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阳旅游景点的调查报告
一、信阳旅游业现状
二、信阳市旅游业调查主要分析结果
三、信阳以旅游业为主的主要原因
(1)地理位置原因
(2)交通发达
(3)住宿订房条件
(4)信阳小吃城
(5)政府的支持
四、信阳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1、没有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的产业观念
2、缺乏“大市场、大旅游、大产业”的认识
3、对旅游的政府主导功能积极性不够
(二)旅游业面临体制和机制创新问题
1、资源整合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到位
2、运作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到位
3、拓展市场的主动意识不强
(三)旅游设施需要完善
1、行
2、住
3、食
4、游
5、购
6、娱
(四)旅游支柱企业需要培育
(五)行业管理水平和行业协作层次亟待提高
(六)旅游市场定位及区域合作仍需要加强
(七)城市整体旅游功能不强
四、对信阳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树立“大旅游”观念
(二)提高旅游创意水平
(三)突出重点,培育品牌
(四)转变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五)提高市场营销水平,树立信阳旅游形象
(六)加强区域联合,拓展新的旅游市场空间
(七)改革旅游企业,组建旅游集团公司
(八)培养和引进旅游人才,提高旅游科技水平
五、信阳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1、以“规划”为龙头,全面启动我市“创优”工作。
2、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投融资机制建设。
3、加大开发力度,稳步提升我市旅游档次与接待水平。
4、强化宣传促销工作,积极开拓客源市场。
一、信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二、信阳发展旅游经济的可借鉴经验
(一)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来重视红旅游。
(二)从产业经营理念的高度来规划红旅游
(三)以加快产业发展的高度来推进红旅游
三、加快发展裕安红旅游产业的思考
四要完善要素。
五要文旅结合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丰富,旅游越来成为人们的一大选择。然而信阳以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美丽城市,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是鄂豫皖三省通衢之地,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山青水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是著名的革命红城、 绿茶城
、 文化名城,同时还是历史古城和交通要城,旅游资源丰富且品位高。信阳市下辖浉河区、平桥区、潢川县、淮滨县、息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罗山县、光山县,人口810万人 ,面积18915平方公里。
一、信阳旅游业现状
信阳这座美丽的城市,以旅游业为支撑,广泛借助媒体、报纸、网络等方式来宣传本地的旅游景点,吸引全国各地的观光朋友,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很高的收入。
2010年末,信阳市A级旅游景区有19处,其中4A级旅游景区有4处,三星级以上宾馆28家,国际国内旅行社39家,导游人数不足400人;2010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01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0%,国内旅游收入30.2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占GDP的2.8%。
二、信阳市旅游业调查主要分析结果
2011年以来,我市围绕打造中国国际山地旅游休闲目的地的奋斗目标,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全市旅游业势如春潮,亮点纷呈。去年全年入境游客预计达到11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8%、29.5%,旅游富民的优势
逐步凸显。
三、信阳以旅游业为主的主要原因
全国旅游景点(1)地理位置原因
信阳地势南高北低,是岗川相间、形态多样的阶梯地貌。西部和南部是由桐柏山、大别山构成的豫南山地,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9%。两山首尾相接,连成一体,蜿蜒于豫鄂边界,是江淮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大别山在信阳境内长约200公里,占豫南山地的80%;东段山脊高峻雄伟,海拔在千米以上,西段宽阔低缓,以千米以下低山为主,间有丘陵分布。桐柏山在信阳境内69公里,占豫南山地的20%,山势高峻陡峭。
中部是丘陵岗地,位于豫南山地以北,明港、寨河、固始连线以南,海拔50-100米,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8.5%。由于受淮南水系的强烈切割和冲淀,形成高差20-40米的丘陵起伏,岗谷相间的形态组合特征。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酷似江南风光,是信阳的粮食生产基地。
北部是平原和洼地,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6%。其中平原海拔30-59米,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7%;洼地海拔22-35米,主要分布在淮河两岸,面积占全市总面
中部是丘陵岗地,位于豫南山地以北,明港、寨河、固始连线以南,海拔50-100米,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8.5%。由于受淮南水系的强烈切割和冲淀,形成高差20-40米的丘陵起伏,岗谷相间的形态组合特征。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酷似江南风光,是信阳的粮食生产基地。
北部是平原和洼地,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6%。其中平原海拔30-59米,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7%;洼地海拔22-35米,主要分布在淮河两岸,面积占全市总面
积的7.6%。
结论:信阳以山的旅游景点最多。
(2)交通发达
信阳位于中原,交通发达,是中国的交通重要枢纽,火车的列次多样,汽车站也是方便和安全,为前来的旅游顾客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具。
(3)住宿订房条件
价格合理、环境优雅、设备齐全、离车站较近、饭店也比较近。
(4)信阳小吃城
丰富多样、唯美齐全、食品较安全、比较有地方的菜肴。
(5)政府的支持
2011年以来,我市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支撑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培育和完善旅游产
业体系。市三届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继续加强与港中旅等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加快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市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鸡公山、南湾湖景区综合开发,打造国际山地、水域休闲旅游目的地;整理资源,合理开发,建设大别山北麓生态休闲旅游带;大力发展红旅游,培育国内外红旅游经典景区”。近期,市委、市政府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桐柏大别山旅游区,并组织可行性调研,桐柏大别山区旅游区的确立,必将形成中国中部区域旅游产业的隆起带。
2011年12月7日,省旅游局局长范修芳与市长郭瑞民共同签署了《建立局市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省旅游局将从编制规划、打造中国国际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红旅游、乡村旅游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对信阳市予以重点倾斜和优先扶持。同时,信阳市政府也将从安排专项资金发展旅游、编制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推进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精品景区建设、开展品牌营销、红旅游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八个方面做强做大旅游业。随着《备忘录》的签订和落实,信阳旅游必将走在全省的前列,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锋。
2011年,全市新建续建项目31个,投入项目资金17.3亿元,旅游投资同比增长23%,高出省定目标6个百分点。其中,港中旅项目、万国文化影视基地、动漫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黄柏山整体开发基本完成,金刚台西河生态旅游项目、刘小坳旅游项目已成雏形,天目山生态旅游休闲项目成功启动。近期,列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的高铁站区“快乐园”、出山店水库等大型旅游项目已完成规划编制并开工建设,贤山、龟山、震雷山、金牛山、龙飞山等五大城市公园形象出炉,铆足了旅游业发展的后劲。
2011年,我市将红旅游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使红旅游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市旅游局、罗山县旅游局被授予“全国红旅游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新县旅游局局长陈秀焰荣获“全国红旅游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信阳已成为河南红旅游龙头、全国红旅游重要旅游目的地。
一、 信阳市著名的旅游景点
l 信阳鸡公山
l 信阳汤泉池
l 信阳灵山
l 信阳南湾湖
l 信阳新鲜金兰山
l 西九华山风景区
l 信阳新县香山湖
l 信阳新县江淮岭生态园
l 信阳许世友将军故地
l 信阳郑维山将军故里
l 信阳新县连康山保护区
l 信阳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景区
还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信阳鸡公山旅游景点:
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8)、4A级景区,是华中地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它和其他一些名山不同。中国的名山大多开发较早,在古代就很有名,而且有很多名山同时也是佛教或道教胜地,而鸡公山是20世纪初才发展起来的。鸡公山是大别山的支脉,主峰鸡公头又名报晓峰,像一只引颈高啼的雄鸡,因名之鸡公山。
山是我国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之一,有“青分楚豫、气压嵩衡”之美誉,历史上与庐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一千四百年前的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文字记载,其后众多名人骚客、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也来山游玩,文人们留下了大量的赞美诗篇。上世纪初,平汉铁路通车以后,洋人蜂拥而至,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供人们旅游度假的风景区。1978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的八大景区之一,1982年列入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成为集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兼有疗养、避暑、旅游、观光、科研、实习、自然生态保护价值的山岳型风景名胜。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1996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现成为“中国少儿手拉手活动营地”、“中国老年协会疗养基地”和“中国文联艺术家采风基地”。
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公里的豫鄂两省交界处,雄踞于三关(武胜关、平靖关、九里关)之间,南离武汉174公里,北距郑州340公里。山脚下的武胜关是中国历史上九大名关之一,它犹如一把石锁,将大别山和桐柏山锁扣成一体,形成江淮之间绵亘千里的天然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主峰海拔811米,报晓峰海拔767.5米,风景区面积27平方公里,是我国南北天然分界线,素有"青分楚豫"之称。
鸡公山因其整个山势宛如一只昂着展翅、引颈啼鸣的雄鸡而得名。北魏《水经注》"鸡翅山",距今巳有一千四百余年。明朝鸡公山和鸡翅山并呼。清代易名鸡公山,沿称至今。
鸡公山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气候特点是:冬长夏短,春秋相当。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平均气温23.7摄氏度,最高气温32摄氏度。三伏盛夏,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有"三伏炎热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之美誉。
鸡公山有独具特的自然景观。“佛光、云海、雾淞、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
瀑布流泉”被称为鸡公山的八大自然景观。鸡公山海拔并不是很高,只有七、八百米,但地理位置独特,两边峡谷深平,长年风生风息,鸡公山有高山气候,却无高山反应,特别适宜疗养避暑,对某些疾病如肺病、脚气病、心脏病、气管炎、高血压都有特殊疗效。再者有奇峰怪石,泉溪瀑布,珍花异草,山村田园和风韵殊异的楼台亭榭等诸多因素构成优美的自然风景区,鸡公山长年又被云雾所笼罩,被誉为“云中公园”。鸡公山盛夏无暑,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仅有23℃,同信阳市和“火炉”武汉温差居然达到4—7℃,“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可谓“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
鸡公山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嶙峋耸峙,造化精灵,房在石上建,树在石旁生,草在石中长,花在石边开,泉在石下流,皆具怪、巧、奇、美的特点,与其它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鸡公山四季景,变幻动人,春夏秋冬,时移景异,神奇莫测。春天万木争 ,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蜂飞蝶舞,生机勃勃。夏天,满山葱笼碧绿,气候凉爽,云蒸雾绕,飘飘然犹如仙境。秋天,山岭沟壑,红叶片片,银杏腊黄,金桂飘香,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冬天,银装素裹,冰棱高悬,蓝天白雪,千树万树梨花开,一片北国风光。鸡公山东沟瀑布是以水景为主体的风景长廊,全长约二十里,姿天成,野趣极浓,乘坐空中索道可前往。古往今来,鸡公山以其雄伟秀丽的景和特定的地理环境,还招来了许多历史名人,有明太祖朱元
璋、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以及红花女那富有传奇的故事……,这些都给鸡公山增添了许多美丽的彩,也给鸡公山蒙上神秘面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