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的定义
人生哲学的定义(什么是人生哲学?) 
    一个人生存在天和地之间,生活在人与人之间,总会意识到自己在生活,有时也总会问及生命的意义,会问及:为谁工作为谁忙?究竟人生是什么呢?人生哲学有什么用?开宗明义,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先说人生,再说哲学,最后说人生哲学。
    (一)人生
  在广义上,人生包含了生命、生活、生存、生计,甚至还包含了生态。
    在文学上,喜欢用“人的一生”作为题材,来描绘人生;或是用人生所遭遇到的一切,如喜怒哀乐的情意,或是成败得失的事实来侧面理解人生。
    哲学家则喜欢用其一贯的方法,先定位宇宙,然后把人生安排到宇宙之中。我们在人生哲学这么课程中,也就用这种方法:先界定人的地位,然后再延伸人生的范围,人生的结构,最后涉及人生的意义。
    我们首先给人生定位:
    1、人的定位  人生最清楚的也就是其两个坐标:
    一个是纵的坐标,说明一个人生存在天和地之间;
    一个是横的坐标,一个人生活在人与人之间。由这纵横二坐标的交会也就容易了解人生。
    一个人生存在天和地之间,要顶天立地;生活在人与人之间,要出人头地。这都表示对人生的积极的、进取的看法。至于如何顶天立地,如何出人头地,则是下一个问题,属于实践部分。
    在理论上,生存在天和地之间,其顶天立地的性格,是要说明人的独立性;而生活在人与人之间,其出人头地的性格,则要说明人的体性。独立性所要求的是独善其身的君子;体性则要求兼善天下的圣人
    一个人生存在天和地之间最基本的问题还是“求生存”,求得社会下去的条件,求得食衣住行的生活必需;这显然就是“人与天”争的情况,是人在生存环境中,追求自己的生活,保存并发展自己的生命,设法谋求生计。在“求生存”的阶段中,“顶天立地”的理想蕴涵着几许竞争,容耐着几许弱肉强食,而依照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的进化原则,在人定胜天之后,人
才成为万物之灵,而成为世界的主人
    可是,正在求生存的人,同时亦意识到自己不是孤独的,身旁还有别人和你并肩地奋斗,亦在求生活、生命、生计。这时就出现“互助”、“合作”的思想和行动,而使人生活在人与人之间,能够摆脱“求生存”的原始行为,而进入到道德层面。这种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体验,就如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亲戚之间、朋友之间,都不会停留在弱肉强食的阶段,而进入到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追求,使社会的规范从“求生”走向了“求仁”。进一步发挥道德的文化功能,即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豪气。
    2、人生的范围
    除了依据前面的二坐标来了解人生在“空间的定位之外”,人还有更具体的“时间性”。那就是人生不但包含了“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佛家哲学的智慧认为,人除了今生今世之外,尚有前生前世,以及来生来世。
    把前面的“空间性”以及这里的“时间性”,用图表来说明就有如下的情形:
  空间性:
      纵的坐标:              横的坐标:
                         
                                        
                        ↓
                       
  时间性:人生哲学
      前生前世 今生今世 来生来世 
  佛教把人生时间性的三世,用轮回的锁链把它们拉紧,认定人生今生今世的祸福,原由前生前世的功过所命定;同样,人生今生今世的功过也会决定来生来世的祸福。这当然是集合了宗教信仰以及伦理道德的精神成果。
  像生存、生活、生命、生计、生态都是人生的课题,且认定福德一致,也就是说,有道德的人应该享有幸福的生活,但是生命的事实却有时告诉我们相反的事实。
  3、人的结构和人的意义
  一些科学主义的信徒敢说:人就是一堆碳水化合物[Cn(H2O)m],认为除了可观察的物质之外,人没有别的东西。
  古今中外的哲人却不敢完全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用头脑来思考问题要比用感官来得正确,因而觉得人的结构可有两个面向来思考。
 先从纵的结构:从前面的顶天立地的性格看来,"顶天"是因为人有灵性,"立地"是因为人有肉体。这样,人的结构就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灵魂是人的高贵的部分,因而人能"顶天";肉体是人的基本结构,因而人能"立地"。从这种纵的结构看来,人生也就因而有精神生活的一面,同时亦有肉体生活的一面.二者并行,才是生活和谐的原则。
  人的另一种结构是横的,也就是由两性构成:男和女。两性的结合不但在生命上互相补足,而且借以传宗接代。人的出现原也是由父母所生:两性的结合繁衍下一代,这是人的横的结构非常奇妙的地方。“生”的 现象足以说明人的构成元素间相互“爱”的意义。
    因此,无论是纵的结构:灵与肉,需要和谐与合作,来善度人生,就是横的结构:男与女,
亦需要和衷共济,互助合作,来度过社会生活。当然,在灵肉问题上,一个人能够展示他的独立性;而在男女问题上,则更能显示人性的体性。这独立性与体性都把握得恰到好处时,也就是成为独善其身得君子,以及兼善天下得圣人了。
    (二)哲学
    哲学在古今中外得发展相当不同,对哲学得定义也意见纷纭,我们用最扼要的方式来陈述一下曾经提出过的见解,而且分成中、西两条路线来处理:
    1、西方 西方哲学发展了两千多年,无论在字义上,或是内容上,都有明确的界定:
    在字义上一直是用“爱智”(Philo-sophia)的希腊文作为模型,作为统一的名词运用。
    而在内容上,则是“研究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问题,谋求种种可能的解答的学问总汇”。
    2、中国  中国向来无哲学之名,但有哲学之实。“哲学”一词,原是由日本人西周,于明治(1868)六年,即公元1873年,由希腊文“爱智”翻译而来。中国古籍中,有道术、道学、理学等名称。
    中国哲学的内容则为“穷理明德”的学问:穷理是研究宇宙存在之理,明德是阐明人生道德取向;也相当于西方哲学内容上德宇宙和人生问题。
  3、哲学无论中西,其起源都是由于文化没落,有志之士出来指点迷津,提出化解之道。
    中国在春秋没落时,有孔子出来,用“正名”来卫护社会秩序;
    西方在奥林匹克的奴隶制度、殖民政策时,有柏拉图出来,提出“正义”作为社会秩序的根本。
    当中国后汉之后,画符、炼丹、算命、看风水等迷信盛行时,佛教哲学的轮回报应思想传入中国,重新振兴道德文化;西方在罗马享受过度时,有基督教的博爱思想传入,教人过精神的灵性生活。
    还有,传入中国的佛教源自印度,传入罗马的基督宗教源自希伯来;这说明了本土文化不足时,外来文化可以助一臂之力。同时,道德文化没落时,宗教文化可以补足。
    上面说的文化没落,哲学兴起,可以说是哲学是文化的医生。上面说的本土文化衰退,外
来文化补足,是说明文化交流的重要。上面说的道德文化没落,宗教哲学出来拯救,是指出宗教支持道德,并且,宗教可挽救道德的危机。
    (三)人生哲学
    人生的描写很多,大体都针对人生的现实或理想,而多以文学的方式表示。也即是说:如何生活,如何生活下去,如何活得更快乐、更幸福,原就是人生的课题。可是,人生哲学不但要问如何生活,而且更要问为何生活,为什么要忙忙碌碌活下去,生活中的苦难为何存在,人是否为幸福生活等等。一句话,人生哲学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
    站在“为什么”的问题上来看人生哲学时,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定义:“凡是探讨一个人,生存在天和地之间,生活在人与人之间,根本做人之道的学问,便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
    对于这样的定义,我们还有必要再往深一层去解说。
  1、人  人生哲学探讨的直接对象便是人。同时,去探讨这课题的还是人。因而,人是这中间最根本的主体和客体。人在研究世界所有东西时都可以用客观的态度去处理;唯有研究人时,因为自己亦在其中,这就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如:人本主义的思想家,总是肯定人性时
至高无上的完美无缺的,没有任何东西比人更高贵。他们不肯承认人类本身的缺陷,这都是因为主观意识所影响。
    要客观地认识人,一方面可以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看前人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实际上怎么样过了一生,对人生有什么看法。另一方面则具体地分析人性,从多方面的角度来衡量人生的种种。最后,还得落实到当代,在当代生活的实际体验中,去体察人生。这样,从三个方面:历史发展内在含义当代意义,来探讨人的课题,才会减少偏失,而能全面地了解人。当然,人的范围非常广,真要完完全全把握人的种种并非易事。这里仅仅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希望透过上面所提的三个方面好好地讨论人生问题。
    2、生存在天和地之间 也正是前面提到的人生的纵的坐标,它告诉我们:人的构成本质:灵和肉;而且可以激励我们奋发向上,而成为顶天立地的人,头顶天,脚立地,中间良心要光明磊落。这“生存在天和地之间”也说明每一个人的独立性格。我们不能用集体主义的学说来否定个人的独立性;我们亦极力反对那只顾体不谈个人独立的思想观点。当然,我们也不走极端的个人主义的路子,危害了社会。我们要学习道家的精神:与自然和谐;与自然和谐伸展到自己身心的和谐,即灵肉的和谐;再进一步就是从“和谐”的原理,从自身走向人,与人们和谐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过安和乐利的生活。这就进入到下一个课题。
    3、生存在人与人之间  生存在天和地之间是人生的纵的坐标;而生活在人与人之间,则是人生的横的坐标。
    生活在人与人之间,就构成了: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我关系。生活在人与人之间,问题非常多,获得解决也非常困难,我们既不能过于宣扬个人主义也不能一味宣扬集体意识。因为不修身如何齐家呢?不齐家又如何治国呢?国不治又如何走向天下太平呢?那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的原则,如何贯彻?
  4、根本的做人之道  做人基本上是顺应人性,但毕竟要超越人性而进入神圣的境界中。无论是站在进化论的立场或是文化发展的立场或是文化人类学的立场,都会意识到当前的人性仍有不少缺陷,离完美还有一段距离;因而,做人所努力的目标,在高层次的指导原则界定上,不但要摆脱物性、兽性,而且还要在人性之上走向神圣孙中山先生的进化思想,就由这种个别性或个人独立性的完美,走向体性的完善;在社会体的理想上,孙中山先生引用孔子耶稣的学说来描绘进化的终极目标,那即是:孔子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耶稣所谓尔皆得成,在地若天。二者都是要实现人世间为天堂,二者都主张人际关系的互爱互助,二者都认为人性的体性完美或是社会性完美,都在于人际关系的绝对完善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