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意大利直接投资解读
中国对意大利直接投资解读
[摘  要]改革开放30 多年来, 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尤其欧债危机的出现,更为中国对欧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外国对意大利直接投资的情况以及中国在意大利直接投资的特点和发展模式,探究中国企业对意大利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并对其投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直接投资;意大利;中国企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与国之间迅速增长的投资流量极大地推动了产业链的国际化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意大利是欧洲最早同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之一。随着欧债危机的加重,国内经济的疲弱,意大利也希望借助外国投资者的力量重现经济繁荣,对中国投资敞开了怀抱。然而在中国对整个欧洲的投资排名中,对意投资仅排名第七占4.05%,对德国和英国的投资却占到了整个中国在欧洲直接投资的50%以上。本文即试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来探究中国企业在意投资的动因和现状,展望其前景,以供参考。
一、外国公司在意大利投资情况概述
(一)外国公司在意大利投资概况
意大利虽作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和八大工业化国家之一,其吸引外资的能力与其本国经济的发展并不相称。UNCTAD(2008)报告显示意大利在对外投资潜力指标上名列第31位而对外直接投资效果方面仅为107位。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结构因素,包括企业的私有化程度高,规模小,传统产业研发较低,以及公共部门规模庞大等。据外国直接投资情报杂志(FDI Intelligence)公布的资料,近两年共有313家外国公司来意投资,项目达335个,其中美国占67个、德国40个、英国39个、西班牙33个、日本15个。伦巴底大区为主要投资地,项目占82个。最集中的投资领域为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高新技术、食品加工和时尚行业等。
新兴国家对意大利投资旨在利用“意大利制造”提高其品牌形象。如印度在意大利有26家企业,以生产为主,投资领域主要是纺织服装,电子和医药。俄罗斯在意大利投资的企业规模较大,达到3.55亿欧元,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以冶金矿产加工为主。
(二)意大利作为投资目的国的自身优势
投资国选择是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问题。根据邓宁的区位优势理论,综合各种因素我们分析意大利的投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要的战略位置:意大利是进入欧洲主要工业国家的捷径通路,也是通向2.4亿潜在消费的地中海盆地和巴尔干地区国家的自然桥梁。在物流方面,从中国到欧洲大陆的交通,取道意大利要比取道北欧各国的成本低25%到37%。
2.良好的品牌知名度:“意大利设计”、“意大利制造”在全球的杰出地位已成为独特品质与创造力象征的代名词,拥有强大的品牌传统。因此投资意大利不仅能够提升投资国市场的形象,更能扩大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3.成熟的消费市场:意大利是全球8个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由5800万人口组成的成熟消费特别容易接受新产品和新服务。
4.较为低廉的产业成本:意大利拥有技术娴熟的专业人员, 且人均人力成本低于欧洲其他主要国家。以米兰为例,信息通信技术类软件开发在当地的年度总成本只有370万欧元,而伦敦和慕尼黑的年度总成本均高达530万欧元。
5.高力度的优惠政策:
(1)行政法律改革:2003年的劳工改革精简了意大利的官僚机构,简化了操作程序,从而增加了透明度和灵活性。
(2)私有化创造机遇:新的私有化方案为有意进入意大利的外国企业提供机遇,既可以直接投资,亦可以购买股份。
(3)南方发展战略:南部地区由于经济水平欠发达,享受财政金融激励措施、雇工鼓励措施、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扶助计划。
(4)鼓励投资的融资政策:外资企业在意大利享受国民待遇,在税收和优惠政策方面与意大利本国企业一致。政府为企业投资与增资提供包括赠款、免税、低息贷款和政府信贷担保等服务。
二、中国企业的对意直接投资动因
邓宁在1976年首次提出了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对外投资需要有三类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
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并进一步指出直接投资的动机,包括资源寻求、市场寻求、效率寻求、战略资产寻求。结合中国对意投资的实例来看,其主要动因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扩大对意大利及欧洲的出口
为规避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风险,中资企业开始通过设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等方式获取自有知识产权;通过合资、参股等形式同意大利企业合作,设立并经营意大利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全面接手意大利现有品牌、生产工艺和销售网络,渐渐地融入到意大利本土企业当中,以减少受到贸易摩擦的侵害。如海尔作为第一个进入西方市场的OEM出口商, 2003年和2009年通过购买帕维亚的冰箱制造商Meneghetti和收购威内托厨具制造商爱芭,成功克服了欧盟的关税壁垒,提高了设计研发能力,适应了欧洲市场的产品发展和制造要求。
(二)加强对新市场的开拓
在电信行业,意大利有欧洲最大比率的移动手机渗透额,基于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罗马、米兰和都灵建立了三家分支机构,分别进行产品设计,研发和测试。此外,为规避中国汽车市场日渐增长的竞争压力,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占有25%的国内市场后就开始放眼海外,
通过在尖端市场的投资,获取新的战略资源。相似的情况还包括温州哈杉购买Wilson在意大利本土设计生产的鞋品,海信投资意大利巩固欧洲市场地位,提升产品形象。新宇亨得利收购博洛尼亚奢侈品Omas从而更好地打开了亚洲市场。
(三)进行战略资产的投资
收购意大利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品牌,能更好地打开自有品牌的市场,提高欧洲消费者的可接受程度。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诸多意大利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等问题,需要外部资金的介入,在此时进行战略资产投资,获得国外的优质品牌,无疑是良好时机。中国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钱江集团就是在Benelli出现财务危机时将其收购,获得了这一传统品牌之后,钱江欧洲研发中心成为了高质量生产的代表。(四)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积累管理经验
中国的中型企业通过投资一些意大利中小企业获得了更丰富的管理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了国际市场。横店集团就是这类投资的典例。该家族企业尽管经营范围很广,但依然是个区域性的公司,缺乏国际经验。继在米兰设立了欧洲的第一个分支机构以后,该公司逐渐学会了新的营销手段,大力进行出口,并在新的领域大胆投资,更加注重售后服务,关注客户需求。公司的意大利主管与横店集团创立者的儿子有着不俗的私交,因此在把西方管理文化
植入中国集团管理方面扮演了重要角。
综合以上分析表明,成熟的市场,设计能力,科技水平,传统优势产业的营销和管理经验,以及该领域内中国急需升级的价值链都是吸引直接投资的原因。
三、中国对意大利直接投资的特点和现状分析
(一)数目由少到多,中大型企业数量逐渐增多
1986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驻罗马办事处的设立是中国在意大利的首个直接投资,经过数十年发展,经商务部批准或备案,截止到2010年底,在意中资机构已达68家,绝大部分的公司规模较小,少数企业员工超过了50人。
(二)投资数额不断增长,总体呈上升趋势
中国非金融类对意直接投资从2005年至2010年一直呈递增趋势,但是受经济危机影响,2010年中国非金融类对意直接投资额比2009年有所下降,仅达到11853.5万美元。(参见表1)
意大利品牌
(三)投资主体以中大型企业为主,并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从投资主体来看,多为国有大型企业,占在意大利设立中资机构投资主体的53%,民营企业占29%左右。采用企业或者公司的形式对我计38家,占60%;设立办事处、代表处共22家,占35%;设计、研发中心3家。投资主体所在省区集中在北京、浙江、福建、山东、上海、江苏等沿海省份。
从投资地域分布来说,主要分布在意大利北方(表2)。多选在米兰、都灵、热那亚工业三角洲地带(占37%)以及北部经济发达的威内托大区和伦巴底大区,伦巴底大区有34家企业,几乎是中国对意投资的半壁江山。
排名第二的是汽车生产行业传统优势明显的皮埃蒙特。其他大区的主要投资领域包括威尼托的白家电,艾米尼亚罗马涅的机械以及利古里亚以及坎帕尼亚的物流。罗马作为意大利首都,尤其吸引了一些纺织品企业。由于前一段时间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中方也逐渐开始在意大利经济基础较为落后的南方进行能源投资,GSF CAPITAL从普利亚大区De Masi公司手中收购的的Italgest Photovoltaic,就是意大利南方最大的光伏工业企业之一。
(四)投资行业分布广泛,兼并收购兴起
这68家企业从事的领域,有金融与保险业(如中国银行米兰分行、中国工商银行米兰分行),运输业(由于意大利在南欧的地理中心地位,中远集运意大利公司,中国远洋航运集团收购意大利港口使用权建立代表处,为中国企业在欧洲、非洲以及中东的市场提供物流和运输便利),汽车制造,家电(海尔集团,飞雕电器)制造业(杰马德机械技术责任有限公司、中联重科等),纺织业(南山集团意大利办事处、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欧洲)公司意大利代表处等),信息与通讯业(中兴通讯股份公司意大利公司;华为向意大利南方地区提供宽带服务)、批发与零售业等。
以上这些行业都是国内的成熟产业,在国内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走出国门势在必行。由于意大利人工成本较为昂贵,在意大利从事生产的中资企业目前仅有海尔一家,还没有中资机构专门从事劳务合作。自2007年起,米兰产权交易所(CMEX)作为北京产权交易所在意大利的唯一合作方,为中国——意大利的企业并购市场以及海外战略提供相关的法律,税收,金融和组织方面的咨询服。
中国在意大利企业的经营模式各异:主要包括创国际品牌战略(海尔集团,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贴牌(OEM)生产战略模式;混合品牌战略(哈杉集团威尔逊鞋业有限公司);
加入全球制造网战略(如万向集团);跨国公司结盟战略(宝钢意大利钢材集散中心有限公司)。2000年以后兼并和收购兴起,这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中联重科收购CIFA,它以310万欧元的总价收购了世界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意最大的收购案,也是在欧洲的第二大收购案。
四、中国企业对意直接投资的前景展望
世界金融危机逐渐缓解,国际投资流量也有了缓慢增长的态势,但欧债危机仍一直困扰欧洲各国。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充足且相当一部分企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这样一个时机下,中国企业应及时抓住机会。在投资领域方面,笔者认为以下行业值得我们关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