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的说明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的说明
文章属性
驾驶证分类【公布机关】公安部
【公布日期】2001.12.24
【分 类】立法草案及其说明
正文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的说明
——2001年12月24日在第九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公安部部长 贾春旺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作说明。
  切实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死伤的重特大交通事故逐年上升,给国家财产和人民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害。二是大中城市的交通拥堵日趋严重,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三是办理机动车登记、检验和驾驶证审验等管理环节没有很好地体现管住重点、方便众的原则,该严管的没管住,该便民的不便民。四是现行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管理手段单一、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难以有效制止和惩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五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执法行为不规范,乱执法、滥执法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通行效率,规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执法行为,是迫切需要的。
  公安部、国务院法制办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并广泛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意见,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在总结实践经验并借国外好的做法的基础上,拟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草案已经国务院第4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就草案几个主要问题说明如下:
  一、关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草案在明确规定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直接关系的道路通行基础条件和基本规范的同时,针对近几年来交通事故特别是死伤的重特大交通事故逐年上升的实际情况,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严格规定:
  第一,防止“带病”车辆上路行使。一是对机动车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草案规定: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第八条)。为了确保在用机动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又尽可能方便众,草案在维持现行对机动车实行安全技术检验制度的同时,针对不同用途的机动车规定了不同的安全技术检验间隔时间:经常发生死伤重大交通事故的12座以上公路营运客车,在新车登记后2年内实行年度检验,第3年至第4年每6个月检验1次,从第5年起每4个月检验1次;其他营运客车和营运货车,在新车登记后2年内进行年度检验,以后每6个月检验1次;其他机动车(大量的是小汽车),在新车登记满6年内每3年检验1次,以后实行年度检验(第十一条)。不按规定接受检验的,交通警察可以暂扣该机动车(第六十八条)。二是建立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应当报废的机动车必须及时办理注销登记(第十二条);严禁报废的和非法拼装、改装、组装的机动车上路,对上路行驶的报废车、
拼装车,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强制报废(第七十四条)。为了防止已经报废的大型客车重新投入使用,草案规定:“报废的大型客车应当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解体。”(第十二条第三款)通过以上措施,从制度上杜绝“带病”车辆上路行驶,可以有效预防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二,防止超载运输。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超载有关。因此,草案规定:机动车装载应当符合核定的载人数、载质量,严禁超载(第三十二条);超载车辆首先必须消除违法状态(多载的人下车,多载的物卸下),再根据不同情节,给予处罚(第六十五条);严重超载危及乘车人生命安全(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乘员20%以上),货运机动车严重超载拒不消除违法状态或者被责令恢复原状的改装机动车到期未恢复原状的,草案规定还可以对驾驶人处以1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第六十五条)。
  第三,强化对驾驶人的安全管理。机动车驾驶人与道路交通安全直接有关。草案规定,机动车驾驶人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考试合格,取得驾驶证,方可驾驶机动车;其中申请大型客车驾驶资格,还应当具有3年以上驾驶大型货车的经历;年龄已满60周岁的,不得驾驶大型客车(第十七条)。此外,草案着重对驾驶人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
全的行为以及相应的处罚作了规定:一是饮酒、吸食或者注射、服用抑制神经的精神药品,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第十九条);醉酒后或者在1年内有2次被发现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以及驾驶机动车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除给予和吊销驾驶证的处罚外,可以给予1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第七十条)。二是营运机动车驾驶人醉酒驾车或者有2次以上饮酒后驾车记录的,或者驾驶机件严重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机动车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的,除依法给予处罚外,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第七十三条);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除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外,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第七十七条)。三是为了加强对驾驶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根据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草案规定对违法的机动车驾驶人,除依法给予处罚外,实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计分制度,对累积达到规定分值的,扣留驾驶证,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重新考试(第二十一条)。
  二、关于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
  目前,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不适应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需要。一是大量轻微交通事故得不到快速处理,造成交通阻塞。据统计,70%
以上的交通事故是仅仅造成车辆及少量物品损失的轻微交通事故,这些事故发生后,当事人都要等交通警察到现场来处理。二是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调解作为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既限制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又影响了纠纷的处理效率。三是缺少国际上通行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制,致使交通事故的人身伤亡难以得到及时补偿。
  针对上述问题,草案对现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作了较大的改革:一是未造成人员伤亡,当事人对事实无争议的道路交通事故,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第四十四条)。从试行这种快速处理办法的实践看,对于缓解交通事故引发的交通阻塞,效果十分明显。二是不再把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作为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对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五十条)。三是经与保监会商量,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草案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鉴于这是一种新的制度,尚待实践、逐步完善,草案规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十五条)。
  三、关于严格管理与方便众
  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为人民众提供方便应当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原则。目前,机动车办理登记时间过长、手续繁琐、办事程序不透明、对机动车和驾驶证不区分不同情况频繁检验、审验,人民众意见很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既管住重点又方便众出发,草案区别不同情况,分别规定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一是经国家机动车技术质量管理部门依据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允许投入生产的机动车型,该车型的新车在出厂时经检验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获得合格证的,登记时免于安全技术检验(第八条)。二是公开办理机动车登记的条件、程序和期限,对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审查工作,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发给号牌和行驶证(第七条)。三是对驾驶不同车型的驾驶员规定了不同的驾驶证审验期,大型客车、大型货车和特种机动车的驾驶证每年审验1次;其他机动车的驾驶证,驾龄不满4年的,每2年审验1次,驾龄4年以上的,每4年审验1次,直到年满60岁时,再恢复为每年审验1次(第二十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