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五步”策略探索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五步”策略探索
作者:李金平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46期
        【摘要】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结合统编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花钟》一课,谈谈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的一点思考与做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运用;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明确指出:“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文字训练,通过潜心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扎实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切实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笔者结合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花钟》一课,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与做法。
        一、立足文本,探寻语用练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现行统编教材的一大亮点,在于编者独具匠心把具有相同人文主题的文章编为一个单元,显性的是人文主题,隐性的则是语言训练。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诸多的语言训练的点,如何选择最有价值最有训练意义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应立足文本,在备课前就要仔细研读教材,善于挖掘并寻课文中在语言表达上独特的语言文字(字、词、句或段落),并指导学生学习。只有准语言运用的训练点,才能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有所依托,才能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提高“语用”能力,进而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如《花钟》这一课在字词方面,笔者反复研读课文和教材,发现“芬”“芳”“燥”“灼”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又如在表达方法方面,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在这篇课文中,泡泡提示了概括第一、二自然段的大意,可以引导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学习了“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到《花钟》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在第一自然段描写花的开放,运用了不同的动词,语言表达形式丰富多彩,如“万寿菊欣然怒放”用的是“怒放”,还有的运用拟人方法把花写活了,如“牵牛花吹起了紫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这些字、词、句或段落在语言表达上都与众不同,
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课程年段目标,去捕捉和挖掘这篇文章蕴含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把握表达的特点,在课堂中进行品味语、积累语言,学习表达的方式。
        语言训练点的寻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点,也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力保证。立足文本深入挖掘文本,准语言文字训练点,学生语言文字训练才更有针对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有如源头之水,不断得到增长。
欣然怒放什么意思        二、品析词句,领略语用魅力
        崔峦老师指出,阅读教学“在语句学习中获得语言的运用性”,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在培养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工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工夫。课文中的词、句是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表示它们特定的意义和感情彩的。因此,阅读教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之处,从而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花钟》这篇课文写鲜花开放姿态的语句生动、准确,让学生进行句子的比较(如下图),学生通过听、读、辨,发现第一組的句子是那样单调,第二组的句子是那么生动丰富,领略到语文文字的魅力所在,激
发学生感受、体验语言美的欲望。 “牵牛花吹起了紫的小喇叭”,“万寿菊欣然怒放” 这两个句子的品读,通过动作演示“吹起了紫的小喇叭”、结合图理解“欣然怒放”、比较句子、想象读、赛读等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品读感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精妙,领会语言的表达方式,为“用”插上双翅,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自主探究,习得语用方法
        全国特级教师沈大安明确先生指出,阅读教学要告别内容分析,转向让孩子领悟学习方法。统编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非常注重“给方法”,基本上每道课后练习都提出阅读策略、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通过讨论、交流、比较等方式,凸显学生在阅读策略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习得方法,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在教学《花钟》这一课时,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在第一自然段中,我发现(开花的时间、开放的姿态) ,我是从 发现的,由此我想到了(体会到) 。组织学生讨论
交流,让学生发现时间的词语位置不一样,体会到时间的词语位置在前面,在中间,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把它放在不同的位置,表达的方式更加丰富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感受到同样是写“花开了”,作者用不同的表达,告诉学生这几句话同样是写花的开放,运用了拟人的方法,抓住动作、颜、外形写花开放的不同姿态,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给人以美感和想象的空间。我们平时也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又如在学习概括第一自然段大意时,先让学生出能提示或概括第一自然段大意的关键句子,确定哪句话才是关键句,然后指导学生对关键句进行修改,把这段话的主要意思说得更简洁,最后进行小结:我们在第一自然段中到了一个关键句,它能提示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我们只要到关键句就能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了,我们修改之后就可以把意思说得更简洁了。在学生分享与交流中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促进语言文字的内化,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迁移练习,提升语用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提升,离不开学生的语文实践。离开了学生的实践,语言文字就只能是抽象的语文知识,不能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更加不可能说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在对文本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改写、仿
写、续写、扩写等小练笔,既延伸了课堂学习,又加强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在学习第一自然段后,引领学生模仿文章运用拟人的方法描写花开的手法挖掘空白点,进行练笔: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句式提示:1. (花)在 (时间) (怎样开放)。2. (时间), (花) (怎样开放)。有了句式的提示,降低了仿写的难度,也体现了语言训练的梯度。
        学生运用拟人的方法进行仿写,有的写向日葵在凌晨五点绽开了笑脸,有的写早上七点,牡丹花欣然怒放,有的写蝴蝶兰在早上九点左右展翅高飞……在学生习得花开表达多样化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迁移实践,不仅深化学生对“花开词语多样化表达”的认识,而且在训练中内化了语言,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拓展阅读,拓宽语用广度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单单靠教材有限的几篇文章学习,使学生的阅读知识转化为能力是远远达不到的。因此,學生不仅要学会教材中的文章,在立足教材的同时要向课外延伸,才能更好地吸收和积累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从而
提高语言素养。在教学《花钟》这课书前,让学生收集关于花知识的资料,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课文的学习。在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与准确性时,出示了名家名家们描写开花的句子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吸收和积累优美语汇,学习名家描写花的表达方法。在学习完课文后,推荐学生阅读郭沫若的《石榴》、季羡林的《处处花开夹竹桃》这些名家写花名篇进行扩展阅读。这样通过课内外相结合,以及不同形式的大量阅读,增强了学生语言文化的沉淀,提高读书能力,拓宽学生语言训练的广度。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本,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习得方法、有效练习、进行阅读拓展,那么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将得到质的提高,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
        [2]马水莲: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解读与建议/花城小语
        [3]刘千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语用训练为中心,https://wenku.baidu/view/b621c7b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c.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