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管理
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五要素”是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3.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劳动防护用品 。
4.公司常见的消防设施、器材有 灭火器、消火栓、消防应急灯、安全疏散标志 。
5.贯穿在清洁生产概念中的基本要素是 污染预防 。
6.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思路是 废物在哪里产生?、 为什么产生废物?、 如何减少或消除废物? 。
7.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方法是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
8.从清洁生产自身的特点看,清洁生产是一个 相对的 概念,是一个 持续不断的 过程、 创新 过程。
9.国务院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 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
10.实施清洁生产体现了四个方面的原则:减量化原则 、资源化原则 、再利用原则 、无害化原则。
11.清洁生产的特点包括:战略性 、预防性 、综合性 、统一性 、持续性 。
12.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是实施清洁生产战略的核心。
13.一个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影响污染物产生的因素有八个部分,即: 原辅材料和能源 、工艺技术、生产设备 、过程控制、管理 、员工 、产品 、输出的废物 。
14.清洁生产审核应当以 企业 为主体,遵循企业 自愿审核 与国家 强制审核 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 与外部 协助审核 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
15.一般来讲,清洁生产审核主要包括审核准备、 预审核 、 审核 、 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与筛选 、清洁生产方案的确定、和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六个步骤。通常将上面六个步骤与持续清洁生产合称为清洁生产审核的七个阶段。
16.清洁生产审核小组组长是清洁生产审核小组的核心,一般情况下由 企业主要领导人(厂长、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或总工程师兼任。
17.一般来说,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应包括 清洁生产审核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 、 时间进度 、人员分配 等。
18.废物产生原因分析可以从影响生产过程的八个方面进行,这八个方面指的是: 原辅材料和能源的输入 、 生产工艺 、 设备 、 生产过程控制 、 产品 、 废弃物 、 管理 、 员工 。
19.可行性分析包括 技术可行性分析 、 环境影响分析 、 经济可行性分析 。
20.在进行方案筛选时可采用二种方法,一是 简易筛选法 ,二是 权重综合计分排序法 。
21.清洁生产方案实施时需要筹措资金。落实资金来自两个渠道,一是 组织内部自筹资金,二是 组织外部借贷资金 。
22.持续清洁生产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完善清洁生产组织机构 、 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 制定新的清洁生产计划 。
23.在施工前,安全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讲解 施工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 和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24.接线时,必须同时有一名安全人员和一名专职电工在场。接线时,应按国际用电标准 左零右相 ,接好 零线 和 火线 (或按照油机操作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接线),并接好地线。
25.严格遵守 安全操作规程 ,不得从排栅和脚手架上爬行和搭乘吊笼上落。作业材料运送和拆卸模板等物品,应使用 塔吊 或者 吊机 ,禁止 上下抛掷 。
二、单项选择题
1.推行清洁生产的主体是 C 。
A、政府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业 D、科研院所
2. D 是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第一步。
A、预审核 B、审核 C、实施方案的确定 D、审核准备
3.下列 A 工作是在审核准备阶段开展的。
A、宣传和培训 B、确定清洁生产目标 C、物料衡算 D、经济分析
4.确定清洁生产目标是在 D 阶段。
A、方案产生筛选 B、审核 C、审核准备 D、预审核
5.对无/低费方案的核定和汇总是在 A 阶段。
A、方案产生与筛选 B、可行性分析 C、审核 D、预审核
6.清洁生产行业标准分 B 级。
A、2 B、3 C、4 D、5
7.清洁生产审核步骤 B 。
A、4个阶段 B、7个阶段 C、8个阶段
8.可行性分析中,经济评估的判断准则: D 。
A、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净现值<0
B、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净现值=0
C、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净现值≤0
D、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净现值>0
9.列入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名单的企业应当在名单公布后 B 内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A、一个月 B、二个月 C、半年 D、三个月
10.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两次审核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 C 。
A、一年 B、二年 C、五年 D、半年
11.我国安全电压有42伏、36伏、24伏、12伏、6伏等5种,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一般多采用 C 和 两种。
A、24伏;12伏 B、36伏;24伏 C、36伏;12伏 D、42伏;12伏
12.施工负责人的现场管理中,说法有错误的是 B
A、协调好与当地管理人员的关系,服从上级管理人员的指挥:
B、认真核查设计文件,如果设计图纸跟实际的情况有出入,负责人有权进行更改设计;
C、对施工现场设备的清点、合理安排队员的工作,明确分工与职责;
D、在施工前,应向全体施工人员讲解施工作业中的危险点和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3.火警报警电话号码为 C
A、110 B、120 C、119 D、140
14.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 B 的管理。
A、物 B、人 C、技术 D、资金
15.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直接动力是国家政府,而根本动力是 A 。
A、社会公众 B、环保部门 C、决策者
16. A 是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并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
A、环保部门 B、地方政府 C、行业主管部门
17.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 A 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
A、环境污染 B、原生环境问题 C、次生环境问题 D、生态破坏
18.根据中央编办印发的《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通知》(〔2010〕104号文件)精神,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职能调整后,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必须由 A 负责。
A、安监部门 B、卫生部门
C、人社部门 D、环保部门
19.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C 。
A、以人为本,标本兼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D、以人为本 共同富裕
20.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不包含以下内容: D
A、头部护具类、呼吸护具类 B、眼(面)护具类、防护服类
C、防护鞋类、防坠落护具类 D、摩托车头盔类
21.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未按照规定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由安监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B 的。
A、1万元以上 B、2万到5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 D、3万元以上
22.我国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有十大类 C 种。
A、99 B、105
C、115 D、100
2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在正常情况下是每 B 年申报一次
A、2 B、1
C、3 D、4
24.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 A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B、管理制度
C、应急预案 D、 安全措施
25.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 A 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A、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B、预算人员
C、保卫人员 D、医务人员
26.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 B 的原则。
A、不分开 B、分开
C、适当分开 D、没有要求
27.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识字母LA表示健康产业项目有哪些 A
A、劳动防护 B、劳动安全
C、职业安全 D、劳动健康
28.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 A 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安监部门 B、建设行政部门
C、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D、劳动部门
29.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 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同时审批 B、同时规划
C、同时设计 D、同时申报
30.生产经营单位应按《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和国家颁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以及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 C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