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秦兵马俑》教学设计_图文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自主预习
要求: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新词,在课本上勾画出来,借助字典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完成填空:
课文是从(              )和(            )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秦兵马俑的?
4、查秦兵马俑的资料,选取有价值的资部分进行整理,准备交流。
二、 教学课题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认识一个多音字“乘”。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文介绍了几种兵马俑?它们的神态和气势是怎样的?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真阅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2.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彩的神态, 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阅读课文, 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彩的神态, 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秦兵马俑风光图或录象片,在百度中搜索《秦兵马俑》课件,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新词,在课本上勾画出来,借助字典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完成填空:
课文是从(              )和(            )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秦兵马俑的?
学生课前查阅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选取有价值的资部分进行整理,准备交流。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秦兵马俑》的相关教学材料,了很多教案作参考,结合教参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秦兵马俑的视频课件,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同学们对秦兵马俑产生切身体验。还下载了几个PPT课件重新设计制作适用的课件。使之更为适合课堂使用。
教学方法: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方法时,结合我们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模式”中“课内探究”四环节设计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和“巩固拓展”这四个教学环节。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运用了导学案,让同学们能明白每一个学习环节应达到的目标,并能按照每一环节的方法步骤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随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让检测评价伴随教学的全过程。这样能对同学们的学习进行及时地督促,这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法。
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一)自主预习
要求: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新词,在课本上勾画出来,借助字典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完成填空:
课文是从(              )和(            )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秦兵马俑的?
秦兵马俑简介
4、查秦兵马俑的资料,选取有价值的资部分进行整理,准备交流。
二、课内探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登上了气魄雄伟的长城,浏览了美丽的颐和园。今天,再让我们一起去领略秦俑风采。(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视频:v.youku/v_playlist/f378540o1p0.html
视频:v.youku/v_playlist/f378540o1p4.html
出示图片:www.3lian/down/pic/5/501/29717.html
简介资料:
zhidao.baidu/question/126032162.html?fr=qrl&cid=191&index=4&fr2=query
(二)检查预习
1.同伴互相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读准字音,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多读几遍。
享誉 鸟瞰  统率  所向披靡  魁梧  搏斗  南征北战
{出现错误〔  〕熟练认读〔  〕}
2.同伴互相检查朗读课文(任选1个自然段),声音洪亮,读准字音。{正确〔  〕流利〔  〕有感情〔  〕}
教师检查生字、抽查课文第2自然段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是从(              )和(            )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秦兵马俑的?(板书: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文介绍了几种兵马俑?它们的神态和气势是怎样的? 2、抓住具体的语句,结合自己的感悟,激发民族自豪感。
★理解感悟,方法步骤:
课文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这两方面的特点?
1.默读课文,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简单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小组长安排组员按照一定的顺序,每人选择一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3.完成以后,小组长立即组织组员坐端正,准备汇报。
4.汇报交流。
(四)师生研讨
1.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适当地补充、点拨。。(板书:重点的词语和各种类型的兵马俑  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学生说后,老师展示搜集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秦兵马俑的雄伟、壮观。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0$1e30e924b899a9018e0f35721d950a7b0208f5b8 一号坑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1267397$5af4d7eae83c7085d439c9ee俑坑全景图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1267397$90cebeecdd08176b279791ee 兵马俑景观图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1267397$3c2c4bfb690905406c22ebee 兵马俑全景图
通过看图,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1267397$7a8a14461bedf85f6a63e5ee  陶马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1267397$8605f5f8ebbe1759d8f9fdee一号铜车马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1267397$d8b8c92a95ab637bd52af1ee二号铜车马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0$e6508eef33f496face1b3eec站涌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0$9f6e19087a71ad6be9248882
让学生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 感情朗读。
再出示出示图片:www.3lian/down/pic/5/501/29717.html
进一步感受兵马俑的气势恢宏、规模宏大。
3、出示名言。
news.sina/c/2004-10-09/10303861763s.shtml
(五)补充阅读
▲学习目标:阅读文章,感受徐州汉兵马俑的威武雄壮。
★方法步骤:
1)初读——快速浏览,读通文章,了解大意。
2)默读——抓住重点句段,边读边写批注,并完成读书小测。
读书小测:徐州汉兵马俑具有以下特点:(                     
3)指名汇报。
baike.soso/v4488215.htm
徐州汉兵马俑
  徐州是汉代文化发源地,也是汉代文化重要的宝库,素有“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誉。在这个宝库中,被誉为“楚兵神韵、汉代奇观”的徐州汉代兵马俑,以它气势宏大、英姿飒爽的楚兵马俑,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令世人为之赞叹不已。
  汉兵马俑出土是考古的重大发现。徐州市砖瓦厂在狮子山取土时,铲出了一些“小泥人”,考古工作者们惊喜地发现,这些“小泥人”竟是西汉彩绘陶质兵马俑。马俑身长70厘米,高60厘米,小巧精致,分为王俑、盔甲俑、发辫俑、立俑、跪俑、兵俑、官俑7种,兵马俑皆为陶土烧制而成,原为彩绘,是大型彩陶仪仗俑。形象神武雄壮、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体现了时代风格。
  从制作工艺上讲,兵马俑是用模子制作出来再经二次加工塑造成的,大小差不多,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表情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它们当中的昂着,张着嘴,仰着身子,仿佛是一位性格粗犷、情不自禁地在嚎啕大哭,身边的两位一个探过头来,一个侧过脸来像是在安慰劝说正在嚎哭的人;有的则是低着关、皱着眉,嘴角向下撇,显出性格内向,默不作声的悲郁神情,这与整体庄严肃穆的军队主题是相吻合的。
  徐州汉兵马俑,不仅以它宏大的气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形象的刻画上表现了比较高的写实技巧。汉兵马俑在继承了秦俑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由写实转变为写意,它不注重人物线条的比例是否准确,而侧重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俑中的将军、武士,不论在容貌还是服饰上都各有不同。从这些人物的外形上,已经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容貌和性格。而多种多样的容貌和性格,又都是统一在全军威武雄壮、严阵以待的气势和情景之中。其矫健的肢体、警觉的神态,则显示了我国古代雕塑家高超的雕塑艺术。
徐州汉兵马俑造型生动,阵容雄伟,其气势与秦兵马俑形成东西遥相呼应之势。
学生说后,出示徐州汉兵马俑图片。
pic.people/GB/42589/3944239.html
三、课外拓展:
搜集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可以是图片、诗词、楹联,也可以是故事、传说,从中感受这些世界遗产的魅力。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恢弘气势) (惟妙惟肖)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附:
19、《秦兵马俑》导学案
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认识一个多音字“乘”。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文介绍了几种兵马俑?它们的神态和气势是怎样的?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延伸:
(一)自主预习
要求: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新词,在课本上勾画出来,借助字典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完成填空:
课文是从(              )和(            )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秦兵马俑的?
4、查秦兵马俑的资料,选取有价值的资部分进行整理,准备交流。
教学过程:
  导课(1分钟)
出示视频:v.youku/v_playlist/f378540o1p0.html
视频:v.youku/v_playlist/f378540o1p4.html
出示图片:www.3lian/down/pic/5/501/29717.html
简介资料:
zhidao.baidu/question/126032162.html?fr=qrl&cid=191&index=4&fr2=query
一、自主学习(约10分钟)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方法步骤
1.同伴互相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读准字音,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多读几遍。
享誉世界  鸟瞰  统率  所向披靡  魁梧  搏斗  南征北战
出现错误〔  〕熟练认读〔 
2.同伴互相检查朗读课文(任选1个自然段),声音洪亮,读准字音。正确〔  〕流利〔  〕有感情〔 
3.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二、合作探究(约10分钟)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文介绍了几种兵马俑?它们的神态和气势是怎样的? 2、抓住具体的语句,结合自己的感悟,激发民族自豪感。
★理解感悟,方法步骤:
课文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这两方面的特点?
1.默读课文,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简单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小组长安排组员按照一定的顺序,每人选择一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3.完成以后,小组长立即组织组员坐端正,准备汇报。
4.汇报交流。
三、精讲点拨(约9分钟)
1.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适当地补充、点拨。。(板书:重点的词语和各种类型的兵马俑  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0$1e30e924b899a9018e0f35721d950a7b0208f5b8 一号坑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1267397$5af4d7eae83c7085d439c9ee俑坑全景图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1267397$90cebeecdd08176b279791ee 兵马俑景观图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1267397$3c2c4bfb690905406c22ebee 兵马俑全景图
通过看图,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1267397$7a8a14461bedf85f6a63e5ee  陶马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1267397$8605f5f8ebbe1759d8f9fdee一号铜车马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1267397$d8b8c92a95ab637bd52af1ee二号铜车马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0$e6508eef33f496face1b3eec站涌
baike.baidu/albums/2119/2119.html#0$9f6e19087a71ad6be9248882
让学生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 感情朗读。
www.3lian/down/pic/5/501/29717.html
进一步感受兵马俑的气势恢宏、规模宏大。
3、出示名言。
news.sina/c/2004-10-09/10303861763s.shtml
四、巩固拓展(约10分钟)
▲学习目标:展开想象:看到气势恢弘、神态各异的兵马俑,你想说的话。
写话练习:
看到气势恢弘、神态各异的兵马俑,你最想说什么,展开想象,写下来。
————————————————————————————
————————————————————————————
————————————————————————————
★方法步骤:
1)写出自己的感受。
2)写完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汇报。
五、补充阅读(约10分钟)
baike.soso/v4488215.htm
▲学习目标:阅读文章,感受徐州汉兵马俑的威武雄壮。
★方法步骤:
1)初读——快速浏览,读通文章,了解大意。
2)默读——抓住重点句段,边读边写批注,并完成读书小测。
读书小测:徐州汉兵马俑具有以下特点:                             
3)指名汇报。
baike.soso/v4488215.htm
徐州汉兵马俑
  徐州是汉代文化发源地,也是汉代文化重要的宝库,素有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誉。在这个宝库中,被誉为楚兵神韵、汉代奇观的徐州汉代兵马俑,以它气势宏大、英姿飒爽的楚兵马俑,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令世人为之赞叹不已。
  汉兵马俑出土是考古的重大发现。徐州市砖瓦厂在狮子山取土时,铲出了一些小泥人,考古工作者们惊喜地发现,这些小泥人竟是西汉彩绘陶质兵马俑。马俑身长70厘米,高60厘米,小巧精致,分为王俑、盔甲俑、发辫俑、立俑、跪俑、兵俑、官俑7种,兵马俑皆为陶土烧制而成,原为彩绘,是大型彩陶仪仗俑。形象神武雄壮、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体现了时代风格。
  从制作工艺上讲,兵马俑是用模子制作出来再经二次加工塑造成的,大小差不多,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表情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它们当中的昂着,张着嘴,仰着身子,仿佛是一位性格粗犷、情不自禁地在嚎啕大哭,身边的两位一个探过头来,一个侧过脸来像是在安慰劝说正在嚎哭的人;有的则是低着关、皱着眉,嘴角向下撇,显出性格内向,默不作声的悲郁神情,这与整体庄严肃穆的军队主题是相吻合的。
  徐州汉兵马俑,不仅以它宏大的气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形象的刻画上表现了比较高的写实技巧。汉兵马俑在继承了秦俑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由写实转变为写意,它不注重人物线条的比例是否准确,而侧重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俑中的将军、武士,不论在容貌还是服饰上都各有不同。从这些人物的外形上,已经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容貌和性格。而多种多样的容貌和性格,又都是统一在全军威武雄壮、严阵以待的气势和情景之中。其矫健的肢体、警觉的神态,则显示了我国古代雕塑家高超的雕塑艺术。
徐州汉兵马俑造型生动,阵容雄伟,其气势与秦兵马俑形成东西遥相呼应之势。
学生说后,出示徐州汉兵马俑图片。
pic.people/GB/42589/3944239.html
五、 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思路时,我结合我们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模式”中“课内探究”四环节设计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和“巩固拓展”这四个教学环节。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运用了导学案,让同学们能明白每一个学习环节应达到的目标,并能按照每一环节的方法步骤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这样设计体现出了课堂上的读写结合、读议结合、读思结合。并且在第2步的检查朗读的过程中采用了同伴两个互相检查读课文和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这种两两合作的形式,将这一环节的学习效果落实到每一位同学。然后及时地跟上填空,对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进行巩固检测,更好地落实了学习效果。
“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我紧紧围绕自主学习时同学们对秦兵马俑的认识,抓住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个性鲜明、类型众多进行讲解。安排同学们通过默读课文,画出重点的语句,并在边上写出自己的感受,让同学们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个性鲜明、类型众多进行讲解。这也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这样设计重视了同学们对语言文字的情感体验。在这一环节,我安排了同学们对重点语句和自己的感受进行了交流,先是同伴两两交流,然后是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小组内交流,这样的安排交给了学生一定的合作方法,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技能,解决了形式主义的合作学习,突破了合作学习中存在的权威现象(总是那几个好同学回答问题)、一些成绩较差的同学没有表达的机会,从而慢慢地自我封闭起来。等现象,让每一位同学都有表达自己想法和倾听别人表达的机会。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随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让检测评价伴随教学的全过程。这样能对同学们的学习进行及时地督促,这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法。
另外,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讲了三次课,从第一次磨课到第三次课堂,老师们认真听课,给了我很多建议和帮助。通过老师们的互动交流,集思广益,使我更加明确了怎样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落实,让我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的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主动探究,学会主动学习。
六、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山东省        学校: 潍坊市潍城区实验小学      姓名:  刘广娟
职称:    一级教师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北大路149
指导老师:刘静静
我从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先后荣获潍城区教学能手、潍坊市教学能手、潍城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潍城区模范班主任等称号。
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第一批参加了课改实验,撰写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先后在市区课改通讯上发表,并在全市区推广。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勇于承担实验课题。
多次举行公开课,先后获区、市优质课奖。所撰写的30多篇论文先后在在全国、省、市、区等部门获奖,并结集出版。金点子案例获市首届金点子成功案例二等奖。《从马车到飞机》、《我做交通设计师》获市优秀成果“三等奖”。 参与编写了《小学语文主题丛书》、《行知天下》等书籍;多次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在接触到互联网后,“百度”一直陪伴着我,为我的教学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使我的工作更加轻松,生活更加愉快。让我们永远相伴,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