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调》教学(jiāo xué)设计
教材(jiàocái)分析
歌曲(京调》是根据器乐曲《京调》主题音乐填词而来,在旋律、节奏上作了一些简化,易于学生演唱,容易上口。歌词短小精练(jīngliàn),虽只有短短四小句,却把京剧的行当、脸谱、表演形式以及乐队伴奏形式等相关知识都蕴含其中,在富有浓郁的京剧韵味中传递着京剧艺术文化。
学情分析(fēnxī)
国际部五年级的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都有提高,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xuéxí)积极性非常高,四年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已经基本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了一定的编创能力。对于京剧接触不多。
教学目标
1、通过模仿、体验,了解旦角的声腔特点,能用假声高位唱好歌曲《京调》,表现出歌曲的京腔京韵。
2、认识单皮鼓,了解板眼及过板唱,能做京剧的几个造型动作。
3、通过参与唱念做奏等多种活动,在感受浓郁的京剧韵味的同时,加深对京剧艺术文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
1、能做京剧的几个造型动作,模仿旦角的声腔。
2、会唱歌曲《京调》,能用假声控制地唱好歌曲,能表现出歌曲的京腔京韵。
给宝宝取名字教学难点:
1、切分节奏及过板唱的掌握。
2、“无的油彩”等后半拍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初听歌曲《京调》范唱。
师:听一听,歌曲描述的是哪一种戏曲种类?
生:京剧(jīngjù)
师:哪些词语(cíyǔ)让你判断这是京剧?丁俊晖第3杆147>跑跑张博
生:生旦净丑,五(wǔsè)的油彩……
2、师生讨论京剧的特点,聆听四个不同行当(háng dāng)的声音片段,了解京剧的行当。
3、听老师范唱歌曲,判断老师在模拟(mónǐ)哪个行当。
4、讨论旦角的声腔特点:高位假声。
二、念
1、老师用旦角声腔引导学生集体念白。
2、引出京剧四大名单,让男生大胆参与。
3、集体带动作假声念白。
4、听录音范唱,说说节拍及节奏的特点。
①、四二拍,出示强弱
②、了解板式及板眼
师:在京剧里节拍及节奏形式称为板式,强弱称为板眼,二拍子又叫一板一眼。
5、老师假声念白,学生拍腿打板,老师中间加入单皮鼓。
师:谁知道老师中间加入了什么乐器?
6、认识单皮鼓,打板体验。
①、请一个学生上来演奏,并让其探索不同位置的演奏声音。其余学生拍腿。
落红不是无情物下一句②、评价,再请一个学生,其余学生一最紧凑和拉得最长的句子。
③、评价,学生模仿念一念二四两句。
④、再请学生伴奏,哪几个乐句接的很紧。
⑤、师生接龙念好二四,分组练习一三句。
⑥、再请学生打板,后半拍起唱的字。
师:是不是所有的字都在板上,哪几个字是击过板之后唱的?
7、认识过板唱,并再次念好后半拍。
三、唱
1、聆听老师范唱,学生默唱,感受韵味,并带节奏。
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京调
2、问学生(xué sheng)最想学哪一句?分句学唱。
3、唱好歌曲:第一句“角(jué sè)”拉长;第二句“不简单”前的抽气;第三句“五”字和“油”字强调时值,加重语气;第四句“锣鼓”前的急吸和“响”字中间的停顿。
(老师范(shīfàn)唱时注意自己的身段和动作)
4、看梅兰芳《苏三起解》视频(shìpín)片段。
师:感受京剧(jīngjù)艺术家的韵味,说说和我们的京调有什么关系?
5、出示原版曲谱,讨论两者的异同,简介苏三来历。
旋律:前后相似
板眼:有板无眼、有板有眼
内容:伤心,自豪
6、总结京调的含义:保留京剧的基本唱腔和表演神韵,但演唱内容更多指向现代生活中的人、物、事、景。
四、做
师:京剧讲求唱念做打,包含了手、眼、身、法、步的神韵,手为势,眼为灵,身为主,法为源,步为根。
1、再次演唱,学一学做。
2、结合唱表演做
3、请学生来示范,相互评价。
五、奏
1、出示锣鼓经,请学生上来示范演奏。
2、合作,锣鼓经之后,学生表演。
六、提炼
1、总结本课内容:唱念做奏(让学生回忆每个环节的学习要点和的收获,如高位假声、板眼躲板、唱的语气和关键词、唱的精气神、动作等等)
2、起立念白结尾
师:京剧是我们的国粹(guócuì),关于京剧的文化还有很多,希望孩子们能喜欢京剧,平时能继续多听多看,传承我们的中国文化,高位假声念白结束课堂:京调——锣鼓(luógǔ)一响要开演!
内容总结
(1)《京调》教学设计台湾偶像剧收视率前十
教材分析
歌曲(京调》是根据器乐曲《京调》主题音乐填词而来,在旋律、节奏上作了一些简化,易于学生演唱,容易上口
(2)《京调》教学设计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教材分析
歌曲(京调》是根据器乐曲《京调》主题音乐填词而来,在旋律、节奏上作了一些简化,易于学生演唱,容易上口
(3)①、四二拍,出示强弱
②、了解板式及板眼
师:在京剧里节拍及节奏形式称为板式,强弱称为板眼,二拍子又叫一板一眼
(4)2、合作,锣鼓经之后,学生表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