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的意思_寒衣节有什么含义
寒衣节的意思_寒衣节有什么含义
寒衣节到了,这一天也被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因为不是很重大的节日,所以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这个节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寒衣节的意思_寒衣节有什么含义,希望大家喜欢!
寒衣节的含义与讲究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又叫“祭祖节”,这天都有什么讲究?
从古至今,我们似乎对于去世的亲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于是乎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祭祖,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和“祭祖”有关的节日就是清明节和中元节。在清明节这一天,很多人都会回老家祭祖、扫墓。从而表达自己对于祖先的尊重,对于已故亲人的缅怀。
其实在民间,人们将祭祖的节日合称为三大“鬼节”,前面两个清明节和中元节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这第三个,或许很多人都不了解。
可能是因为地域原因,笔者之前也并没有听说过节日,它就是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别称“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祭祖节”、“十月朝”、“冥阴节”等等。这个节日起源于北方,或许有一些南方朋友并不是很了解。
当然“寒衣节”并不仅仅只是为已故之人送寒衣,同时也是提醒生者快要进入冬天了,该注意保暖了。农历十月初一在北方已经比较冷了,北方很多地区还没有进入十一月就开始下雪了。
在这一天人们会做很多事情,尤其是妇女。她们会将自己做好的棉衣给自己的丈夫和子女,好让大家都做好换季的准备,避免着凉生病。笔者每次换季的时候都会感冒发烧,年年都逃不过,所以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照顾自己,就算是小感冒也很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言归正传,在这一天,就算是天气还没有完全转凉,妇女们也会让自己的家人试一试棉衣,就算是一个形式,从而也为家人讨一个吉利。男人们在这一天也要做一些事情,类似于整理火炉,烟筒,还要习惯性地生一下火,这样才能保证天冷了家里不会太冷。
这天全家人还会一起祭祀,需要准备的东西有食物、酒水、香烛、纸钱,最重要的就是冥衣。大家会在这一天把自己准备好的冥衣给祖先烧过去,保证祖先在“另一个世界”不着凉,
当然也会祈求逝者保佑生者,这是我们国人一直以来的信念。虽然不提倡,但是这都是大家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也并不能加以制止。
另外,不同的地方其实有着不同的习俗,笔者也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在山西,大家在做寒衣的时候还会往里面塞一些棉花,据说这是为了给已故之人做棉衣还有棉被用的。同时还会准备帽子、鞋子、被子等等,甚至还会做一个纸房子,看上去相当的精致。
在河南洛阳,人们在这一天会做很多的烹炸食品,也会包饺子,同时准备供奉祖先的食物,这些食物大多数都很油腻,因此有“十月一,油唧唧”的说法。还有很多人并不会去祖先的墓地祭祀,而是选择在十字路口焚烧纸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其他没有人管的“游魂”送温暖,当然这就有一点迷信了。
在山东,人们都习惯在郊外的路口焚烧寒衣,这些寒衣大部分都是用彩纸剪裁制成的。最后就是在南京,大家会把各种各样的寒衣装在一个红袋子里面,然后在里面写上已故之人的名字以及身份,先将纸袋供奉一段时间,之后在进行焚烧,从而祈求家族兴旺,子女平安。
现在记得这些节日的人越来越少了,当然焚烧物品本身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大家应该慢慢地
改正过来。对于已故之人的怀念,有的时候放在心上并不比用形式表现出来的差劲。祭奠逝者,想必也是想让他们看见我们现在过得很好,不必为我们担心吧。但是迷信的东西大家还是不可信,毕竟这是一个科学的社会。
寒衣节是什么节日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