人,从武汉来到北京,一个手势,两个理解,没法交流,所以需要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化。
“教育现代化,第二个要求是信息化”
《人民教育》:除了标准化,基础教育的现代化还有哪些内涵?
刘利民:这就是我想谈的第二个“化”——教育手段的信息化。要想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实现教育手段的信息化。我们已经建成全国统一的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系统。电子学籍是一人一号,终身不变,籍随人走。
这个系统可以随时准确呈现每个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现在城乡流动很大,很多农民工子女跟着父母到城里就读,电子学籍系统实时都能显示出来。两省之间转学籍,最长9个小时就能解决。有了电子学籍,可以实现学生就学的实时监测,可以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还可以提升整个基础教育的治理水平。
《人民教育》:据我们了解,电子学籍还将大大方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动带来的经费跟进问题的解决。
刘利民: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是主动适应了户籍改革和城乡人口流动的态势。另外,我们利用信息化手段,把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从城里辐射到乡村,从发达地区辐射到欠发达地区。
我们刚刚在安徽开了一个信息化教学会议,效果非常好。安徽也不是很发达的地方,当时我在一个小城市的课堂听了一节音乐课,又驱车80多里地到了山区教学点,这个小教学点没有音乐老师,城里的这位音乐老师在城里上课,教教学点的学生唱歌,既能保证课能开齐开足,又能保证质量,非常好。
“教育现代化,第三个要求是法治化”
《人民教育》:那么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第三个“化”是什么呢?
刘利民:教育现代化,第三个要求是法治化。我们教育治理的法治化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袁贵仁部长在2014年的工作要点里面提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管办评分离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依法治国。我们提出要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没有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达不到教育本身的现代化。
管办评分离就是落实我们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方法或者叫途径。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包括治理主体现代化、理念现代化和机制现代化。
教育治理主体现代化,就是要让懂教育的人来办学,推动教育家办学,将教育的管理者和办学者纳入到专业的管理范畴。
教育治理理念的现代化,就是要推动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尊重教育规律,实行民主治教、治校和依法治教、治校。
教育治理机制的现代化,就是要把广大人民众纳入到教育决策和管理的主体中来,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管办评分离,是我们教育公共服务的管理模式,核心基础就是责任主体的充分培育、职责担当和服务能力。但从目前改革来看,还有很多问题。
管,要体现放权,把该放的要放掉,把该管的要管好,政府就要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
办,要体现自主,健全学校内部机构,把办的权利交给学校。实际上,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办学,学校自主办学就是要落实学校办学的主体地位,明确权利、责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所以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
度,就必须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取消对学校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作为学校,要充分建立起民主的学校治理结构,包括建立学校章程,建立学校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为组织的学校议事制度,包括健全学校工会组织,等等。
评,要体现民主,就是要培育评价机制,把评的机会交给社会。在这方面,我认为要重塑管、办、评的关系,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从管理走向治理,虽然是一字之差,确实蕴含着重大的理论创新,必须明确管理和治理的区别,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治理结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管办评分离。
什么是治理?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一书中提到,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者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管理是一元的、单向的,治理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多元利益主体围绕共同目标协调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利益主体的多元,政府和民众、社会、学校、企业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双向、互动、协同,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方向。
《人民教育》:这些都是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难题。
刘利民:概括起来,根本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教育公平,一个是教育质量,两者有的时候可以互相转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我们高度关注弱势体,让他们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去年19个大城市,经教育部和各地一起努力,把多年解决不了的择校问题基本给解决了。当年小学就近入学率是97%,初中是95%。北京难度那么大,就近免试入学也基本做到了,小学是90%,初中是80%。
特别是“两基”攻坚以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不仅是在90%的地区和人里,更重要的是在弱势体里。比如说,我们有20万学生在特教学校里,但是我们通过人口普查后发现,还有8万适龄特殊儿童没有接受义务教育。
所以我们去年提出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3年要把特殊教育的普及率提升到平均90%,其中发达地区达到95%,欠发达地区达到80%。这8万人怎么解决?2万人到我们建立的特殊学校去学习,4万人随班就读,还有2万人我们送教上门。措施必须实。没有相应的投入,这些都是空话。
考虑到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我们提出3年内特教生均经费要达标,到2016年达到生均6000元。中央倡导公平,时代呼唤公平,众期待公平。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是亿万家庭的共同心愿,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随着均衡发展目标任务的稳步推进,教育公平的阳光将普照每一个祖国的花朵,温暖每一个学子的心灵,成就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教育质量是国运所系和民之所向。比如,择校是什么问题?负担是什么问题?其实就是质量的问题。众要择校,我们就要努力提高每所学校的质量。学生负担重,我们就要综合施策,提倡全面发展的质量。课没讲好,他能没负担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没有负担吗?
考试招生制度不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就到了天花板,螺蛳壳里做道场,已经走不通了。2014年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其核心就是“两依据一参考”。要打破唯分数论,从关注“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这就给我们高中课改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因为高中多样化可以做了,走班制要广泛开展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也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实际上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综合改革,它既涉及高等学校的招生,也涉及基础教育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的考试。我们
的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的改革,一定得放在整个链条里面来考虑,统筹考虑大中小幼。
“教育现代化, 核心是解决人的现代化问题”
《人民教育》:这些“化”里面,最难的是什么?
刘利民:最难也是最核心的,就是解决人的现代化问题,最终落实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来。在人才培养上,我认为首先要有一个全面观,基础教育也好,高等教育也好,要放在一起通盘考虑。
第二,要把我们的想法落小落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不是简单地贴到墙上,而是要体现在课程标准、教材和课堂里,让它入脑入心。国际上有一个核心素养,我们把这些核心素养和党的教育方针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核心素养,把它融到我们的教材、课堂中去。
《人民教育》:我们看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是教育不断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刘利民:没错。在现代化过程中,跟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们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流动人口增加,局部地区的学校资源匮乏。
比如现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有1200多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82%都在公办学校读书,我们预测到,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1亿农民工进城。他们的子女带过去,可能又接近1千万,将来他们的教育,我们要及早谋划,及早准备,一个重点是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另一个重点是在县城,所以现在从人口流动的趋势和人口出生的变化,我们也要预测一下,将来学校的布局怎么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