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的回族人家
祁连山下的回族人家
回族/马玉珍
■岁月钩沉
打开中国地图,将眼光投向高山深壑,在隆起的青藏高原,有一条东西走向,由高山组成的边缘线,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有着特殊地貌的祁连山。门源就处在祁连山的东段,即千里祁连山最精华的部位。门源南连青海的河湟谷地,北接甘肃的河西走廊,隆起于这两大谷地和平原之间。从大山间劈关夺隘,自西向东而来的浩门河(又名大通河)在县境内流程达一百七十多公里,沿途有二十八条支流汇入,气势磅礴、水声隆隆。这条大河滋润了茫茫草原,浇灌了万亩良田,养育了这方水土上的人民。据考证,浩门河流域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这片土地从古羌、戎、匈奴、月氏、吐蕃、吐谷浑、西夏至后来的回、汉、藏、蒙古、土、撒拉等众多民族,自古以来交叉兼容,使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历史文化闪耀着独特而绚丽的光彩。
我居住的地方就在祁连山下——门源回族自治县,所属的四镇八乡里回族人家很多。小时的我常跟着姥姥去转亲戚,这四镇八乡大半都有过我年少时的身影。如今人到中年,姥姥姥爷也无常了,不觉间常忆起小时候的情景。
姥姥的家曾经在浩门镇西街的一个巷道里,里面居住的都是回族。俊俏的小媳妇们头上戴着艳丽的盖头,或挑水或在院门口的菜地里拔草;上了岁数的阿娘戴着黑的盖头或是白帽子,忙着搅拌院门口晾晒煨炕的粪草,不时和经过门前的阿娘扯上一会儿话;老奶奶们戴着白的盖头,挪着一双小脚颤悠悠地在巷道里走动,看玩耍的孙儿们。
祝福的经典句子
晚饭时刻,阿奶们一声声吆喝着,将不情愿的孙子喊进院门,一巷道里此起彼伏着孩子们的小名:穆萨、尔里、毛艳、发发……一声声的殷切直到今天好像是昨天的事。男人们头上戴着白的顶帽,穿着没过膝的礼拜服,三三两两向清真寺走去,一声声“赛俩目”在巷道里回应,巷道里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回族风情。
开斋节,德高望重的阿訇带领着年轻满拉,这家请了来,那家请了去。满巷道都是炸油香的香味儿,烟囱的青烟与邻舍家的烟缠绕在一起,拉着家常袅袅腾腾升上天空。这天的孩子们穿戴一新,女孩们的头梳光了,一个个矜持得像待嫁的女儿;男孩子们鼻涕也收拾干净了,不再疯玩了。
如果遇上谁家吃宴席了,巷道就沸腾了。当娶亲的轿车进了巷道口,轿车就被亲朋好友们拦截了,没有一番精彩热闹的场面新娘是进不了婆家的。公婆要被众人乔装打扮一番,然后隆重出场。公公婆婆被锅灰抹个大花脸,公公反穿着皮袄,半截麻绳系在腰间,戴着一副用青萝卜圈做成的眼镜;婆婆头戴一个破草帽,破洞一个连一个,形
象被丑化到极致。一番打扮后,让公婆在前面用绳子拉着轿车走。这好比看一场幽默诙谐的小品。司机师傅早见惯了这种场面,心领神会,故意将车停一下走一下,为难着公公婆婆。有人拿了鞭子装腔作势,抽一下公公的背,又抽一下婆婆的腿,众人看着公婆又弯腰又缩脖子吃力地拉着轿车,一个个笑疼了肚子。在轿车上被单子包裹的新娘子,听着一浪比一浪高的笑声就打开玻璃窗从缝隙儿看公婆拉轿车的狼狈样子,禁不住
抿着嘴笑了。
当地回族人结婚前,要经过几道必要的程序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当男方家相中了某人家的女儿时,便会派媒人说亲。男方家让媒人带着茶叶、冰糖、桂圆、布料四件礼品到女方家提亲。如果双方没有异议,就定亲,当地人称之为“倒茶”。男方家要准备茯茶、衣物、面料、化妆品、礼金,女方家煮肉炒菜盛情款待,并回赠衣服鞋袜,同时确定送大礼的日子。双方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协商,送过了大礼,女方置办好嫁妆,有电器、家具、首饰、衣物等,男方家张灯结彩将新房装扮得喜气洋洋,然后双方宰一头牛几只羊,邀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来吃宴席。
而当遇上了丧事,全巷道的人都来送埋体。一般对病危中的人,会提前举行一个重要的仪式“念讨白”,然后将油香送达亲友与众乡亲,接到油香的亲友会及时来探望,见最后一面。当病人归真后,葬礼在当天或第二天举行,如果有特殊情况,一般也不超过三天。
人无常后,亲友可送钱、茶等物,但不送花圏、挽联。在亡人下葬后的四日、七日(头七)、十日、十四日(二七)、二十一日(三七)、四十九、百日、周年等日子念索勒,进行悼念。在亡人第十天家里会举行“念下土”仪式,亲戚好友、左邻右舍携带礼物前去慰问,称之为“收泪”,亲邻间的一片关爱尽显其中。
在我居住的西门和南门连接点西南角有一处公墓,是镇上回族的共同墓地。记得小学时的一年,老师让我们采集一种叫勺头草的草籽,我们就跑到坟茔去揪草籽。当时正是秋天,坟茔里勺头草很是茂盛,黄灿灿的穗头沉甸甸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不懂事的学生娃们在坟堆间奔来跑去无所顾忌。在茂密摇曳的草丛下,是一座座隆起的坟堆。在这一座座坟堆中,有我姥爷的父母亲、大伯姑姑们,后来姥姥、姥爷、母亲,还有母亲的大伯、二伯都先后在这坟茔里长眠。
出了坟茔过一条马路就是南门,也叫南关村,小镇唯一的南关清真寺就修建在那里。南关清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兵燹,光绪二十三年在原址重建了由三间礼拜殿、三间北房组成的小寺,取名为“尕寺儿”。民国十三年(公元1
924年),周围众捐款募化钱粮扩建,总建筑面积达二千五百平方米,布局严谨、规模壮观。1987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对大殿进行了修缮,新建砖混结构的四层宣礼楼一座。
门源回族人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全县到现在建有七十多座规模不一的清真寺。以下几座清真寺因年代久远,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阴田清真寺有一百九十年的历史,于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建成,
先后历经
门源县照壁山拱北
了三次扩建。下阴田清真寺早期是门源地区经堂教育比较发达的一个寺,尤其是清代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开学阿訇马其财,四十年中培养了一批伊斯兰经学人才。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马其财阿訇归真,当地众在南山为其修建拱北,树碑彰绩。
东沙河清真寺也是全县颇有一段历史的清真寺,始建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反清起义失败后,清廷实行“回堑南,汉堑北”的政策,有一部分回族被安置到东沙河村定居,其中有“缠回”之称的药铺家,药铺家出资修建了该寺。经过民国初期、改革开放后的几次改建翻修,形成了高大雄伟的气势,整座大寺具有浓郁的庭院风格。
青石嘴镇吊沟清真寺位于青石嘴镇上吊沟村,距门源县城二十五公里。该寺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建筑风格独特、古老雄伟、大殿整体墙都以青砖蓝瓦砌成。殿内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墙内两侧都以砖雕花卉图案组成,前檐由木雕、花卉及水墨山水画组成。
这一座座风格不同的穆斯林建筑,飞檐翘角,古古香,顶部一弯明光闪闪的金新月,将阿拉伯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显得古朴雅致。而改革开放后重建的清真寺,多采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及新技术,但总体风格还是以阿拉伯穹顶式和中国宫殿式为主。清真寺不仅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门源回族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民族建筑艺术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更是改革开放以来金门源对外展示自我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门源还有许多美味的食品,因为有它们,生活就变得有滋有味,日子过得香甜美满。因处于祁连山腹地的缘故,在无边无际的牧场上,白云般的羊在草原上悠闲往来,黑的牦牛成结队。
手抓羊肉是门源最有名的美食。当地人喜吃“手抓羊肉”,三五日没有一顿手抓羊肉,吃再好的美味也会觉得不过瘾。高原独特的水土环境使它肉质细腻肥嫩,并带有一种特有的香味,加之质朴的烹调和鲜美的口味,给人一种摒弃浮华,返璞归真的饮食感。而家里来了贵客,不上一盘手抓羊肉,面子上是挂不住的。
还有一道用牦牛牛奶做成的奶皮,绝对是清真小吃里的一道珍品。在我住的小镇对面的南山,有一个乡叫麻莲乡,此地出产的奶皮因质量好、味道佳而出了名。几年前,有人出远门为了给亲朋好友带点当地的土特产,就专程到麻莲乡买奶皮。奶皮确实是最好的礼品,营养好,口味好,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是纯绿食品,是地道的回族清真小吃。
北京欢迎你歌词
门源奶皮源于何时无确切考证,但在清代流行的《番女亦风流》的“花儿”中就有关
于奶皮唱词的记载:“长面擀哈炕煨哈,茶碗里奶皮泡哈。”
奶皮为纯牛奶制作,泽为黄白,形状为半月状,上面有蜂窝状的小孔,直径为一尺多。在农家厨房的锅头上,锅是平底大铁锅,用自家地里的柴草烧火,风箱吧嗒吧嗒地拉起来,锅里倒上牛奶,一张奶皮得六七斤牛奶。这火不能大,大了牛奶就烧煳了;火小了,又不起作用。火不大不小,才能做成奶皮。牛奶烧开了,沸腾了的牛奶扑腾
扑腾的。做奶皮的女人一勺一勺地将牛奶
门源奶皮
舀到半空,然后手腕一拐,牛奶成一道乳白瀑布流进锅里。如此反复,直到牛奶蒸发了水分成了糊状,然后压了灶火里的火头儿,留点小火慢慢煨着。牛奶在锅底成了胶状,冒着小气泡,灭了火凉着,直到奶皮坐实了,用筷子掀起一边一对叠,就成了半月状。这奶皮吃个鲜,吃个酥,放久了的奶皮鲜奶味儿就没有了,还会发霉。
奶皮是姥姥的最爱,姥姥隔三差五买来两三张,放在碗柜里。我总是在姥姥不在的时候偷偷地掐一点儿、掐一点儿,小孩子时嘴真是馋,想起来奶皮香浓的美味儿好像还在唇齿间荡漾。它那带有淡淡甜味,奶香醇厚的味道是我小时候的最爱。
这道小吃不知滋润了多少代回族人家的日子,不知丰富了多少回寒碜的炕桌。在往昔缺衣少食的年代,有了它日子就光鲜了。来了客人,有了它客人就好接待了。跟奶皮能相提并论的还有一道小吃,就是用青稞面做的“搓鱼”。青稞面当地称之为杂面,黑而无筋,是粗粮。回族人家的女子面对这粗糙
的面,在天长日久的摸索中,做出了令人垂涎的美味儿来。在青稞面中掺入黄茅菜子,此物有较强的黏合性,揉成面团,切成拇指大小的面剂,放在手掌下搓成一条条长一二尺的细条来,就是“搓鱼”。然后用洋芋炒的臊子拌上,放上清油,调上葱、蒜、醋、油泼辣子,这倒醋调油的工夫,肚子里的馋虫早翻腾开了。
在四镇八乡的街市上,挂着绿布幔的清真农家小吃馆里,就有“搓鱼”这道农家饭。还有用青稞面擀的长面,做法与“搓鱼”一致,不过是用擀面杖擀成直径一米的圆薄片,切成细长条,可凉拌,也可与洋芋臊子拌着吃,味道也很特别,吃起来爽口、开胃,让人过口不忘。用青稞面做的馄馄也是一绝。这是农家女人用叫锟锟的厚铁小盒子在灶火里烤的,馄馄里面包裹着一层层的清油和香豆粉,烤出来外焦里嫩,散发出青稞
面浓郁的香味,用糊糊的奶茶就着吃绝对是享受美味了。还有用青稞面做的“砖包城”,是用青稞面和白面做的,一层是白面,一层是青稞面,白一层黑一层,那是改革开放后生活由贫穷向富裕转变的产物。由青稞面做的还有“搅团”、“寸寸”、“旗花”、“油花”、“干粮”等。现在吃一顿青稞饭、青稞做的馍馍倒成了难事,生活条件好了,庄户人家也不吃自家种的青稞面了。来了城里的客人,都知道城里的人好吃这一口,就忙忙地做点儿,让你尝尝青稞面的味道。门源川里的回族人的吃食还有很多,有“尕面片”、“扫鸡毛”、“酸奶”、“酥油”、“曲拉”、“麦索儿”、“羊肉串”、“熬肉”、“馓子”、“花花”、“酿皮”等等。
每逢农历六月六,或是7月间的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国际自行车环湖赛等节日来临时,门源地区便有那动人心弦的花儿爱好者们聚在一起,一展歌喉。在古城台,在广场上,一首首旋律优美的花儿带着歌唱者的满腔激情送进每一个听众的耳朵里。
上去个高山(者)望平川,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上去容易折去难,
折不到手里枉然。
这是一位穿青夹夹白衬衣的回族年轻人唱的,歌声悠扬嘹亮,余音缭绕。一曲唱罢,人里有一藏族年轻女子放开歌喉深情款款对答道:
青石头青来蓝石头蓝,
蓝石头根里的牡丹。
阿哥有心了拨迟延,
妹就是才开的牡丹。
带鸟的诗句人里口哨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小伙
苹果动态壁纸怎么设置
子看来了个对手,不由情绪高涨,清了清嗓子,高声又来了一曲:
樱桃好吃树难栽,
树根里渗出水来。
心儿里有你(者)口难开,
花儿俩问候着你来。
藏家女子也不示弱,手搭在口边,拖了个长腔:
石崖上的玫瑰花,
折在瓶儿里献下。
把我的阿哥得罪下,
心儿里我疼(者)烂下……
四下里的听众听了这甜美的歌曲,心旷神怡,一个个听痴了。
“花儿本是个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个家。”在门源,不论是田地里的庄稼人、草原上的放牧人,还是挖金子、挖煤的娃娃们,都是花儿的唱家。高兴时漫两声花儿,心情格外舒畅;烦闷时吼两声花儿,一腔愁情烟消云散。
花儿如果是民族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鲜花,那门源地区流传的宴席曲便是一朵雪域高原上的雪莲。它浪漫而不失礼仪,凄苦而不失乐观,悲伤中让人振奋。
记得在我十四五岁时,母亲带我去青石嘴镇牙合村吃宴席,那是我一大伯家,我二表哥娶媳妇。中午光景,接新娘子的轿车来了,新媳妇被抱进了门。此刻,喜庆的欢乐充溢在每一个来吃宴席人的心头上。暮渐临,亲戚邻舍吃过了宴席的最后一道菜“熬肉”后,几个穿着白衬衣青夹夹、头戴白顶帽的年轻人进了院门。他们是东家请来助兴唱宴席曲的。他们见了东家唱道:
月到十五月自圆,
家里的喜事急着办,
两个亲家忙哈的紧,
忙出了今儿的好场面。
一对金花配银花,
一对银花配翠花,
金花银花配对花,
你两家儿喜欢(者)做亲家。蓝天白云的心情短句
道喜道喜实道喜,语文教师述职报告
宴席曲俩道个喜,
唱的唱来跳的跳,
我们娃娃大人闹喜事。
唱过刚才称为表礼的赞歌,东家将他们欢欢喜喜让进屋里,喝过茶,吃过饭,宴席曲在众人的期待中开始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回族宴席曲,他们夸张的动作、幽默诙谐的语言,让炕上坐着的、地上站着的人们笑疼了肚子。
唱宴席曲的人叫曲把势,曲把势会用简单的道具、朴拙滑稽的动作和风趣的说辞,将婚宴的喜庆推向高潮。宴席曲的唱词可雅俗共赏,一般有七大类:一是贺词赞歌,二是异乡恋歌,三是春闺怨歌,四是劝喻歌,五是历史人文歌,六是即兴打趣逗乐歌,七是散曲。演唱者两人以上,如相声、小品,一问一答,配合默契,热烈欢快,并配以舞蹈,如蝴蝶飞舞、凤凰展翅,动作秀而不拘,美而不俗,柔中有韧,潇洒自如,眼神配合巧妙,歌舞间跳出了宴席的喜庆之气。
我第一次感受到宴席曲的无穷魅力,它高雅、细腻、生动,有时催人泪下,有时催人向上,说出了女人们诉不尽的衷肠,道出了男人们不轻弹的泪水。后来,每去亲戚家参加婚礼,都期盼那动人的宴席曲。
宴席曲起源于唐代,唐代的胡旋舞曲到元明清的伊斯兰音乐,以及蒙古音乐、花儿和流行于西北地区的各类民间小调,催生出了大西北宴席曲这种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也就是说回族宴席曲的形成有数百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