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理——精选推荐
安徽地理
⼀、安徽省⾃然地理总体特征
(⼀)安徽省的位置特征
1、经纬度位置:安徽地跨115°54′E—119°37′E,29°41′N—34°38′N。⼤部分地区属于亚
热带湿润地区,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2:相邻位置:安徽东邻江苏、浙江、北接⼭东,西连河南、湖北,南毗江西。
3:区位特征:安徽省位于东部季风区,中部经济地带,华东腹地,接北联南,承东启西。⽆论⾃然地理还是区域地理都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候特征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地处29°41′N—34°38′N,⼤部分地区年均温14—17℃;由于东距海洋较近,⼤部分地区年均降⽔量在800—1700mm;由于重要地理分界线“淮河”从北部通过,因此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候,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候。在中国⽓候⼤背景下,除具有⾬热同期、⼤陆性季风⽓候显著
的特征外,还因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都适中,具有⽓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过渡性明显的特点。
(三)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安徽地形多样,平原(占44.7%)、⼭地(占27.8%)、丘陵(占27.5%)兼备。
2、主要地形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长江沿岸平原、⼤别⼭区(主峰⽩马尖海拔1774m)、皖南⼭区(主峰莲花峰海拔1873m,全省最⾼点)。
(四)、河流、湖泊特征
1、长江:长江下游⾃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徽中南部,长401⽶,号称“⼋百⾥皖江”,流域⾯积6.6万平⽅千⽶,占全省总⾯积47.5%。长江流域⽔系发达,⽀流、湖泊多,⽔⽹密度⾼,航运意义⼤。较⼤⽀流有皖河、青⼷江,较⼤的湖泊有龙感湖、武昌湖、泊湖等。
2、淮河: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区,流经安徽北部过江苏洪泽湖⼊江⼊海,安徽段长270千⽶,流域⾯积6.7万平⽅千⽶,占全省总⾯积48%。流域内⽔系发达、⽀流众多,较⼤⽀流有浍河、涡河、西淝河、颍河、淠河、史河等,北岸⽀流⽐南岸多⽽长,为不对称⽔系。由于淮河集⽔⾯积⼤,历史上黄河夺淮⼊海淤塞淮河⼊海⽔道,使淮河长期⽆⼊海⼝,汛期⽔流渲泄不及,极易发⽣洪涝灾害。新中国成
⽴后,根据“上蓄下导”的⽅针,上游修建了“淠史杭”⼯程,下游开挖了数条⼈⼯⼊海河道,基本根治了⽔患。
3、新安江:新安江位于皖南⼭区南部,流域⾯积不⼤,仅6600平⽅千⽶,但省内⼲⽀流长约240千⽶,年径流量多达72.3亿⽴⽅⽶,沿岸风景秀美,⽔⼒资源和旅游资源⼗分丰富。
(五)主要⾃然灾害——⽓象灾害
1、洪涝灾害:安徽省的降⽔主要来⾃夏季风带来的⽔汽。夏季风的不稳定是导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正常年份,春夏之交夏季风推进到长江流域与冷空⽓交锋于江淮,形成江淮准静⽌锋,其锋⾯⾬带在江淮间摆动⼀个⽉左右,即为梅⾬。梅⾬期,河湖普遍⼊汛。由于淮河集⽔⾯⼤、⼊海⼝⼩,汛期⽔流渲泄不及,本就易发洪涝灾害,如遇夏季风活动反常致梅⾬期过长或降⾬量过⼤,江淮平原和长江沿江平原则会出现⼤范围洪涝灾害,⼤别⼭区、皖南⼭区则会⼭洪暴发并引发滑坡、泥⽯流等地质灾害。
2、旱灾:正常年份,季风⾬带7⽉中旬推过淮河,梅⾬期结束。长江流域受单⼀的副热带⾼压下沉⽓流影响,天⽓炎热降⽔稀少,出现伏旱。如遇夏季风活动反常,梅⾬期过早结束或副热带⾼压势⼒特别强⼤,伏旱与秋旱相连,灾情更为严重。特别是丘陵、⼭区甚⾄会出现⼈畜饮⽔困难。
3、寒潮和低温冻害:安徽北部平原坦荡冬季易受寒潮侵袭;南部丘陵⼭区早春低温(倒春寒)对农业危害较⼤。
4、防灾减灾:修建库、塘拦洪蓄⽔,进⾏跨季、跨年调节,是旱、涝兼治的有效措施。但安徽许多⽔利⼯程为上世纪50年
代“⼤跃进“的背景下因陋就简、⼟法上马修建,年久失修,库、塘、河、湖淤塞严重,有效容积缩⼩,拦洪和泄洪能⼒都减弱,跨季跨年调节能⼒下降。有的库(塘)坝隐患很多,成为“⽔险”⼯程。因此,加⼤⽔利投⼊,固坝除险、清淤增容、乃当务之急。⼭区、
丘陵区则要加⼤退耕还林⼒度,增加植被、保持⽔⼟,减少滑坡、泥⽯流等地质灾害,同时建设⾼扬程喷灌系统,旱涝兼治。
此外,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积极参加国家和国际防灾减灾活动。
⼆、⼈⼝、资源、环境、发展等⽅⾯的主要问题及基本对策
(⼀)资源与环境问题
1、⼟地资源
(1)优势:安徽省⼟地总⾯积13.96万平⽅千⽶,⼟地资源类型多样,⽔⽥、旱地、林地、草地等都有⼤⾯积的分布,⼟地构成较为合理,农业综合发展的条件较好,加上光热⽔⼟配合良好,⼟地利⽤潜⼒很⼤。
(2)劣势:
①⼈均⼟地资源少:安徽省⼈均耕地0.06公顷,低于全国平均⽔平,⼈多地少、耕地不⾜是基本省情。②耕地质量不⾼,低产⽥⽐重⼤:安徽现有耕地中,低产⽥占46.4%。耕地质量不⾼,有效灌溉⼩,制约了农业发展。③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安徽历史悠久,⼟地资源开发利⽤强度⼤,耕地后备资源不⾜。
(3)⼟地资源开发利⽤中的主要问题:
①耕地⾯积不断减少:近20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交⽤地增多,耕地呈现不断较少的趋势。特别是过度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更是占⽤了⼤量良⽥。②⼟地破坏、地⼒减退:安徽⼭地丘陵⾯积占全省58%。长期以来由于毁林开荒、陡坡开垦、采矿修路等,造成⽔⼟流失严重(⽔⼟流失⾯积占全省总⾯积约20%),加上农业结构单⼀,耕作⽅式不合理,农药化肥使⽤量⼤,导致⼟壤污染、肥⼒下降、⼟地退化、地⼒减退。
(4)⼟地资源的可持续利⽤
①控制⼈⼝增长,缓解⼈地⽭盾。②贯彻执⾏“⼗分珍惜和合理利⽤每⼨⼟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地管理,保持耕地⾯积基本稳定(耕地总⾯积控制在579.6万公顷,耕地复种指数在210%左右)③建⽴和完善“基本农⽥”保护制度,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④优化⽤地结构,提⾼⼟地利⽤率。⑤
控制⽔⼟流失,实施秸秆还⽥,提⾼耕地质量。⑥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地集约化经营,提⾼现有⼟地资源的⽣产能⼒⑦合理开发可耕荒地,复垦废弃耕地,特别是做好矿区塌陷地的复垦利⽤。
⑧建⽴⼟地资源储备制度和⼟地有偿流转制度,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地管理。2、⽓候资源
(1)优势:安徽年太阳辐射总量108—130千卡/平⽅厘⽶,活动积温4600—5300℃,⽆霜期200—250天,年平均降⽔量800—1700mm。安徽绝⼤部分地区光热充⾜,降⽔丰富,⾬热同期,光热⽔资源配合好,利于作物⽣长,北部稻、麦⼀年两熟,南部油菜、稻⼀年三熟。安徽光合有效辐射约占太阳总辐射量的50%左右,光照转换率⾼,⽆论是直接利⽤太阳能建⽴⼤棚温室还是使⽤热⽔器和太阳灶,太阳能利⽤的效率都⽐较⾼。
(2)劣势:安徽⽓候资源的不利因素和利⽤中的问题,⼀是⽓象灾害(暴⾬、洪涝、冰雹、⼲旱、寒潮)频繁,⼆是酸⾬危害严重,三是⽓候资源利⽤效率低。
(3)⽓候资源的可持续利⽤:
安徽⽓候资源的地域差异和地形多样,形成了五⼤农业区(淮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皖西⼤别⼭地林茶区、沿江平原农业区、皖南⼭地林茶粮区)。各地应本着扬长辟短、发挥优势的原则,构建区域化农业经济格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①充分利⽤沿江平原和江淮地区的光热资源,建⽴优质稻⽶⽣产基地。②充分利⽤江南⽔乡⽔⾯
⼴阔、⽆霜期长的优势,建⽴⽔产养殖基地,⼤⼒发展鱼、虾、蟹、鳝、鳗、银鱼等⽔产品。③充分利⽤江南、皖西丘陵低⼭建⽴林果基地,⼤⼒发展桑、茶、果、药等林果产品。
④充分利⽤淮北地区光、热、⼟资源的优势,改善灌溉条件,挖掘增产潜⼒,发展商品⾕物农
业。⑤发展多熟制,提⾼复种指数。⑥⼤⼒发展⼤棚温室,加快太阳能热⽔器、太阳灶、太阳能住宅的推⼴,提⾼太阳能直接利⽤的效率。⑦减少燃煤废⽓的排放,保护⼤⽓环境。
3、⽔资源
(1)优势:安徽河湖众多(长度10千⽶的河流600多条,湖泊总⾯积0.59万平⽅千⽶,其中巢湖783平⽅千⽶,为安徽第⼀⼤湖,皖西“五⼤⽔库”加上花亭湖和皖南太平湖蓄⽔110多亿⽴⽅⽶),⽔资源丰富。全省地表⽔资源量616亿⽴⽅⽶,地下⽔资源量167亿⽴⽅⽶,扣除重复计算量,⽔资源多年平均总量675亿⽴⽅⽶,居全国第16位。
(2)劣势:
①⼈均⽔资源量少:安徽⼈均⽔资源占有量1100⽴⽅⽶,低于全国平均⽔平。
②时空分布不均:受季风⽓候降⽔季节变化⼤的影响,安徽⽔资源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受降⽔南多北少的影响,⽔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长江、新安江流域丰富,淮河流域不⾜。(3)⽔资源利⽤中的主要问题
①⽔资源短缺:安徽缺⽔易旱地区⾯积占全省总⾯积的55%,其中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最为严重。按全国平均⽔平计算,淮河流域⼈⼝⽣存需要的⽔超过⽔资源承载⼒的10倍。
安徽茶②⽔资源利⽤率低:安徽许多⽔利⼯程年久失修,库、塘、河、湖淤塞严重,有效容积缩⼩,跨季跨年调节能⼒下降。加上农业灌溉⽤⽔的平均有效利⽤系数低于全国平均值(0.45),⼯业⽤⽔重复利⽤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③⽔体污染严重:⽔污染问题是安徽⽔资源利⽤⽅⾯最突出的问题。全省1/3的⼯业废⽔和90%以上的⽣活污⽔未经完全处理就排⼊河湖,其中淮河、巢湖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域,⽔质性缺⽔问题突出。
(4)⽔资源的可持续利⽤
①开源节流并举:⽔资源的可持续利⽤要开源节流并举,做到优化配置,⾼效开发,科学利⽤。要在挖掘现有⽔源⼯程供⽔潜⼒的基础上,加强⼤型⽔利⼯程和跨流域调⽔⼯程的建设,为优化⽔资源配置提
供可靠保证。要⼤⼒推进节⽔农业,不断提⾼⼯业⽤⽔的重复利⽤率。要在提⾼认识的基础上,引⼊市场机制促进节约⽤⽔。
②防洪与抗旱并举:安徽旱涝灾害频繁,⽔资源有效供给不稳定。开展现有⽔利⼯程的除险加固和清淤,提⾼⽔利⼯程的调节能⼒⾄关重要。
③保⽔和治污并举:安徽⽔⼟流失和⽔污染都⽐较严重,⽔环境的保护要⼀⼿抓⽔⼟保持⼀⼿抓⽔污染防治。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做好⼤别⼭区、皖南⼭区、江淮丘陵区退耕还林⼯作,尽量减少⽔⼟流失;要增强城市和⼯业污⽔处理能⼒,遏制沿江沿淮污染带扩⼤,改善巢湖的富营养化状况。
4、矿产资源
(1)优势:江淮⼤地在地质时期⼏经沉陷和隆起,地质成矿条件得天独厚,全省已发现有⽤矿种13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有75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泥⽤⽯灰⽯为6⼤优势矿产,⽽且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南部以铁,铜等⾦属矿为主、北部以能源矿产为主的矿产基地。其中。两淮煤炭、铜陵有⾊⾦属(铜)和马鞍⼭铁矿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2)劣势:
①⼈均占有量少。安徽矿产资源总量较⼤,但⼈均量不⾜全国平均⽔平的四分之⼀。
②贫矿多,富矿少。以铁矿为例,储量居全国前列,但品位多为30—40%的贫矿。
③共⽣、伴⽣矿多,开发利⽤难度⼤。
(3)矿产资源开发利⽤中的主要问题
①浪费现象严重:由于⽚⾯追求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矿产资源开发中不仅“采富弃贫、采厚弃薄、采⼤弃⼩”等现象依然存在,违法开采、破坏性开采的事件也时有发⽣。
②后备资源不⾜:相对于安徽经济⾼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量⼤增⽽许多⽼矿⼭资源开采枯竭的形势,我省矿产地质勘探⼯作相对滞后,主要矿产新增探明储量不多,后备矿产资源不⾜。
③经营粗放,利⽤率低:我省矿⼭本就存在数量多、规模⼩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国企改制,承包经营风⾏,“⼤矿⼩开,⼀矿多开”的现象更加普遍,矿⼭企业科技实⼒不强,能够开展矿产综合利⽤的很少。矿产品以原矿和粗加⼯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矿⼭表外矿、尾砂、废渣等⼆
次资源回收利⽤率低。
④矿⼭环境问题严重: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利⽤对环境本⾝就有巨⼤的负⾯影响,加上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我省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地⾯塌陷(主要为采空塌陷)、地⾯沉降,地下⽔污染,露天采场
滑坡、崩塌、泥⽯流、尾矿泄露,井下地质灾害如矿井突⽔、⽡斯爆炸、岩爆等矿⼭环境问题⽐较严重。
(4)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
①依靠科技进步,提⾼矿产综合利⽤⽔平:主要是推进矿⼭开发技术创新,降低贫铁矿、低品位铜矿的采、选、冶成本,提⾼共⽣、伴⽣矿有益组分的综合回收⽔平。
②加强矿产勘探,增加后备储量:要充分利⽤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争矿⼯作新突破。
③加强矿业开发的环境保护:要严格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谁复垦,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保护好矿⼭环境,防⽌矿业污染。
④坚持依法治矿,强化矿产资源管理:要严格执⾏国家《矿产资源法》和《安徽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坚决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原则,加强对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和监督管理,维护和整顿矿业秩序,规范矿产开采⾏为,坚决打击私采滥挖。
5、⽣物资源
(1)优势:安徽暖湿的⽓候、多样的地形、复杂的⽔⽂环境,利于多种⽣物⽣长繁殖,⽣物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全省有⽊本植物1300多种、草本植物2100多种;野⽣动物有兽类、鸟类、爬⾏类、两栖类四⼤类,其中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54种,列为省级重点保护的有121种。扬⼦鳄、⽩鳍豚列为国家级珍稀野⽣动物。
(2)劣势;
①森林覆盖率低(2008年全省森林覆盖率26.06%,居全国中等⽔平)且分布不均:安徽省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别⼭区和皖南⼭区,黄⼭、安庆、宣州四市占80%,⽽淮北、皖中⼴⼤平原、丘陵区森林稀少,森林的整体环境效益不⾼。
②安徽现有森林多为次⽣林和⼈⼯林,中幼林所占⽐重⼤,⽊材蓄积量⼩,林业产量低。
③草场资源分布分散,草⼭、草坡、林间草地海拔⾼、⽔原缺乏,利⽤率不⾼。
(3)⽣物资源开发利⽤中的主要问题
①局部地区采伐速度⼤于更新速度(特别是⼀些⼤型板材⼚周边地区),森林资源减少,引起⽔⼟流失,河湖库塘淤塞,旱涝、风沙加剧。
②由于砍伐森林、围湖造⽥、过度采猎、环境污染加上⽓候变迁、⽔⼟流失等原因,使野⽣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物种减少,濒危物种增多。
③野⽣林果、药材等⽣物资源综合利⽤率低。
(4)⽣物资源的可持续利⽤
①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安徽光热⽔资源丰富,丘陵低⼭多,因林地区⼴。⼭区和丘陵、坡地要加⼤退耕还林⼒度,⾛⽴体农业道路,⼤⼒发展茶、果、桑、药等经济林⽊,取得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淮北平原区要建设农⽥防护林体系实现⽥园林⽹化;沿江沿湖要⼤⼒开展“兴林抑螺”⼯程,取得造林和灭螺双重效益。
②退⽥还湖,改善⽔质,保护⽔⽣⽣物,发展淡⽔养殖。
③建设⾃然保护区,保护⽣物多样性。
6、能源资源
(1)优势:安徽能源资源种类多储量⼤,煤炭、⽔能、⽣物能、煤层⽓、天然⽓、⽯油、太阳能、风能、地热等都⽐较丰富,其中最具优势的是煤炭资源。⾄2005年底安徽煤炭保有储量497亿吨,居全国第7、华东第⼀位,淮北煤矿、淮南煤矿均为全国重点煤矿(仅淮南煤矿的储量即相当于⼭东、河南两省之和)。2008年全省煤炭产量达到11700万吨,圆满完成了为上海乃⾄整个长三⾓地区提供煤炭、电⼒保障的重任。安徽新能源中利⽤潜⼒最⼤的是太阳能(太阳辐射总量在1200—1500KW.h/㎡,其次是
沼⽓。
(2)劣势:可再⽣能源(如⽔能)和部分新能源分布⽐较分散,利⽤难度较⼤。
(3)能源开发利⽤中的主要问题
①能源结构不合理:安徽⽔⼒资源分布较分散,不仅开发利⽤程度低,⽽且近⼏年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重不断下降;核电起步晚,尚在论证选址阶段;太阳能、⽣物能等新能源利⽤也未形成规模⽣产能⼒。煤炭特别是直接⽤于终端消费的煤炭⽐例占84%,能源结构不合理。
②能源利⽤率低,浪费现象严重:2008年,安徽省单位⼯业增加值能耗为2.338吨标准煤/万元,⾼于全国0.149吨标准煤/万元,⼯业领域的节能减排任重道远。农村燃烧秸秆、薪柴还⽐较普遍,热能利⽤率不到1/3,能源浪费现象⽐较严重。
③能源环境问题严重:安徽能源环境问题⼀是煤炭燃烧排放的烟尘和⼆氧化硫对⼤⽓的污染,⼆是煤炭开采中产⽣的煤矸⽯堆占农⽥和煤层采空区地表⼤⾯积塌陷。
(4)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
①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建设华东能源基地:煤炭是安徽能源的优势,是全省经济的⽀柱产业。两淮矿区
是国家重点建设的13个亿吨煤炭基地和6个煤电基地之⼀。2000年—2008年,全省煤炭产量年均增长900万吨以上。“⼗⼀五”期间,已建成张北、顾桥、顾北、丁集、刘庄等⼀⼤批⼤型特⼤型现代化矿井,新增煤炭⽣产能⼒4770万吨,2008年煤炭产量达到11700万吨,“⼗⼀五”末,煤炭产能将达到1.5亿吨。为此,要继续加强煤炭地质勘探⼯作,增加后备储量特别是可开采量,确保全省和上海为中⼼的长三⾓经济区的能源安全。
②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的开发利⽤:要在保证能源供应的前提下,逐步调整能源结构,争取在5年内使原煤直接消耗量降低到78%左右,同时增加低污染乃⾄⽆污染能源如天然⽓、⽔电的利⽤率。国家的“西⽓东输”⽀线已建设594公
⾥,11个城市⽤上管道天然⽓。6条与“川⽓东输”主⼲线同步建设的⽀线⼯程正在抓紧前期⼯作。“⼗⼆五”末,将实现全省17个省辖市和80%以上的县级地区⽓化。同时将省内川⽓和西⽓联⽹,保障我省城市双⽓源供⽓。此外,我省在两淮地区发现了⼀特⼤煤层⽓⽥,已探明储量达1万亿⽴⽅⽶,煤层⽓的产业化利⽤,将对能源结构调整产⽣巨⼤的推动作⽤。
③⼤⼒发展新能源和可再⽣能源:要以⽣物能、风能、氢能、太阳能、燃料电池等为主要⽅向,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及可再⽣能源,加⼤产业化⼒度。已建成3个秸秆发电项⽬,装机规模57MW;在建2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项⽬,装机规模3MW;建成风能⼚址测风塔4座;建成琅琊⼭、响洪甸两座抽⽔蓄能电站,
合计容量68万千⽡。装机容量100万千⽡的响⽔涧抽⽔蓄能电站正在加快建设。核电前期⼯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已原则同意将我省核电项⽬列⼊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前正在抓紧对具备建设条件的核电⼚址资源情况进⾏摸底和调查,做好核电⼚址资源保护⼯作,为后续核电项⽬规划建设创造条件。农村则要以沼⽓为中⼼,⼤⼒提⾼⽣物能的利⽤率。⼤别⼭区、皖南⼭区则要因地制宜地开发⼩⽔电,加快农村电⽓化建设。
④开展能源综合利⽤,提⾼能源利⽤效率:在安徽省产业结构中,钢铁、有⾊冶⾦、建材、电⼒等⾼耗能、⾼污染、⾼排放的产业⽐重⼤,开展节能减排和能源综合利⽤的潜⼒巨⼤。要优化⽕电结构,加⼤⼩⽕电机组关停⼒度。⾄2009年末全省共关停能耗⾼、污染⼤的⼩机组276.3万千⽡,组织⼤机组代发⼩机组电量206亿千⽡时,节约标煤103万吨,减排⼆氧化碳2万吨。发电机组供电煤耗从2000年的每千⽡时375克标准煤降低到2008年的每千⽡时348克标准煤。为加强能源综合利⽤,全省建成装机规模87万千⽡煤矸⽯综合利⽤发电项⽬、装机规模46.3MW的煤矿⽡斯发电项⽬。海螺、马钢余热发电项⽬也陆续建成投产。
(⼆)⼈⼝问题
1、⼈⼝众多,⼈⼝素质有待提⾼:安徽是⼈⼝⼤省,⾄2007年末,全省户籍⼈⼝6675.7万,居全国第⼋位,劳动⼒资源丰富,但⼈⼝素质还有待提⾼。
2、⼈⼝继续增长,计划⽣育不能放松:2007年末,全省⼈⼝⾃然增长率0.635%,虽然仍处在低⽣育⽔平,但受80—90年代第三次⼈⼝出⽣⾼峰影响,2005——2015年间,20—29岁⽣育旺盛期育龄妇⼥⼈数形成⼀个⾼峰,从⽽使⼈⼝数量增加的势能增⼤。因此,实⾏计划⽣育,控制⼈⼝数量,提⾼⼈⼝素质的⼯作不能放松。
3、城市⼈⼝⽐重偏低,城市化⽔平有待提⾼:2007年末,全省城市⼈⼝占总⼈⼝的⽐重为38.7%,与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城市化⽔平有待提⾼。
(三)经济发展
1、农业⼤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1)安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粮、棉、⾁产量占全国的⽐重均超过5%,油料更占⼗分之⼀。(2)南稻北麦:⽔稻和⼩麦是安徽最重要的两⼤主粮。淮河以南的⼴⼤地区特别是巢湖周围平原和长江⼲⽀流沿岸平原,地势低平,⼟壤肥沃,⾬热同期,⽔⽥农业历史悠久,是主要稻⽶产区;淮北平原平坦⼴阔,耕地以旱地为主,利于机械化耕作,是主要⼩麦产区。
(3)棉花、油菜:棉花是安徽⾸要经济作物。皖江沿江平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北平原与豫、鲁棉区连成⼀⽚。安徽是我国油菜主产区之⼀,播种⾯积和产量仅次于湖北居第⼆位。油菜不仅是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且还是重要的蜜源作物,经济价值较⾼。
(4)茶叶、桑蚕:⼤别⼭区和皖南⼭区的丘陵低⼭,温湿多雾、排⽔良好、红壤⼴布,利于茶树栽培。茶叶⽣产是安徽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之⼀,全省产茶县(区)53个,从业茶农300万⼈。安徽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扶持,引进优良桑种蚕种,扩⼤载养规模,就近建设缫丝⼚,提⾼了蚕农的积极性,桑蚕产业化程度有所提⾼。尽管受国际⾦融危机影响,⼲茧,⽣丝价格⼀度下跌,但安徽桑蚕业挺过了难关,2009年产⼲茧2133吨,缫丝⼚(包括部分烘茧企业)发展到146家。
在茶叶、桑蚕业的引领下,安徽丘陵低⼭区还因地制宜地发展⽔果、蔬菜、药材及多种经济林⽊,以⽣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为⽬标的⽴体农业、⽣态农业发展迅速,许多名优特产远销国际市场。
(5)畜牧养殖:安徽的畜牧业多为⾁畜业,以养猪、⽜、⽺为主。淮北、皖中平原区秸秆饲料充⾜,养殖规模较⼤;皖西、皖南养殖场较⼩,多为农户散养。安徽农家饲养家禽⾮常普遍,地⽅良种很多。其中皖南三黄鸡、淮南⿇黄鸡、巢湖⿇鸭、枞阳媒鸭、皖西⽩鹅等驰名中外。近年来⾁鸽、鹌鹑、野猪等特种养殖业也有较快发展。
(6)⽔产养殖:安徽⽓候暖湿⽔⾯⼴阔,淡⽔养殖的条件优越,但传统的“⽩⽔散养家鱼”规模不⼤效益不⾼。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推进⽔产跨越⼯程,扶持⽔产⼤县,提升⽔产品加⼯⽔平”的政策推动下,渔业产业化强势发展2009年全省的⽔产养殖⾯积780万亩;全年⽔产品产量183.1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345亿元;以⽔产⼤县为承载,以⾻⼲企业为龙头,沿江沿淮湖泊⽣态渔业、沿淮池塘⾼效渔业、皖西皖南⽔库特⾊渔业、皖北河沟塌陷区健康养殖和城郊都市休闲渔业等五⼤渔业经济板块⽇益壮⼤。
(7)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安徽是农村经济体质改⾰的发源地,改⾰开放三⼗年来,农业经济飞速发展,农村⾯貌发⽣了巨⼤的变化,农业⼤省正在向农业强省转化。但是存在问题也不少:⼀是随着外出务⼯经商的农民增多,农村劳动⼒减少,传统的精耕细作⽆法进⾏,机械化⽔平⼜不⾼,耕作反⽽变得粗放,⼟地利⽤率下降;⼆是对化肥、农药的严重依赖,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壤酸化板结、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