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五台大建安伏水会与水神信仰
ʌ文化与社会ɔ
民初五台大建安伏水会与水神信仰∗
㊀赵新平∗∗㊀王红霞∗∗∗
提㊀要㊀五台大建安伏水会是一种特殊的庙会,民初达到了极盛㊂伏水会的实质是水神信仰,核心是对龙王龙母等神灵的祭拜,是体性的水神信仰实践㊂伏水会的传说是水神信仰的集体记忆,伏水会的流程体现了水神信仰的仪规化,伏水会的影响是水神信仰功能的体现㊂伏水会的水神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农业㊁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改变着百姓的日常生活,影响着百姓的社会交往,但也含有一些 封建迷信 糟粕,对地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㊂在全球化的今天,既要重视伏水会的经济功能,更要注重挖掘和创新伏水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㊂关键词㊀伏水会㊀水神信仰㊀集体记忆㊀仪规化
伏水会是五台地区滹沱河流域9村共同组织举办的传统庙会㊂庙会是以寺庙为依托,在特定时间举行的集神灵祭祀㊁商品贸易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㊂民初①山西庙会活动内容丰富,类型多样㊂仅晋北就包括以宗教祭祀为主的庙会,如五台山文殊菩萨庙会和代县白人岩庙会㊂以宗族祭祀为主的庙会,如代县鹿蹄涧杨家祠堂庙会和五台槐荫赵氏祠堂庙会㊂以风俗习惯为题材的庙会,如河曲碓臼墕的灯盏盏会和五花
①②③①㊀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70070)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S094)的阶段成果㊂
忻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㊂
㊀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㊂
民国以后一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前晋北五台大建安伏水会基本未发生变化,故本文在具体论述时,实包括1937年前的内容㊂
城的西瓜会㊂以祭祀历史人物为主的庙会,如崞县邵家寨的魏徵庙会和西神头的扶苏庙会等㊂由于晋北历史上曾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会带,庙会具有更加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晋北庙会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㊂①明清时期,伏水会由五级等北社周边的18个村(东社㊁北
社㊁西社㊁南社㊁芳兰㊁宏道㊁陈家营㊁青石㊁大叶㊁河边㊁大建安㊁张家庄㊁东冶㊁北大兴㊁槐荫㊁五级㊁新堡㊁永安)轮流举办㊂民初,由于各村庄在分水利益上的分歧,改为五级等9个村(五级㊁东冶㊁北大兴㊁河边㊁大建安㊁张家庄㊁永安㊁新堡㊁槐荫)和北社等9个村(东社㊁北社㊁西社㊁南社㊁芳兰㊁宏道㊁陈家营㊁青石㊁大叶)各自轮流举办伏水会㊂9村轮流举办伏水会,定在暑伏日前后,届时主办村宴请龙王奉供,请戏班唱戏,请其余8村的代表祭祀,祈求风调雨顺㊂伏水会期间,村民置
办豆腐㊁凉粉等,如节日般招待来客㊂②伏水会是百姓水神信仰的体性活动,民初伏水会达到极盛㊂大建安伏水会,是晋北五台地区土生土长的祭水神祈雨的庙会,其实质是水神信仰,核心是对龙王龙母等神灵的祭拜㊂本文借鉴民俗学㊁社会学㊁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试图对民初五台大建安伏水会与水神信仰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水神信仰建构下的地方社会进行初步探究㊂
一㊀水神信仰的集体记忆:伏水会之传说
所谓集体记忆是指 同一社会中许多成员的个体记忆的结果㊁总和或某种组合 ㊂③伏水会传说在五台大建安被百姓传承性的行为历史化㊁真实化,日渐成为大建安百姓的集体记忆㊂伏水会起源的传说体现了百姓对水神的崇拜,伏水会与佛教的传说则是当地百姓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对水神信仰的补充和发展㊂
241㊀民国研究(2016年秋季号㊀总第30辑)
②③谢永栋㊁何建国在‘近代华北庙会与乡村民众的社会交往  以山西平鲁大河堡村为中心的考察“(‘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中以近代山西平鲁大河堡关帝庙会为个案研究,通过对庙会这一公共空间中乡村民众社会交往的考察,透析近代华北庙会与乡村民众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㊂而赵新平在‘庙会与乡村经
济发展  以晋北大白水村为例“(‘晋阳学刊“2009年第3期)中以晋北一个典型村落为例论述了庙会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庙会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突破了原有研究庙会只从庙会活动表象入手的方法㊂
暑伏徐世伟:‘大建安村志“,中国地方志出版社,2012,第137页㊂
法 莫里斯㊃哈布瓦:‘论集体记忆“,毕然㊁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70页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