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辽宁新农村建设支撑能力体系的科技人才保障机制研究(修改)_百度文...
构建辽宁新农村建设支撑能力体系的科技人才保障机制研究
迟维意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866
摘要: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加强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建设,是是辽宁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加快推进辽宁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辽宁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但是,同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我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诸如农业科技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培养开发力度不够等矛盾和问题。为此,我省要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从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培养力度、加强经费投入、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为我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辽宁; 新农村建设;支撑能力;科技人才;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F302.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1]农业科技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人才强农战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但人口众多,耕地面积不足,近年来受到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只有切实加强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我省新农村建设支撑能力体系的人才保障机制,才能加快我省农业科技进步,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在辽宁新农村建设支撑能力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建设是辽宁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辽宁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是关系我国农业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因此,农业科技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以人才为本。辽宁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依靠农业科技人才解决“三农”问题,进而实现由传统农业大省向高科技农业强
省转变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只有坚持以人才为本战略,强化人才主体作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营造以人才为本的农村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加强农村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建设,努力培育和用好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加强农业科研、创新和推广并使之相互协调,才能不断激发广大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推进辽宁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建设是辽宁省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人才强农战略的重要保证
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导者和推动者,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人才强农战略的重要力量。截至2010年,我国农业科研机构拥有6.26万农业科研人员,其中高级、中级职称农业科研人员分别为1.7万人和1.9万人,全国涉农的两院院士有50多位。全国现有基层农技人员71.34万人,乡镇农技人员39.13万人,占总数的54.85%[2]可见,无论是农业科研人才还是推广人才,都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因此,只有不断加强辽宁农村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科技人才的主导作用,才能促进辽宁农村科技事业发展进步,为辽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才能增强辽宁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
调发展,为加快辽宁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有力保证;才能带动辽宁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二、辽宁新农村建设支撑能力体系中的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建设现状
(一)辽宁新农村建设支撑能力体系中的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果
改革开放特别是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投入,逐步深化农业科技人才保障体制改革,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1、农业科技人员队伍不断扩大
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农战略的关键环节。[3]辽宁省委、省政府充分发挥科技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大力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队伍建设。近年来,辽宁省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以“扩大数量、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目标,以科技培训为抓手,以产业带动为纽带,不断创新农村科技人才开发模式,从人
才培养、使用、引进、激励等环节上全面推进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农村实用人才27万人,农业科技人才3.1万人。农业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大,为我省农业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投入不断加大
近年来,辽宁委、省政府在农业科技人才开发与培养上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已将农村科技人才工作经费纳入全省年度财政预算,用于农村科技人才队伍的开发培养、激励表彰、服务管理等方面。同时,要求各镇乡设立了年投入不少于10万元的专项经费,鼓励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我省还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承担农村职业教育和农业技能培训工作。从社会力量兴办的教育培训机构中,择优选择,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将农村科技人才培养作为认定国家级农村科技型龙头企业和涉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符合现行政策规定的企业、农村科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并积极引导金融力量支持农村科技人才培养。[4]
3、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模式不断创新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立足于提高农业人才的科技文化素质,积极组织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盒出版等部门利用各种机会,多途径、多形式地向农村传授科技文化知识,大力实施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工程。十几年来,我省先后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青年农民上大学工程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乡土拔尖人才、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涉农县区的县长专题研究培训班等培训工程,“十一五”期间共培训新型农民10万余人,他们成长在农村,扎根在农村,为辽宁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我省正着手建立农村优秀科技人才信息库,逐步把全省优秀农村科技人才纳入人才库中进行动态管理,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参加农业技术职称,为我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
4、农业科技成果不断增加
十几年来,我省积极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参与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开展农业技术攻关,开发瓜菜、水果、畜禽的新品种,对农业新技术进行试验,取得了一系列农业科技新成果。我省以省、市18个农业科技示范区为样板,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人才实行农科教相结合,大力开发农业科技成果。在全省先后组织实施了“丰收计划”、“星火计划”、“菜篮子工程”和“一二三工程
“等科技示范工程。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包乡带村、出力献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农业科技集团承包活动。呈现了以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为首的科技开发集团,率先在阜新、海城、建平、喀左等市县建立了科技开发区,带动了全省科技支农活动的普遍开展。
(二)辽宁新农村建设支撑能力体系中的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村科技人才是推进农村科技进步的主力军。同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我省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建设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1、农业科技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
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然而,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农业科技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专业人员较少,知识更新较慢,难以适应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省县级和乡镇农技站的大多数专业技术骨干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毕业分配的,他们半数以上学历偏低,知识老化,很难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以辽宁昌图县为例,“五站”工作人员共1786人,在职1338人,其中有本科学历的16人、大专104人、中专295人,只占在职人员
31%[5]许多重要岗位被一些专业技术知识缺乏、学历层次偏低的人所占据,而许多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却无用武之地,人才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示范带动作用亦不强。
    2、农业科技人才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推广队伍作用发挥不充分
当前,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一般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国甚至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创新是世界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有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2%昌图县。[6]而辽宁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同我国一些先进省份,特别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主要是由于我省农业科技人才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相脱节,造成农业科技发展缓慢。另外,我省现行的各个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设置分散,彼此之间自成体系,缺乏合作和必要的沟通,使得许多科技成果很难综合应用于生产实际,难以发挥其整体效益。
    3、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开发力度不够,评价发现、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
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舵手。然而,目前我省一些产业中的农技人员,其现有知识结构偏重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知识更新跟不上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农业科技创新的凝聚
力不强。乡镇农技人员和推广服务人员较少有接受较高层次农业技术教育培训的机会,调查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省年均接受3天以上农业技术培训的乡镇农技人员仅为0.2人次。同时,我省农技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也与农业科技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用人制度和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有关。当前许多不合理的用人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使许多人思想懈怠,也挫伤了其敢于开拓创新的积极性。
4、农业科技人才科研创新和推广经费不足,农业科研队伍不稳定
我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虽然在逐年增加,但与财政收入水平仍不相适应。近年来,我省农业新增财力重点投向各项农业补贴,对农业技术研发与转化推广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2010年我省农业科技投入仅占全省农业总投入的5%,科技总投入的7%。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缺乏,日常工作经费不足,农技推广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同时,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相关政策不完善等原因,使许多农技人员的收入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越来越大,有的人下海经商,有的人无心搞科研,而去经营第二职业,使得农业科研单位的技术骨干越来越少,阻碍了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正常进行。
三、辽宁新农村建设支撑能力体系中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建设的具体对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关于中国特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体要求,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为我省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一)强化政府职能,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相互配合的科技人才工作机制
从政府方面来讲应当充分发挥其行政干预力量,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激励人才,利用市场机制配置人才,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开发。[7]各地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农业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同时,各级农业部门要成立相应的人才管理机构,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要将农业科技人才发展计划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农业农村工作成效考核范围之中,及时对发展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与监测评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