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误用分类举例(5篇)
成语误用分类举例(5篇)
第一篇:成语误用分类举例
成语误用分类举例
成语误用分类举例
成语的考查是近十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一道稳定的试题,纵观高考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是比较固定的。考生如果明了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就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下面介绍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
一、不懂词义而误用
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准确意义,关键在于理解其中的关键语素,否则易望文生义导致用错。
例(1)这篇论文观点陈旧,论据不当,文字拖沓,堪称不刊之论。
分析: 据文意可知作者把“不刊之论”理解为不可刊登的文字,这是今义释古义。“刊”本意是削
除,引申作修改,“不刊之论”是不容删改的言论,即正确的言论,例句显然不明词语的整体意义,以今律古造成误用。
例(2)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应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分析:“差强人意”是指还能使人满意。“强”是“振奋”的意思,引申为符合。很明显,“我”不熟悉那里的情况,却硬派我去,这是“强人所难”,怎么能说还使人满意呢?
例(3)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分析:“巧夺天工”指的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巧妙。而原句中如屏之苍山,似镜之洱海,均是自然的造化,并非人工所为,怎能用“巧夺天工”来言其奇妙呢
例(5)在语文教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错误。
分析: 在这个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文不加点”意为文章一气写成,不需要修改一个字。例句中把“点”当作标点来使用,这也是以今律古,像这类成语较多,在考查中也容易望文生义造成误用。
例(6)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以一连串的问与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长此以往,学生自然是目无全牛了。分析:“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文中误用“没有整体把握”。
例(7)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如果胸无点墨,身无长物,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分析:“长物”指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文中误用为“特长”的意思。
例(8)去年,试制工作遇上了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陈总指点才度过了难关。
分析:“爽”指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文中误把“不爽”理解为“不成功”。
例(9)一个成年人做出如此荒唐的事,真让人不可理喻。分析:“不可理喻”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文中误作“不可理解”之意。
例(10)为了等他的朋友,他一个人茕茕孑立在那儿等了一个多小时了。
分析:“茕茕孑立”指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文中误为“一个人孤独站着”。
例(11)歌咏比赛成绩公布后,小莉听到自己惨遭淘汰的消息,如醍醐灌顶,站在那里憋了半天。
分析:“醍醐灌顶”指佛教用以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悟。文中显然把它与“如雷轰顶”混同。
例(12)美国国会某些人指责中国盗窃美国核机密,显然捕风捉影,空穴来风。
分析:“空穴来风”指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文中显然误解了“空”的意思,用反了。例(13)编辑甲对编辑乙说:这篇文章太差劲了,真是诛心之论。
分析:“诛心之论”指只推究其用心而定罪,亦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或深刻的议论。文中显然望文生义,误以为“不好的言论”。
例(14)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分析:“如坐春风”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文中误为“迎着春风“,不识春风比喻义。
例(15)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运动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分析:“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或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文中误为衣服不合身。
例(16)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分析:“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例(17)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往往不以为然。
分析:“然”是“对”的意思。“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意思,表示不同意。文中误认为“不重视”之意。
例(18)贪官污吏们在受贿之初,往往心有余悸,半遮半掩,堂惯了浑水,很快也就心无顾忌,厚颜无耻了。
分析:“心有余悸”指事情虽然过去,但心里还感到害怕,文中忽视了对“余”的推敲,当作“害怕”来理解。
例(19)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分析:“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句子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曲解的词义与所要表达之意正好相反。
例(20)失去的东西再好也是昨日黄花,你留不住也追不回。
分析:“昨日黄花”使用有误,成语中只有“明日黄花”。苏轼《旭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黄花”比喻事物虽好,但已过时,例句一是不懂语源,一是望文生义。
二、不辨对象而误用
有的成语只能用于某一对象,若不加以区别也会造成误用。这种误用类型出现的频率很高。
例(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分析::“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轮”:高大,“奂”: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建筑屋。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例(2)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蓬荜
分析:: “车水马龙”,意即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常用来表示人车往来不绝。而例2句着重说明人们争购鲜花,其误用类型亦属对象不当。
例(3)小王是我青梅竹马的朋友,当时我们像兄弟们的在一起玩。
分析: “青梅竹马”原是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而句中却说“像兄弟似的”显然不明成语的指称。
例(4)研究生去拜访大学时的老师,见面寒暄后说:“老师,我不耻下问,请教您一个问题,好吗?”老师听后不出声。
分析: “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句子用于向老师请教,显然对象所指不当。
例(5)这些豆蔻年华的小青年,也许他们在没有喝酒前连想也没有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分析:“豆蔻年华”指的是十三四岁的女子,句中对象显然用错了。
例(6)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质量的好建议。
分析:“抛砖引玉”只能用于谦称自己的发言,不能用于别人。
例(7)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这件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分析: “鼎力相助”只能用于敬称对方,希望对方给予帮助,不能用来说自己。
例(8)他一家十口人,在战乱时期劳燕分飞,至今仍然音讯全无。
分析: “劳燕分飞”适用的对象是夫妻或者情侣两个人,不是一家人。
例(9)这支钢笔是我的好朋友赠送给我的,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我一直敝帚自珍着。
分析:“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惜,句中用于指好朋友赠送的东西,非常珍惜可以,怎么能说不好呢?显然该成语不能用于别人赠送的东西。
例(10)二十多年未见面了,在这次会议上两人终于萍水相逢,真是主不出的感慨。分析: “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文中两人过去显然是相识的,这里用错了对象,可改为“不期而遇”。
例(11)他们两家是多年的老邻居了,这么多年来一直相敬如宾、关系和睦。
分析:“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句中用来指邻居显然不当,类似的成语还有“举案齐眉”。
例(12)葛非、顾俊两人配合默契,多次获得女子双打世界冠军,真是一对天作之合的双打组合。
分析:“天作之合”是祝颂夫妻姻缘美满的。句中用错了对象。
例(13)张大夫给我针灸了一个多月就治好了我的腰腿病,可真是妙手回春啊!
分析: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使病危的人痊愈。显然该成语不能在一般的情况下称赞医生,句中对该成语适用的范围不明。
例(14)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分析: “涣然冰释”是比喻嫌怨、疑团消除,这里用来指“烦恼”,显然用错了。
例(15)他父亲思想开朗,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分析: “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不加区别地同等对待,句中用于对女儿和儿子,系用错了对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