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6期391
百家争鸣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景区公示语英译研究——以惠州西湖为例
张智慧
一、引言
高质量的公示语英译能为外国游客的旅行提供便利,有效宣传并推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或国家的对外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中西方交流,并加深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1]
。文章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惠州西湖公示语的翻译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旨在提升惠州西湖风景名胜景区的旅游形象,从而促进惠州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二、生态翻译学与景区公示语翻译的内在联系西湖景点
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对于原文生态环境和译入语生态环境的选择和适应,使译文能够适应译入语的生态环境。根据“适者生存”、“汰弱留强”的自然法则,只有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译文才能够“生存”和“长存”[3]
236。译者在运用生态翻译理论翻译公示语时,应充分考虑两种语言在语言、文化、交际、社会、生活等的差异,遵循“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原则,尽量保持源语的生态环境。在译者完成翻译后,根据“事后追惩”机制挑选出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译文,使译文在译入语生态环境中得以“生存”和“长存”。在众多学者的合力推动下,生态翻译学已经获得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因此,从生态翻译学多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出发,探索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势必能给翻译工作者带来新的思考与启示。
三、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惠州西湖公示语翻译的选择适应性对策
1、“三维”翻译适应转换策略之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笔者通过分析惠州西湖风景名胜景区的公示英译语,因译者对公示语的语言维考虑不充分,导致部分公示语英译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误用汉语拼音。如惠州西湖景区内一部饮料售卖机机身上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其翻译为“SHE HUI ZHU YI HE XIN JIA ZHI GUAN”。外国游客虽然可以尝试拼读拼音,但他们很难了解拼音所指代的深层意义。其二,机械对等翻译公示语。惠州西湖景区内“当心滑倒”被翻译为“Warning Slippery Surface”,但译者如果了解英语公示语中惯用的表达方法是物称表达法,就会灵活地转换语言形式,将“当心滑倒”翻译成“Caution : Wet Floor”。其三,选词不当。惠州西湖景区公示牌上“游客中心电话”、“景区求援电话”、“景区”被译为“Tourist Center Phone”“Scenic Area Helping Phone”“Scenic Area Complaint Phone”。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所以译者要在翻译生态
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词汇。笔者建议将“游客中心电话”、“求援电话”、“”译为“Tourist Center Hotline”、“Helping Hotline”、“Complaint Hotline”。
2、“三维”翻译适应转换策略之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形式的相互转换,其本质是两种
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与交流。同一类人或同一件事物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涵义,如在惠州西湖乘船售票处乘客须知的一块公示牌上将“年老行动不便者”译为“elderly persons with mobility disabilities”。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通常用“Senior Citizens”而不用“Old People”、“Elderly People”表示老年人;而在中国,“老年人”是一种尊称,而且还是德高望重、阅历丰富的象征。笔者建议将其译为“Senior Citizens with mobility issues”。
3、“三维”翻译适应转换策略之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惠州西湖风景名胜景区公示牌的翻译作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译者需要将译入语体的认知习惯铭记于心,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用“暖”调的词汇代替“冷”调的词汇以适应译语的生态环境,即多用语气缓和的“No”结构代替态度强硬的“Prohibit”结构。其二,理解透彻源语、译入语二者之间的交际意图。如惠州西湖景区内“无障碍通道”被译为“Disabled Only”,显然这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表达方式。译者如果在交际维层面做出“适应”与“选择”,采用一些礼貌用语如“Accessible Ramp”替换“Disabled
Only”的表达,不仅能照顾残疾人体的心理感受,还可以实现交际维层面的成功转换,最终达成交际目的。
四、结语
作为旅游景区的代言人,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质量的好坏与景区对外宣传效果密切相关。通过生态学视角或生态学途径重新思考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译者将源语放入翻译生态环境中重新考察和解读,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景区公示语进行“适应”和“转换”,提升惠州西湖风景名胜景区公示语翻译的质量,从而吸引更多外国游客,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吴晓.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1):89-92.
95.
[2]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4(01):38-40+64.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作者简介:
张智慧(1997-),女,广东惠州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英语)。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佛山528225
摘 要:文章以生态翻译学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原则为指导,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惠州西湖风景名胜景区公示语源语文本进行适应性转换,最终保留“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公示语译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修正惠州西湖风景名胜景区公示语翻译错误,不仅有助于提升景区形象,而且有利于促进惠州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公示语译写;生态翻译学;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