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先进事迹5篇
感动中国⼈物樊锦诗先进事迹5篇
樊锦诗,⼀位扎根⼽壁⼤漠深处的⽂博⼯作者,值得⼤家尊敬。那么你知道感动中国⼈物樊锦诗先进事迹吗?下⾯是⼩编为⼤家带来的感动中国⼈物樊锦诗先进事迹5篇,希望⼤家能够喜欢!
感动中国⼈物樊锦诗(⼀)
获得“⽂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后,81岁的樊锦诗⼀直很忙,从北京到⾹港、从厦门到巴黎……但她⼼⾥惦念的,全是敦煌。
“只要⼀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她说。
从“挖宝贝”到“守宝贝”
“⽼祖宗留下了世界上独有的、多么了不起的东西”
樊锦诗中学时就爱逛博物馆。1958年填报北京⼤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时,她以为⾃⼰以后成天“挖宝贝”。不想此后⼤半⽣待在了⼤漠,成了莫⾼窟的守护⼈。
在莫⾼窟9层楼旁的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有⼀个不⼤的房间。⼟炕,⼟桌⼦,还有⼀个⼟“沙发”,这是樊锦诗曾经的住所。
⽣活是苦的。灰⼟怎么也扫不完,⽼⿏窜上床头是常事;⼀直与远在武汉⼤学⼯作的丈夫相隔两地,孩⼦出⽣时,⾝边没有⼀个亲⼈,没有⼀件孩⼦的⾐裳。
有多次离开的机会,樊锦诗最终留在了敦煌。
“对莫⾼窟,是⾼⼭仰⽌。越研究越觉得,⽼祖宗留下了世界上独有的、多么了不起的东西!”樊锦诗说。
是吸引,更是责任。这座千年⽯窟曾历经磨难,成为“吾国学术之伤⼼史也”。常书鸿、段⽂杰等前辈⽩⼿起家、投⾝沙海,为保护敦煌倾尽⼀⽣⼼⾎。
新中国成⽴后,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莫⾼窟的保护。“⽂物命运是随着国家命运的。没有国家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物保护的各项事业,我们也不可能去施展才能。”樊锦诗说,“只要莫⾼窟存在,我们⼀代代⼈就要把它陪好。”
从“⼀张⽩纸”到“极具意义”
“让保护和管理真正符合国际标准和理念”
1987年,莫⾼窟被评为我国⾸批世界⽂化遗产。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是申遗的主要负责⼈。梳历史、理保护、讲开放,在填写⼤量申遗材料的过程中,她看到了更为深⼴的世界。
“⽂物保护的国际宪章和公约原来没听过,保护涉及法律和管理从前不知道,怎么处理保护与旅游开放的关系也不清楚。这给我莫⼤的刺激。”樊锦诗说,在全⾯了解世界⽂化遗产体系后,她更深⼊地认识到了莫⾼窟的价值。
“世界⽂化遗产的6项标准莫⾼窟全部符合。我想,⼀定要保护好莫⾼窟,让保护和管理真正符合国际标准和理念。”她说。
⼀幅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巨⼤图景,在樊锦诗⼼⾥悄然铺开。莫⾼窟历经千年,壁画彩塑已残损破败。如何让这⼀⼈类遗产“永⽣”?做过⽂物档案的她想到了⽤数字的⽅式。
上世纪80年代,敦煌研究院开始尝试⽂物数字化。就是将洞窟信息拍照,再拼接整理,最终形成能够“永久保存”的数字洞窟。这些数字资源还可以被“永续利⽤”,成为出版、展览、旅游等的资源。
说时容易做时难。形制改变、颜⾊失真、像素不⾜等⼀个个问题摆在眼前。与国内外机构合作,⾃⼰逐步摸索……樊锦诗说,从提出设想到真正做成⾼保真的敦煌⽯窟数字档案,他们花了整整20年。
这些数字资源显⽰了价值。2014年莫⾼窟数字展⽰中⼼投运,数字球幕电影让游客领略了⽯窟风采,也缓解了保护的压⼒。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在⽴法保护⽂物、制定《中国⽂物古迹保护准则》等诸多⽅⾯进⾏了探索、总结了
经验、推⼴了成果。莫⾼窟的管理与旅游开放创新模式,获得联合国教科⽂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莫⾼精神”成⼤漠“第⼆宝藏”
“这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
⾃1944年敦煌研究院建院以来,⼀批批学者、⽂物⼯作者来到⼤漠⼽壁中的敦煌。今年国庆前⼣,樊锦诗为⼯作30年以上的敦煌⼈颁发奖章。她那⼀头⽩发,写照着岁⽉的流逝,见证着⼀代代传承。
全国旅游景点建院70周年之际,樊锦诗在总结前辈创业历程后,总结出了“坚守⼤漠、⽢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精神”。
“⽼先⽣们明明可以拥有很好的⽣活⼯作环境,偏偏历经千⾟万苦留在敦煌,他们就是精神符号。东西坏了还可以再造,‘莫⾼精神’垮了就啥也没有了。这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樊锦诗说。
如今,莫⾼窟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市⽐还有不⼩差距,却仍有年轻⼈不断踏着前辈的⾜迹来到敦煌,⽢愿奉献。他们说,“莫⾼精神”已经成为⽂物以外的“第⼆宝藏”。
“⼲了⼀辈⼦,总是不由⾃主地想敦煌。”“敦煌⼥⼉”樊锦诗充满感情地说。
感动中国⼈物樊锦诗(⼆)
被誉为敦煌⼥⼉的樊锦诗,1938年出⽣于战⽕纷飞的北平,成长于上海。1963年,樊锦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考古专业。从此,就扎根黄沙漫天的⼤西北,在敦煌的莫⾼窟,⼀待就是五⼗多年。当同龄⼈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樊锦诗和恋⼈彭⾦章,却不得不⾯对两地分离的苦楚。
1986年,樊锦诗和爱⼈彭⾦章,终于在风沙漫天的敦煌团聚,这距离他们毕业时的约定,整整迟到了23年。那时的彭⾦章,已是武汉⼤学历史系副主任,和同事道别时,⽼彭幽默地说,还是敦煌胜利了,⽼彭投降了。⽀持妻⼦,彭⾦章没有半句怨⾔,然⽽⼤家⼼⾥都清楚,让⼀个年近半百的⼈,重头开始,要做出怎样的牺牲。
在樊锦诗的努⼒下,经过20多年的治沙⼯程建设,使袭击千年的黄沙,远远地停在摩根⼭后⾯。但防砂只是缓解了壁画病害的影响,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当时,摩根壁画和彩⾊中,已经出现了⼀半以上的空⿎、变⾊、脱落等病害,樊锦诗也⽇趋中⼼。
为保护⽯窟,樊锦诗就在全国旅游景点中率先实⾏限流,没想到,这个先例却导致游客怨声载道。很多⼈说樊锦诗太傻,有钱不赚。然⽽,外界的争议,并没有扰乱樊锦诗的步伐。她在进⼀步思考,如何⽤更现代化的⽅式,向游客展⽰敦煌?⼀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到了电脑,这为她打开了⼀扇新窗。
与此同时,范锦诗决定通过恋⼈彭⾦章的建议拍摄全⾯介绍敦煌的海报。⼯夫⽆⼼⼈,⼗年的探索与坚持,樊锦诗⾃创摩根数字展⽰中⼼,发表了010-3010和⽴体球幕010-3010两部电影。从那以后,模拟电影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观光⽅式,不仅可以减少游客的参观时间,还可以增加洞⽳的装载量,⼀举两得。
感动中国⼈物樊锦诗(三)
樊锦诗,1938年7⽉出⽣于北平,成长于上海。1963年,樊锦诗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学考古专业毕业。25岁起,就扎根敦煌,潜⼼研究和保护敦煌⽂物,⼀忙就是50余年,被⼈们亲切地称为“敦煌的⼥⼉”。樊锦诗也成为继常书鸿、段⽂杰之后,守护敦煌的第三代传⼈。
1962年,24岁的樊锦诗和另外3名男同学同学,来到敦煌实习。当历史书中的敦煌,真真切切地呈现在眼前时,樊锦诗被彻底震撼了。然⽽,与绚丽多彩的艺术宫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洞外⽣活的艰苦异常。莫⾼窟位于⽢肃省最西端,⽓候⼲燥,黄沙漫天,冬冷夏热。喝的是盐碱⽔,⼀天只吃两顿饭,⼗点⼀顿,下午四五点⼀顿。住的是破庙泥屋,没⽔没电,没有卫⽣设施。房⼦天花板是纸糊的,会时不时“咚”地掉下⼀个⽼⿏。这⼀切,都考验着樊锦诗和同学们。
1963年,樊锦诗被分配到敦煌,⽽她的恋⼈彭⾦章,却被分配到了武汉⼤学。樊锦诗和彭⾦章的爱情⾥,没有⼭盟海誓,各⾃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后,彭⾦章还是像在校园⾥那样,默默关⼼着樊锦诗,
经常给她写信。
渐渐地,樊锦诗已经和敦煌融为⼀体,习惯了那⾥的安静与淳朴,习惯了那⾥的深邃与⾃然,她的深情早已扎根在这⽚⼤漠。最后,樊锦诗写信给丈夫倾诉⾃⼰的意愿,没想到丈夫只回了⼀句:看来我得过去跟你腻在敦煌了。⼜是彭⾦章做出了最艰难的决定,他放弃武汉⼤学的⼀切,奔赴敦煌。1986年,彭⾦章与樊锦诗,终于在黄沙漫天的敦煌团聚,这距离他们毕业时的约定,整整迟到了23年。
感动中国⼈物樊锦诗(四)
多年前,敦煌研究院来了⼀位武汉⼤学博⼠,很有研究才能。为了⼯作,他和妻⼦长期分居两地,孩⼦寄养在外婆家。⼏年后,考虑到更好照顾家庭,他萌⽣了离开敦煌的念头,却始终放不下在敦煌的研究。
经历过相似纠结的“敦煌⼥⼉”樊锦诗把⼀切看在眼⾥。樊锦诗曾多次想离开敦煌,但为了保护莫⾼窟,最终扎根⼤漠五⼗余载。
樊锦诗察觉到博⼠不好意思向院⾥提要求,就主动到他说:“对你⽽⾔,有⼀处住房很重要,我就把兰州的房⼦处理给你。”然⽽当时已没有福利分房政策,兰州房价也涨了,博⼠还是有压⼒。
“留下⼀个⼈才⽐留下⼀套房⼦重要!”樊锦诗和丈夫彭⾦章商量后决定,以博⼠能接受的最低价把房⼦卖
给他,为敦煌留住了⼈才。
樊锦诗说,对每个职⼯⽽⾔,有什么能⽐⼀家⼈安居乐业更重要?⽽对敦煌研究院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才!
她深知,每⼀个放弃优渥⽣活来莫⾼窟的⼈,都怀有可贵的信念,都战胜了世俗意义上的诱惑和欲望。对刚来敦煌研究院的年轻⼈,樊锦诗直⾔不讳:“年轻⼈有三条道可⾛,⼀条是黄道,⼀条是⽩道,还有⼀条是⿊道。黄道是做官,⽩道是发财,⿊道就是做学问,在⿊暗中摸索前进。到敦煌就只能⾛⿊道了。”
这些年轻⼈留了下来,也成了“打不⾛的莫⾼窟⼈”。
樊锦诗年轻时内向沉默,上台说不出话,照相靠边站。但她现在说话直来直去,⼤胆与⼈争论,着急时会跟⼈争执,有⼈说她严厉、不近⼈情,但樊锦诗⽆所谓,尽⼼尽⼒解决问题才重要。
“我有责任为敦煌事业的发展留住⼈才。”樊锦诗说,“如果有朝⼀⽇我离开敦煌,⼤伙⼉能说,‘这⽼太婆还为敦煌做了点实事’,我就满⾜了。”
⼈物简介樊锦诗,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于北平,长于上海。1958年考⼊北京⼤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1963年毕业后到敦煌⽂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作⾄今,被誉为“敦煌⼥⼉”。
曾担任敦煌⽂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现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兼任中央⽂史研究馆馆员。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先锋·⽂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称号,2019年被授
予“⽂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并获得“最美奋⽃者”称号。
感动中国⼈物樊锦诗(五)
樊锦诗,⼀位扎根⼽壁⼤漠深处敦煌莫⾼窟半个多世纪的⽂博⼯作者,她把⾃⼰的⼀⽣奉献给了敦煌,奉献给了我国⽂化、⽂物保护事业,被⼈们亲切尊称为“敦煌⼥⼉”。
上世纪60年代初,樊锦诗在北京⼤学考古系学习,曾在敦煌实习,⾯对那⾥艰苦的⽣活条件,也曾经让她动摇过,“我不想再回来了”,但是,毕业后她还是选择了敦煌莫⾼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与敦煌难舍难离的情缘?
当⽣活与⼯作⾯临抉择时,她也曾犹豫,也曾彷徨。刚结婚,她和丈夫就⾯临两地分居,⼀个在武汉,⼀个在⼤西北,北京⼤学的⽼师答应她,3年后就把她调到武汉⼤学,可是3年⼜3年,她们夫妻始终没有团圆。她的两个孩⼦都出⽣在⼤西北,没有⼈看孩⼦,在她去⼯作的时候,只能把孩⼦放在家⾥,每天她回来,听到孩⼦哇哇⼤哭,她这才放⼼,要是听不到孩⼦的哭声,她就提⼼吊胆。
⼏⼗年如⼀⽇的⼯作,让樊锦诗深深地爱上了这⽚沙漠,爱上了敦煌。她对丈夫说,反正我不⾛了,要不,你来吧!分居近⼆⼗载的家庭终在⼤西北团聚。她经历了新中国成⽴70年和改⾰开放40年的全过程,她的⼯作就是为了敦煌莫⾼窟的保护、研究和管理服务的。
2003年,敦煌研究院正在搞数字化,樊锦诗也在琢磨,莫⾼窟能不能数字化,让游客在洞外看?经过10年的探索与坚持,莫⾼窟数字展⽰中⼼竣⼯,推出《千年莫⾼》和⽴体球幕《梦幻佛宫》两部电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