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寓言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作品形式,它既有故事性,又有教育性,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寓言当作一篇课文来解读,了解它的内容、写法,又要区别于一般的课文,注重它的教育性。在寓言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寓言特点,遵循学生的言语发展及认知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一、引导通读,了解大意
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生动,掌握寓言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归纳寓意。部分学生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归纳课文大意,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归纳课文上抓不住要点。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填空法、造句法等帮助学生归纳课文大意。
1.抓住关键词句了解人物性格
有些寓言有人物对话,而人物对话最能体现人物性格,这能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和归纳寓意。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处于对立面,学生通过人物对话、动作,不难分辨对与错。例如《亡羊补牢》中,街坊劝丢羊人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
羊圈干什么呢?”最后,羊还是丢了,丢羊人很“后悔”。学生从对话中分析出,丢羊人的想法是错的,而邻居及时修补的劝告是正确的。
2.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中,我注重人物对话的朗读,抓住对话中的关键词语,入情入境地朗读。例如《陶罐与铁罐》中:“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我引导学生进入角,抓住“骄傲”“谦虚”等关键字词,饰演陶罐与铁罐,让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升华主题,总结寓意
归纳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归纳寓意要浅显易懂,要让学生一听就明白,还要从中有所收获。因而,从课文中总结出的寓意必须是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水平,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只要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这节课的任务就完成了。而脱离生活实际、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寓意,则晦涩难懂,不仅学生接受起来不容易,教师教起来也不容易。以《刻舟求剑》为例,学生若能说出“事物变化,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改变”就可以,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总结寓意,学生就会理解不了。
刻舟求剑的寓意三、课外拓展,迁移训练
课外拓展能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课文主题,能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相似的文章中去。另外,适当的拓展能帮助学生从懂得道理上升到运用道理。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拓展训练。
1.多种形式复述故事
在这项练习中,我一般不会让学生单独讲故事,学生不太喜欢这种枯燥的方式,我经常以对话或小舞台剧的形式组织教学,有小组竞赛、男女生竞赛等。在准备过程中,如果是小舞台剧,学生必须熟悉课文,脱稿上台,在多次练习中不知不觉地就把课文背下来了。在课堂上我已对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加以分析,在他们自主练习的时候,我巡视指导,再帮他们纠正。对于表演得好的学生,我及时给与鼓励,并让其他学生学习借鉴;有所欠缺的就让同组学生指出并分析,再请他表演一遍。小舞台剧非常受欢迎,学生从中体验了学习语文的乐趣,也受到了教育。当然这只针对故事性强、有人物对话、有人物动作的寓言。
2.举一反三,搜集积累
小学教材中的寓言故事也是成语故事,成语言简意赅,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寓言、典故数不胜数,同样的意思能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成语故事的积累能帮助学生课外迁移,学会举一反三,增加词汇量。如“买椟还珠”,相近的成语有“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等,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只要教师稍加解释,理解起来是不会有困难的。
3.续写、改写、仿写寓言
这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方法。无论是续写、改写、仿写,都需要建立在对寓言有所了解并有所理解的基础上。这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力,以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续写、改写建立在原文的基础上,仿写则以学生的自身经历为基础。仿写前可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课文的写作顺序、结构,分为“讲述故事、总结道理”两部分,注意详略得当。总之,从学习文本到学习道理再到课外拓展,这是寓言教学必不可少的步骤,三者相互关联,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