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湖民歌进校园
鄱湖民歌进校园
作者:姜盛武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2010中国人民银行心形纪念币预约年第01
        秋实学校是鄱阳县一所集小学、初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封闭式民办学校。该校立足于本地丰厚的民歌文化底蕴,开展了以民歌为重点的特教学。
        “春季里来暖洋洋,东风吹来百花香,鲇鱼成斗水上,丰收的渔歌满湖荡……”鄱湖民歌是鄱湖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些传统民歌为学校开展民歌特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实施民歌特教学,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鄱阳民歌集成》,所收录的民歌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合学生吟唱。
        学校从县志所记载的渔歌开始搜集,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请来县里的民歌专家,带领学校音乐教师到全县各湖区鄉镇农村寻访老渔民及渔歌手,搜集口耳相传以及县志上记载了歌名的民歌。他们带上录音机,录下老渔民及渔歌手唱的渔歌,经过加工,编写成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分为三个部分:渔歌、儿歌和湖城新歌。学校了解到学生对民歌中的方言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校本教材的加工过程中,尽可能地收录方言元素较多的民歌,日头哥哥快下山双系统怎么删除一个,我打长工也为
,一日三餐糟米饭,一个捺菜止三餐……”“月光光呃,照四方呃,到刘家妮洗衣裳呃……”经过广泛搜集、精心挑选,最后确定21首渔歌、13首儿歌、18首湖城新歌列入校本教材《鄱阳民歌集成》。
        秦昭王为了将民歌教学落到实处,学校聘请了三位专业老师对学校的音乐教师进行培训。这三位老师都对民歌有一定研究,包括上饶市红歌选拔赛亚军桂圆老师、参加上饶市青歌赛的杜娟老师以及在县青歌赛中崭露头角的郑丽琴老师。此外,学校还专门聘请县文化馆馆长李亚峰老师和县里唯一一位全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李民安老师来校指导。通过培训,学校的音乐老师掌握了民歌教学的一定技巧和方向。
        该校先在校合唱队进行教学试点,石嘴山旅游合唱队队员都是从五、六、七年级挑选出来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天赋。他们吟唱的动听的校园民歌很快吸引了其他学生,激发了他们唱民歌的热情。接着,该校在每周音乐课的基础上加设一堂民歌课,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唱民歌。除此之外,在早晨、课间,学校都组织学生集体演唱。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学会了唱很多民歌,《四季渔歌》《梦回鄱阳》等是他们张口就来的歌曲。学校不拘泥于课堂教学民歌,而是创设了各种生动的学歌形式。例如:组织学生看鄱阳湖风光片,听鄱阳湖民歌CD,在耳濡目染中
学民歌。课余时间,老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拉歌比赛。小学部、初中部几十个班一起在操场上拉歌,一个班一句五行缺木的男孩名字,场面热闹非凡,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2009年国庆节,学校举办了一场红歌演唱会,包括渔歌、红歌的演唱,每个老师、每个班级至少唱一首江苏移动积分商城,现场的演唱气氛一再出现高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