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红茶
安徽省祁门红茶农业行业标准
1, 祁门红茶的简介
《祁门红茶,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芳最”、“红茶皇后”。》
2, 成品茶条索紧细苗秀、泽乌润、金毫显露、汤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酣厚、香气清香特久, 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以闻名于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
3,祁门红茶是在春夏两季。茶农们只采鲜嫩茶芽的一芽二叶,然后,经初制、揉捻、发酵、等多道工序。红茶的加工与绿茶相比,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发酵的过程,揉捻细碎的嫩芽发酵后,由绿变成了深褐,还要经过人们细心挑选、将茶梗剔除,加工一千克上好的红茶,一般需要六千克鲜嫩的芽叶。
编辑本段制茶工艺
祁门红茶茶道祁红采制工艺精细,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变成紫铜红,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一百多年过去了,祁门红茶早已走红了世界。而祁门百姓以茶待客的习俗,也由绿茶改为了红茶。人们闲暇相聚,谈今论古,海阔天空,一杯红茶
伴着老人们度过一个惬意的午后。 由于祁门所产的红茶有一种特殊的芳香。外国人称祁门红茶为“祁门香”;“王子香”;“芳最”。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祁门红茶”曾获得了特等奖凭和金牌。所以,美国韦氏大辞典中收录“祁门红茶”这一词组,也就不足为怪了。 茶叶外形条索紧细苗秀,显毫,泽乌润;茶叶香气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国际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茶叶汤和叶底颜红艳明亮,口感鲜醇酣厚,即便与牛奶和糖调饮,其香不仅不减,反而更加馥郁。 “祁门香”所用的茶树是全国茶叶品种审定委员会议定的国家良种“祁门种”,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展,分枝密度中等叶片略向上斜生,叶形长椭圆,叶面微隆起,叶绿,富光泽,叶质柔软。 祁红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特级祁红以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为主,制作工艺精湛。分初制和精制两大过程,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精制则将长短粗细、轻重曲直不一的毛茶,经筛分、整形、审评提选、分级归堆,同时为提高干度,保持品质,便于贮藏和进一步发挥茶香,再行复火,拼配,成为形质兼优的成品茶。 “祁门香”香飘五洲,主要出口英国、荷兰、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国事礼茶。刘少奇主席、总书记出国访问时都曾带过“祁门香”馈赠外国元首。
4,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可食部 100 水分(克) 7.3 能量(千卡) 294
能量(千焦) 1230 蛋白质(克) 26.7 脂肪(克) 1.1
碳水化合物(克) 59.2 膳食纤维(克) 14.8 胆固醇(毫克) 0
灰份(克) 5.7 维生素a(毫克) 645 胡萝卜素(毫克) 3870
视黄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 核黄素(毫克) 0.17
尼克酸(毫克) 6.2 维生素c(毫克) 8 维生素e(t)(毫克) 5.47
a-e 2.8 (β-γ)-e 2.67 δ-e 0
钙(毫克) 378 磷(毫克) 390 钾(毫克) 1934
钠(毫克) 13.6 镁(毫克) 183 铁(毫克) 28.1
锌(毫克) 3.97 硒(微克) 56 铜(毫克) 2.56
锰(毫克) 49.8 碘(毫克) 0
成分名称 含量(毫克) 成分名称 含量(毫克) 成分名称 含量(毫克)
异亮氨酸 923 亮氨酸 1671 赖氨酸 1381
含硫氨基酸(t) 436 蛋氨酸 237 胱氨酸 199
芳香族氨基酸(t) 1700 苯丙氨酸 988 酪氨酸 712
苏氨酸 874 氨酸 0 缬氨酸 1213
精氨酸 1229 组氨酸 470 丙氨酸 1224
天冬氨酸 2032 谷氨酸 3229 甘氨酸 1051
脯氨酸 828 丝氨酸 948
5
编辑本段采制工艺
萎凋
萎凋分为室内加温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
揉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使用双脚揉茶。50年代采用铁木结构双桷水力揉捻茶机。至60年代,揉捻这一工序又加以改进,采用了铁制55型电动揉捻机,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时要使茶汁外流,叶卷成条即可。
发酵
发酵,俗称“发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指将揉捻好的茶胚装在篮子里,稍加压紧后,盖上温水浸过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一般在5~6小时后,叶脉呈红褐,即可上焙烘干。发酵的目的,在于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促进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使绿的茶坯产生红变。
烘焙
把发酵适度的茶叶均匀搜集放在水筛上,每筛大约摊放2~2.5公斤左右,然后把水筛放置吊架上,下用纯松柴(湿的较好)燃烧,故小种红茶具有独特的纯松烟香味。刚上焙时,要求火温高些,一般在80度左右,温高主要是停止酵素作用,防止酵素活动而造成发酵过度,叶底暗而不开展。烘焙一般采用一次干燥法,不宜翻动以免影响到干度不均匀,造成外干内湿,一般在6小时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一般是焙到触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干度达到,而后摊凉。
复焙
茶叶是一种易吸收水分的物质,在出售前必须进行复火,才能留其内质,含水量不超过8%。
6冲泡技巧
茶叶好
茶叶应避潮湿高温,不可与清洁剂、香料、香皂等共同保存,以保持茶叶的纯净。冲泡一杯红茶的份量,约需一个茶包、一茶匙或3公克的茶叶。
水质好
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富含充分空气,能引发红茶内蕴的香气。
茶具好
红茶芬芳的味道,必需用适当的茶具搭配,来衬托出红茶独特的优美。
温度好
将适量的茶加入茶壶中,再立刻注入沸腾的开水。水温宜维持在 90至100度的水温,在此同时,将茶壶与茶杯用热水烫过,这道手续称为温壶(杯)。
时间好
放入茶叶,注入热水,将壶盖盖上,使红茶的香气与味道能充分的在热水中释放出来。叶片细小者约浸泡 2至 3分钟,叶片较大则宜闷置 3至 5分钟,当茶叶绽开,沉在壶底,并不再翻滚时,即可享用。
编辑本段饮用注意事项
一般注意事项
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于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此外,新茶中还含有较多的、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 正确方法是放置半个月以后才可能使用。 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物;服药前后1小时内不要饮茶。人参、西洋参不宜和茶一起食用。忌饮浓茶解酒;饭前不宜饮茶;饭后忌立即喝茶;少女忌喝浓茶。
7,祁门红茶标志标签
近几年来,祁门县在实施“振兴祁红”发展战略中,不断加强对“祁红”品牌的保护和新品种的开发,有力提升了“祁红”品质。祁香牌祁门红茶以其形条紧细、泽乌润、清香持久、汤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而著称,2005年、2006年先后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中心无公
害产品认证及国家食品生产安全许可QS认证。
地理标志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祁门红茶产地区域仅限于祁门县境内的箬坑乡等18个乡镇。今后“祁门红茶”证明商标,必须经祁门红茶协会许可后方可使用。
8 据了解,“平水日铸茶”因其产地位于绍兴东南山区平水镇日铸岭而得名。宋代,日铸茶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帝。清朝的时候,日铸茶因进贡给康熙,被称为“贡熙”。北宋欧阳修诗曰“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铸)第一。”
近日,“平水日铸茶品茗周”活动成功举行,标志着“平水日铸茶”品牌推进工作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据了解,绍兴县现有8.2万亩茶园,是全国的重点产茶县之一。该县茶区主要分布在著名的会稽山北麓,那里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气候湿润,土壤肥沃,产茶条件得天独厚,年产茶叶5000多吨,一直畅销海内外。2010年,绍兴县名优茶产量达2250吨,却以不到40%安徽茶的产量创造了90%的产值,转型提效的发展空间宽广。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绍兴县茶叶生产企业一直存在着产品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品牌多而杂等诸多问题,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茶业品牌,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2010年下半年起,绍兴县政府启动以“平水日铸茶”为品牌的1.05万亩无公害茶叶栽培标准化核心示范区,并覆盖绍兴县7镇的2.15万亩茶园等一系列举动,由绍兴县质监局、农业局、林业局等单位牵头组织、指导该标准示范区项目;绍兴山地御茶村有限公司经重组后,作为龙头企业参与“公司+农户+标准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探索采摘机械化、加工机械化路子,全力打造 “平水日铸茶”品牌。
据了解,“平水日铸茶”因其产地位于绍兴东南山区平水镇日铸岭而得名。宋代,日铸茶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帝。清朝的时候,日铸茶因进贡给康熙,被称为“贡熙”。北宋欧阳修诗曰“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铸)第一。”其茶叶为绿茶,“珠圆玉润、兰韵栗香”,具有鲜澄润味、盘花卷曲、醇香耐泡等风味,按品质不同分成4大系列共30余个种类。
今年以来,绍兴山地御茶村有限公司在绍兴县相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该公司筹备订立了
“平水日铸茶”品牌标准。这些标准不仅在栽培、制茶技术与检测手段和监控能力方面,还是在商品包装、运输、贮存上,都制订了较严谨的技术标准参数,从而为实施茶叶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奠定了技术基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