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职工产假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关于女职工产假有关事项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产前休假不满15天的,剩余部分与生育后的产假合并享受;产前休假超过15天的,超出部分按病假处理。
在享受98天产假的基础上,女职工生育出现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难产是指女职工生育时采用产钳助产、胎头吸引术、臀位助娩和剖宫产的(无医学指征,因社会、个人因素由职工个人要求实施的剖宫产除外)。
二、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产假15天;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产假42天。
三、产假包含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
四、女职工产假期间依法享受的生育津贴,根据用人单位参加职工生育保险情况,由生育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用人单位在女职工产假期间不再支付工资,但应落实相关福利待遇。
用人单位已参加职工生育保险且符合生育津贴申领条件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高于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核定的生育津贴标准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和应享受的产假天数计算高出部分,按月或按约定支付给女职工。
用人单位已参加职工生育保险、但不符合生育津贴申领条件的,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生育津贴标准计算和待遇发放等事项,参照职工生育保险有关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高于生育津贴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将高出部分支付给女职工。
用人单位未参加职工生育保险的,应根据女职工产假前的工资标准和应享受的产假天数计算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给女职工。
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和产假前的工资标准为日标准,由女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以月平均自然日数30.4天得出。女职工产假前在现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根据女职工产假前12个月工资计算;产假前在现用人单位连续工作不满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根据女职工产假前实际工作月工资计算。
五、用人单位与女职工可约定产假前后工资福利待遇与产假期间生育津贴的衔接办法,约定的标准不得低于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
六、本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五年。
政 策 问 答
一、产假享受条件如何规定?防暑降温费
答: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均有权享受相应天数的产假。
二、产假如何区分?
答:产假可以分为生育产假和流产产假。
三、如何理解产前休假15天?
答:产前可以休假15天是指预产期前最多可以休15天的产假,而超出15天的部分不计入产假,按照病假处理。女职工产前是否选择休假、提前多少天开始休假待产,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期间要做好工作交接和待遇衔接。
四、为什么产前休假超过15天的部分要按照病假处理?
答:为保障女职工恢复身体和养育孩子,生育后需要有必要的假期时长,因此产前休假超过15天的部分,不能挤占生育后的产假天数,而是按照病假处理。
五、生育中出现难产和生育双胞胎的情况,产假天数如何计算?
答:在享受98天产假的基础上,女职工生育出现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因此,女职工生育出现难产并且生育双胞胎,产假天数为:98+15+15天,总计128天。
六、流产包括人工流产吗?
答:流产既包括自然流产,也包括人工流产等情形。
七、如何理解用人单位不再支付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但应落实相关福利待遇?
答: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女职工产假期间享受的均为生育津贴,根据用人单位参保情况,由生育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支付。因此,女职工产假期
间待遇都是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支付的也不再是工资,而是生育津贴。
在福利待遇方面,女职工产假期间,防暑降温费、冬季取暖补贴、集中供热采暖补助费等以货币形式发放的福利照常享受;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用人单位和女职工应依法履行各自缴费义务;健康体检、工作餐等以非货币形式提供的福利,按照有关规定和用人单位福利制度执行。
八、女职工产假期间领取的待遇为生育津贴,为什么还会有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这个概念?
答:在用人单位已参加职工生育保险且符合生育津贴申领条件的,用人单位要用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与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核定的生育津贴标准进行比较,支付高出生育津贴标准的差额部分。此外,用人单位如果存在中断缴费或连续缴费月数不足等情形,虽然已参加职工生育保险,但不符合生育津贴申领条件,用人单位要按照职工生育保险规定计算生育津贴标准,再用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与生育津贴标准进行比较,支付高出生育津贴标准的差额部分。
九、未参加职工生育保险的用人单位,如何根据女职工产假前的工资标准支付生育津贴?
答: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如用人单位未参加生育保险,则由该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标准为女职工产假前的工资标准。在发放过程中,要将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换算为日标准,乘以该女职工应享受的产假天数,得出生育津贴总额,再按月发放给女职工本人。
十、女职工休产假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答:女职工休产假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是确定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和产假前的工资标准的依据,为女职工产假前12个月工资的月平均值。如女职工在当前用人单位连续工作不满12个月,则按上述方法以实际工作月数计算月平均工资。工资项目应与社会保险(生育保险)缴费基数项目范围一致。
十一、产假前后工资福利待遇与产假期间生育津贴如何衔接?
答:产假前后工资福利待遇与产假期间生育津贴的衔接办法,可参考以下衔接方式:(一)与工作岗位等相关的固定类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得出日工资,根据女职工产假前后当月实际工作天数与当月法定休假日天数之和折算后发放;(二)与考核结果等挂钩的绩
效类工资,根据女职工产假前后当月考核结果,按照用人单位薪酬考核制度兑现;(三)用人单位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月支付的生育津贴由女职工产假前的工资标准和当月应享受产假的实际天数计算得出,支付日期原则上与该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日期一致,产假前后发放的工资和当月支付的生育津贴应分别列明项目、金额等项目。
十二、产假为什么不是158天?
答:“产假158天”是将女职工生育后享受的98天产假和合法生育的夫妻享受的60天生育假(产假)的简单合并,此种说法并不规范和准确。首先,产假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的劳动保障假期,所有女职工生育子女均可享受,还会视难产和多胞胎生育的情况增加产假的天数;而生育假(产假)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定的生育奖励假期,符合法律规定生育孩子的夫妻均可享受,是从贯彻国家生育政策的角度进行奖励。部分女职工由于种种原因,符合产假的享受条件,但不一定符合生育假(产假)的享受条件。因此,上述两种假期的法律依据、享受条件和保障对象不同,不能简单说“产假158天”。
十三、《通知》执行时间如何确定?
答:《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女职工在《通知》执行后生育或流产的,产假有关事项按照本《通知》执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