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课程标准(完整)
课程编号: 30210
课程名称: 金融学
开 课 系: 商学院
制订(修订)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2019年 月 日制(修)订
《金融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30210
课程名称:金融学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会计、财务管理、税收学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
开课系: 商学院
总 学 时: 48学时
周 学 时: 3学时
学 分: 3学分
二、课程目标和要求
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普通高校大学本科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侧重于货币金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力图规范化、准确化、简洁化。全面、系统掌握货币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金融实践的新形势、新变化,提高运用金融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达到:(1)全面、系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要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2)了解金融实践的新形势、新变化,(3)提高运用金融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法建议: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是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围绕稀缺资源—货币的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货币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经济主体在整个大的经济环境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扮演什么样的角。本课程学习后,学生能够学习掌握流通中的货币是谁配置的,以及因为货币问题而产生的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
1.了解货币的起源及币材的发展;理解货币制度发展的几个阶段;掌握货币的定义及货币职能。
2.了解信用的产生、发展;了解的特点及其发展;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理解信用与股份公司的关系;掌握现代信用的形式。
3.了解利息与利率的一般形态;掌握利率的种类与决定;能够计算单利与复利。
4.掌握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掌握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5.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理解金融创新的内容;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三大类业务;掌握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原理;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理论。
6.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理解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制度;掌握中央银行职能;掌握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掌握金融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
7.掌握金融市场及其要素;掌握金融工具的特征及其种类;了解证券市场及金融衍生工具
8.理解资金需求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掌握各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方法。
9.了解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关系;理解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与控制工具;掌握货币供给的口径及货币层次的划分;掌握货币供给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之争的政策含义。
了解我国计划体制下货币供求对比状况及其原因;理解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掌握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给总需求的关系。
10.了解无通货膨胀成长和通货紧缩;理解通货膨胀的一般定义;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掌握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掌握通货膨胀对策。
11.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掌握货币政策目标;掌握货币政策工具;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掌握货币政策效应。
四、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总 学 时:48学时
讲授学时:45学时
序号 | 教学内容 | 课时 |
1 | 金融学导论 | 3 |
2 | 货币与货币制度 | 3 |
3 | 信用 | 3 |
4 | 利率 | 3 |
5 | 金融结构体系 | 6 |
金融学主要学什么6 | 商业银行 | 3 |
7 | 中央银行 | 3 |
8 | 金融市场 | 6 |
9 | 货币需求 | 3 |
10 | 货币供给 | 3 |
11 | 货币均衡 | 3 |
12 |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3 |
13 | 货币政策 | 3 |
合计 | 45 | |
实验(实践)学时:3
序号 | 实习名称 | 内容提要 | 学时 |
1 | 课程实践 | 金融时事与案例分析 | 3 |
合计 | 3 | ||
五、成绩考核方法
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2.成绩核算:期末总评=平时成绩×40%+期末卷面成绩×60%;
3.补考标准:期末总评<60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主导教材:
《金融学》 ,曹龙骐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黄达.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萨缪尔森.经济学.1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3]米什金.货币金融学.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钱荣堃.国际金融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5]周骏,王学青.货币银行学原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执笔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