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中午,一位下榻饭店的外宾到餐厅去用午餐。当他走出电梯时,站在梯口的一位女服务员很有礼貌地向客人点头,并且用英语说:“您好,先生!”
客人微笑地回答道:“中午好,小。”
当客人走进餐厅后,迎宾员讲了同样的一句话:“您好,先生!”
那位客人微笑地点了一下头,没有开口。
客人吃好午饭,顺便到饭店内的庭园走走。当走出内大门时,一位男服务员又是同样的一句话:“您好,先生!”
这时这位客人只是敷衍地略微点了一下头,已经不耐烦了。
客人重新走进内大门时,不料迎面而来的仍然是那个男服务员,又是“您好,先生!”的声音传入客人的耳中,此时客人已生反感,默然地径直乘电梯回客房休息,谁知在电梯口仍碰见原先的那位服务员小,又是一声“您好,先生!”
客人到此时忍耐不住了,开口说:“难道你不能说一些其他的话同客人打招呼吗?”
分析:
在饭店,员工的培训教材有规定“你早,先生(夫人、小)”、“您好,先生……”等敬语例句。但本案例中服务员在短短时间内多次和同一客人照面,机械呆板地使用同一敬语,结果使客人产生反感。
“一句话逗人笑,一句话惹人跳”指的是由于语言表达技巧的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就不一样。饭店对各个工种、各个岗位、各个层次的员工所使用的语言作出基本规定是必要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论是一般的服务员、接待员,还是管理员或部门经理,往往因为使用“模式语言”欠灵活,接待客人或处理问题时,语言表达不够艺术,以致惹得客人不愉快,甚至投诉。礼貌规范服务用语标志着一家饭店的服务水平,员工们不但要会讲,而且还要会灵活运用,这也是当前国际饭店业个性服务化的趋势。二鹦鹉学舌,滥用敬语,常会受到负面效应。由此可见,每位饭店服务人员应该具备必要的语言交际能力。
:如何处理客人投诉
金先生入住一家五星级酒店,头天晚上11左右曾委托总台李小叫醒,但李小未能准时叫醒客人,从而耽误了航班,引起了客人的投诉。下面是大堂安副理与金先生的一段对话:安:金先生,您好!我是大堂副理,请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金:什么事你还不知道?我耽误了飞机,你们要赔偿我的损失。
安:您不要着急,请坐下慢慢说。
金: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换你试试。
安: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我肯定会冷静的,所以我希望您也冷静。
金:我没你修养好,你也不用教训我。我们没什么好讲的,去叫你们经理来。
安:叫经理来可以,但你对我应有起码的尊重,我是来解决问题的,可不是来受你气的。
金:你不受气,难道让我这花钱的客人受气,真是岂有此理。
安:……
大堂副理在处理客人投诉时有什么问题?
分析:
叫醒服务是饭店的服务项目,金先生因未被叫醒而耽误航班是饭店方责任,不仅投诉是正确的,甚至要求倍偿损失也在情理之中。大堂副理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首先应向金先生
赔礼道歉,然后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此事。但他没有站在同情金先生的角度,相反还含有教训客人的口吻,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
“老外”有时并不“外”
一天,有位斯里兰卡客人来到南京某饭店下榻。前厅部开房员为之办理住店手续。由于确认客人身份,核对证件耽搁了一些时间,客人有些不耐烦。于是开房员便用中文想客人的陪同进行解释。言语中他随口以“老外”二字称呼客人,可巧这位陪同正式客人的妻子,结果引起客人极大的不满。事后,开房员虽然向客人表示了歉意,但客人仍表示不予谅解,给酒店声誉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分析:
这个事例,对饭店的每一位员工来说,应引以为戒。这位开房员在对客服务中,不注意使用礼貌语言。他误认为,外国客人听不懂中文,称“老外”无所谓。其实“老外”有时并不“外”,一旦客人听懂你以不礼貌的语言称呼他,心里肯定不会愉快。
在饭店服务中,使用礼貌用语是对服务人员的基本要求,我们每位员工在对客服务中,都应做到语言优美、礼貌待客,这样才能满足客人希望受到的尊重的心理,才会赢得客人的满意。
美国名闻遐迩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认为,真正迷人的个性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养成使你自己对别人产生兴趣的习惯。
2.培养说话能力,使你说的话有分量,有说服力,你可以把这种能力应用于日常谈话和公开演讲上。
3.为你自己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使它适合你的外在条件和你所从事的工作。
4.发展出一种积极的品格,包括善于说话、懂得微笑和不吝惜自己的同情。
可以说,成功者肯定是一位会说话的人,但是,世界上充满了健谈者,善谈者,却没有那么多会说话的人。言谈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一门古老的艺术,语言的礼仪正是使言谈成为了一门艺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言谈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言谈的效果,那么言谈有规可循,有矩可蹈吗?
真诚地交谈
真诚的态度,是交谈的基础。谁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但自己首先得尊重别人。有研究表明,人体各种感官对刺激的感觉程度不一,视觉占87%,听觉占3.5%,味觉占1%,态度主要是给对方留下视觉和听觉效果。
在交谈中,谈话态度应该是真挚、平易、热情、稳重。彼此的信任会使交谈进行得很愉快,双方袒露心扉,增进情感交流,赢得别人对你的好感和支持。如果虚伪做作,华而不实或轻慢无礼、语气生硬,那么对方就不乐意同你交流。真诚,就是要做到不言过
其实、油腔滑调,更不能用恶语中伤别人。
谦恭适度地交谈
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是凡事皆有度。生活中不少交际语言,如“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才疏学浅,望多多指教”等,都华而不实,给人过度谦虚、缺乏诚意、呆板生硬的印象。谦恭适度,应该把自己摆在与对方平等的位置上,推襟送袍,不能满口客套,假意应酬。议论问题,表达看法,不能过分谦卑,也不应自以为是;赞美别人,不能言过其实,而应恰如其分;反省自己,不能文过饰非,也不应妄自菲薄。
见人择言,“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每个人由于其经历、所受教育、家庭、兴趣、性格等不同,由此带来其谈话的领域、内容、“兴奋感”的差异,这是社会的现实,也正是这种差异,才有了五光十的社会。因此,在同不同性格、不同行业、不同熟悉程度的人交谈时,就要察颜观,选择语言,甚至转移话题。
交谈不仅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还要因地、因情而异,这也就是常说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例如,在学校谈论一下春游计划或者学习体会,在车站等公共场所聊一聊天气情况、新闻报导、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
学会倾听
倾听重要吗
很多人为了吸引别人,常常滔滔不绝地谈论着他的话题、自己的事情,占用了交谈的大部分时间。这样的人是一位谈话高手吗?他能吸引他人吗?不能。因为他不懂倾听的礼节和重要性。
“使对方多说话”。聆听除了出于礼貌的考虑,它还有四个益处:
1. 倾听可以使说话者感到被尊重。
卡耐基曾说,专心地听别人讲话,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最大的赞美。不管对象是谁,上司、下属、亲人或者朋友,倾听有同样的功效。人们总是更关注自己的问题和兴趣,如果有人愿意听你谈论自己,马上有被重视的感觉。
2. 倾听可以缓和紧张关系,解决冲突,增加沟通。
倾听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使公司和人员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从而节约时间和费用。
3. 倾听可以解除他人的压力。
心理学研究证明,向人诉说心中烦恼之事能减缓心理压力,因此,当你有了心理负担和心理疾病时,一个友善的、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是很好的解脱办法。
4. 倾听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更好地了解人和事,使自己变得聪明,成为一名智者。对一个成功的推销员来说,有效的推销方法是自己只说1/3的话,把2/3的话留给对方去说。
因此《圣经》中说,上帝赐予我们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就是要我们少说多听。如果你是一位话多的人,改变一下吧,先学会做一位优秀的倾听者。
你会倾听吗?——倾听的礼节
倾听是成功的要素之一,它作为一种技巧,有哪些方法要领?作为一种交流,应注意哪些礼节呢?
1. 集中注意力,真心诚意地倾听
人的思绪常进行很快,往往超过讲话的速度。讲话的速度是每分钟120至160个字,而思考的速度则是每分钟400到600个字。因此要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如果你真的没有时间,或由于别的原因而不愿听人谈话,你最好客气地提出来:“对不起,我很想听你说,但我今天还有一件事要做。”礼貌地提出来,比勉强听或者坐着开小差更好一些。
2. 要有耐心,不能随便打断别人讲话。
有些人话很多,或者语言表达有些零散甚至混乱,这时就要有耐心听完他的叙述。即使听到你不能接受的观点或者伤害某些感情的话,也要耐心听完。听完后可以反驳或者表示你的不同意。
3. 偶尔的提问或提示可以澄清谈话内容,给讲话者以鼓励。
如:“这几条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好呢?”
“这很有趣,请接着说。”
同样,可以适时用简短的语言,如“是”、“对的”或点头微笑来表示你的赞同和鼓励。
4.适时给予反馈。
反馈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对讲话人所表达信息和情感的理解,这表明他已经听到并理解了信息。你可以逐字逐句地重复讲话人的讲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讲话人的意思。比如:“你的话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当别人说:“我不喜欢我的老板,再说,那个工作也很烦人。”你可以用自己语言解释:“你对你的工作不太满意。”
微笑杀手闲聊而不无聊
在交谈时不时前倾,即表示你在专心听讲又很轻松愉快。
说话的音调不能太低,这样会使谈话复杂起来,也不要盲目大声喊叫。聆听之时,目光要看着对方,不能东张西望,环顾房间四周,否则会被认为你没有专心听讲。如果再辅以点头等动作,别人就知道你对谈话内容很认可或很有兴趣。
谈些什么
虽然闲谈无法预料,但我们可以为这类即席交谈做些准备。事先做好可以使谈话双方无拘无束,避免可怕的沉默,尤其是第一次会面。准备谈资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每天读一种报纸,每月读几本杂志,也要注意观察周围社区中发生的事情,天气情况和文化动态等,还要跟踪关注本行业的最新消息。
在闲谈之中,一些话题你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因为它可能伤害别人,或者听众对此不感兴趣而成为你的单独表演,使别人兴味寡然。这些话题如:
1.单位的人事纠纷和涉及决策的积怨。
2.个人的不幸。
3.有争议的兴趣爱好。
4.询问某人婚姻是否触礁。
5.低级笑话。
6.小道消息。
7.争议性很大的问题。
8.谈论别人的不幸遭遇。
9.谈论被解雇的朋友,而不表示同情。
10.有关私生活的细节。
有些词语号称“交谈杀手”,常会引起别人的不快和费解,有损自己的职业形象。因此这些词语在禁忌之列,少用为妙。
俚语,每个地方都有俚语,常常让人费解,因而不宜在公众场合使用。
污言秽语,这类词语要么贬损自己的形象,要么给别人带来伤害。
行话,懂得行话的人不多时,最好少用。
有关某人种族、宗教信仰或残疾的词语。
学会赞美别人
许多人成功,正因为他们懂得这一条秘诀: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但一般人常常忘记它或者不善于赞美,所以总有那么多失败的人。
人人都需要赞美,你我都不例外
出身贫寒的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他以伟大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高超的处世哲学从木工、摆渡工、律师、议员而成为美国总统。他后来总结说:“人人都需要赞美,你我都不例外。”……
给人玫瑰花,手上常有一缕芳香
生活中我们需要赞美别人,真诚的赞美,是你送给别人的玫瑰花,对于别人,他的优点因你的赞美而更加光彩,对于你自己,在给予别人的同时,留在手上一缕清香,使你活得更潇洒、自在而充实。
赞美别人,可以表现原原本本的自我,它可以打破一次谈话的僵局,可以消除紧张心理,可以给你带来远见卓识,让你拥有宽广的胸怀,不仅使你更健康,而且让你获得真挚的友谊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你会赞美吗
赞美是一门需要修炼的艺术,但只要你窥破了它的“秘诀”,你不但能赞美别人,而且能如意地得到别人的赞美。以下是赞美的“礼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