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务员省考面试有必要报班吗?
19年惊险上岸的我来说一句:有必要啊,太有必要了!
这可是无领导小组面试,不是随随便便闭门造车自己在家练练就能搞定的结构化面试。然而就算是结构化面试,近两年也越来越难了,大家都在报班,你不报班,真就打算让别人卷死自己呗~
而且招二排四啊妹,无领导面试是最好翻盘的,你真的不打算抓住这次机会,成为前二中的一员吗?
▶别不以为然,我先来说说为什么要报班:
首先就是时间问题,面试的准备时间一般都很短,当然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从笔试结束之后就开始准备的话,倒是能有挺长时间的。但我相信,更多的人会跟我一样,从笔试成绩出来之后才开始着手准备。
那么在这短短的十来天时间里面,你需要收集面试资料,积累素材,练习答题,模拟面试等等,
不报班的话,光收集资料这件事就会花费你非常多时间。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说多了都是泪……
其次是性格问题,除了一部分人天生自来熟,大部分人,哪怕是平常不觉得自己社恐的,在面试这种严肃的场合,想要顺顺利利不大磕绊地表达自己都是很困难的。更别说在面的时候还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边记下别人说了什么,一边想自己要说什么,还要瞅准时机上前抢说话的机会,更是难上加难。
如果不报班跟着大家实际模拟一下,光靠线上练习,或者自己录像,到了考场上你一定手忙脚乱,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高谈阔论,自己一句有用的话都说不出来。
别觉得我危言耸听啊,我第一天模拟的时候就是这个鬼样子,连小伙伴狂cue我都没救起来。
最后就是氛围问题,我一直相信,想要自律是很难的,大部分人,尤其是我,在家里那个环境里面是学不进什么东西的,尤其在这种不报班就需要自己安排备考计划的情况下。
就连笔试的时候,我也必须要天天泡图书馆的,后期冲刺的时候我还租了一个自习室。面试备考需要出声练习,图书馆肯定是没办法去的,但是要我不报班在家练习……哈,我不坐在桌子前面刷一天知乎就算好的了,美其名曰学习经验。
当然还有什么心理问题,报班为了让自己安心什么的。
只要上面的几个问题里面你看完之后有一点摇摆不定,就一定要报班!
因为在你现在的心理状况下,报班不一定能让你上岸,但是不报班你一定上不了岸。
与其最后无奈接受失败,还不如现在为了报班花的钱而努力,一次成功,不留遗憾。
▶报什么班:
我当初报了哪个机构的班我就不说了,前面说的这么大段,现在说出机构的名字有广告之嫌。大家只要记得,不管是哪个面试班,是大机构还是小机构,最重要的是负责任的老师。
除了老师,其他什么环境啊,过关率啊,课程设置啊都是虚的,老师不好,这些外在的条件再好也没用,也落不到自己头上。
所以在报班之前,我就多方考察和试听,选定好了老师之后,跟人家确认他是全程带班之后,我才交了钱报名的。
大家在报班之前,也一定要多考察考察,别到最后钱花了,但是没出效果,就得不偿失了。
但是,不要以为报完班就万事大吉,就能把自己未来的前途全部寄托给面试班了。
不是这样的!
这是对自己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除了一对一之外,就算是小班,老师也不可能只围着你自己一个人转,所以自己需要在课下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请容我一个一个讲:
第一件事:根据面试班的安排,规划自己的课余提高计划
面试班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大差不差的,想要在此基础上再拔高一截,给自己增加上岸成功的概率,就要比面试班先行一步。
因此,在老师发了课程表之后,我就根据这个课表,制定自己的提高计划。比如在老师讲解面试基本信息,题型,考情,流程之类的内容之前,自己先了解一遍;在老师讲解一些面试的答题方法的时候,自己先把答题思路学了;在老师要求我们模拟之前,自己先看一看别人是怎么模拟的,自己试着把流程走一遍等等。
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我自己的学习效果了。
规划好了之后,面试班前一天晚上,我就正式开始了。
第二件事:了解无领导小组面试的基本理论和题型
资料是早早就发了的,我就在头一天打开大致浏览了一遍,真就是浏览了一遍,完全没过脑那种,然后就开始看孟歌无领导实战课前两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题型。
孟歌真的,是我不管报不报班都一定会看的无领导视频课了。老师对于无领导小组面试的研究确实够深入的,挖掘出很多我意想不到的面试潜规则,我也是在看了孟歌之后才发现,原来无领导小组面试的题目还能这样回答,角还能这样抢。
当然现在的我只看了前两章,但是对于无领导小组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题型都了解得清清楚楚,脑子里对于怎么回答问题也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我试着自己回答了两道练习题,感觉非常良好。
第二天正式上课的时候,我就发现面试班老师讲的内容,很多我都已经了解过了,我就趁着老师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自己在下面闭着眼睛回忆这些东西,看自己记住了多少,各个题型的做题思路是什么,排序题和多项选择题在思路上有什么不一样等等。
就这样,在别人都还在跟着老师的思路了解这些无领导小组面试的基本知识点的时候,我已经比别人快了一步了。
第三件事:了解学习无领导小组面试在个人陈述和自由讨论阶段分别需要注意些什么,面对各类突发状况,有没有应对的办法等。
这些我就不用说了吧,仍然是先浏览一遍面试班发的讲义,然后再去听孟歌是怎么讲的。
我也是在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无领导小组面试最重要的不是自己说了什么,而是别人说了什么,是团队能够讨论出什么,面试官在这个过程中在意的不是我自己能说服多少人跟我站
在一边,而是我有没有团队合作能力,能不能说出言之物的观点和见解。
我之前理解的是,面一定是只有性格强势开朗外放的人才能拿高分,但其实并不是,一味的强势其实并不一定就会被考官所喜欢。毕竟如果我的强势,或者说刚愎自用,影响到了整个团队的讨论进度的话,那么就算是leader,也照样会被free掉。
而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但往往能在关键节点推动讨论进程,或者调节气氛,或者发表见解的话,也是能够拿到高分的。
这一下子就搬掉了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我一直害怕自己因为性格原因永远无法抢leader通过无领导小组面试的,但是现在又有了机会和信心。
这一部分的内容,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就相当于又复习了一遍,但是老师当时一直鼓动我们尽量抢leader这个角,说是这个角更容易出彩。我当时生了一肚子气,难道不是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吗?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因此我也要在这里跟大家强调一下,面试中任何一个角都有用,就算自己预想的角被别人先抢到了,也不要着急,搞好自己的发言,每一次发言都要说到点子上,可以的话甚至也
能在讨论陷入僵局的时候站出来主持局面:“我们现在的争议主要是在a和b两个问题上,而且现在时间也不多了,我建议大家先投票,或者暂时先搁置一下,把整体的方案确定好之后,再来讨论这个细节问题,大家觉得ok吗?”
或者“大家先听我说一句话,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xxx,现在我们在讨论的问题其实是有点偏离主线了,我觉得关于这个问题,还有xxx……”把跑偏的讨论拉回来。
总之,就是灵活一点,敢于在leader和计时员都没有发现异常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主持局面。我当初就是靠着这个翻盘成功的嘿嘿嘿。
第四件事:素材的积累不能只依靠面试班
谁能保证自己在面试的时候不会碰到跟自己上过同一家面试机构的考生呢?我就不敢,我怂,所以面试班发的素材我就没有完全参考,而是又往里面添加了很多我自己积累的东西。
不过面试班整理的可能会考察的那些主题还是非常有用的,我就是在这些主题分类的基础上,加进去我自己的积累和见解的。
不过时间毕竟毕竟紧张,我白天还要上课,只能趁着零碎时间积累一些东西,这个时候,手机APP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①人民日报APP:我一般就是先把当天的报纸浏览一遍,把自己觉得可能会有用的东西截屏保存下来,如果是跟那些专题有关的内容,我就直接写到讲义上面去。如果不是,就另一张白纸写在上面,跟面试班发的那些夹在一起,后续如果有主题一致的,就再行补充。
除此之外,我还会直接在上面搜索关键词,比如养老,互联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等,然后把讲义上面没有的东西写上去。
②粉笔APP:粉笔APP里面有一个晨读板块,每天都会更新最新的时政热点和素材。正好之前买书送的会员还没有到期,我就每天打开把里面的内容整理一遍。
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再多的我也没时间弄。
不过整理完了之后,如何运用才是重头戏:
白天在面试班的时候,老师顶多就是举一个例子,告诉我们这个素材的用途,更多的就是让
我们拿着这些素材直接背。但是面试不是背诵比赛啊,只会在考场上掉书袋那不就完蛋了吗?
所以我就在别人背诵的时候自己拿着题练习,在答题的时候把这些素材给融入进去。拿到一道题目之后,我会先发散思维,想一想在这个题目下,自己能想到什么,不管是自己之前看过的书,新闻,还是最近才阅读过的素材和案例,能想到多少是多少,一边想一边在白纸上记下关键词,防止自己一会儿答题的时候就忘记了。
然后就是在答题的时候尽可能地运用上这些素材,用手机录音。完了之后打开录音复盘,自己琢磨,这个例子怎么用效果最合适,这里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更好用的句子等等。其实我练着练着就发现,自己常用的素材就是那几个,只要把这几个记牢,能用自己的话流畅表达出来,就比记一堆素材,结果不会用,只会背,生搬硬套进去结果像在背书一样要好多了。
素材也是需要正确的使用,才能在面试的时候达到一鸣惊人,凸显亮点的作用嘛~
第五件事:除了在面试班练习和模拟之外,课下自己也要约小伙伴一起练习。
面试班的模拟考场还是挺管用的,起码我从最开始的一言不发,到最后的侃侃而谈,中间也
只不过用了5天的时间而已。
当然,中间也少不了我和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啦~白天我们跟着老师的安排一起模拟,有人当考官,有人当考生,然后互换角。每一次结束之后老师也都会带着我们一起复盘,指出每个人的问题,还让当考官的学生点评大家的表现。这样一来进步就非常快了。
晚上,我们回去了之后也不会睡觉,而是坐在床上继续练习。那几天时间,我整个人的嗓子都是哑的,全靠小伙伴投喂咽喉糖才撑了下来。
但是,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我从一开始的模拟垫底,到屡占上风,成为我们小组的常驻第一第二,这带给了我非常大的信心,我最后就是抱着“我是全场最靓的崽”的心态去参加面试的。
当天我那组有一个非常强势的男生,气场强大,我整个人差点被他压得喘不过气,但还是尽我最大的可能成为了小组第二,综合第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