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ZN论坛_201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乡镇)申论真题
2012年山东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乡镇)试卷
给定资料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发表的《世界科技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的差距,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差距。”
据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列为3.27%。这个数字意味着,每百人中,仅有3人具备基本的公民科学素养。
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新途径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方心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文件强调要“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设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从2004年提出“改革农业科技体制,较大幅度地增加预算内农业科研投入”;2005年“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006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2007年“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2008年“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
基本支撑”;2009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2012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2011年“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到2012年将“农业科技创新”写入标题,并以半数以上的篇幅重点阐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央已经连续9年将农业科技问题写入当年的1号文件。
2.农业部有关官员在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时说,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技突出表现为“三个不足”: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跟踪式、模范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比较多。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二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不足。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和农民需要,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殖”已成为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对于今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该官员认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发3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但是,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耕地、淡水等资源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
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开始逐渐减小。
3.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科技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一五”时期不足20%,提高到“十一五”末期52%,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农技推广成为其中关键一环。
种了50年地的河北农民赵老汉,听到上大学的女儿告诉他2012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科技问题非常重视时还很迷惑,没有文化的他并不知道这对于他来
说意味着什么,他正在琢磨的是电视里播的小麦新品种为啥长得那么好,产量也比自家高。他打断女儿的话问道:“那明年俺想种电视上那个大麦穗的品种,能解决不?”横在赵老汉和他日思夜想的“大麦穗”之间的那道坎儿,就是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农业新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在我国农村还是个很薄弱的环节。”农业部副部长在接受《科技日报》记着采访时坦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是一个短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左右。目前,我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成功3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40%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30%,大量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应用于生产,只能停留在研究阶段和实验室成果阶段。”
据2011年河北省有关部门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河北省每年有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其中,受农户欢迎并
得到积极应用的所谓“热烈成果”约占科技成功总量的10%,加上一定配套服务才能接受的所谓“温型成果”约占总量的40%;另外,约40%的成果属于农户不感兴趣、不愿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冷型成果”。
4.杨翠明是河北省涉县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他对记着说:“我们主要是对农业进行推广和服务。话虽简单,可真要做好这项工作,却没那么容易。就拿优良种子的推广来说,原来是县里交给乡里,乡里先交给村干部实验种些,那还得好说歹说,因为谁都不希望在自家地里搞实验。”农民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技术的推广,但当农民认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后,反倒让杨翠明觉得无奈了。据他介绍,当地农民经常为一些农业上的问题他,一些简单的农作物管理,如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他靠着经验还能够进行指导,但面对一些复杂的技术难题,他也无能为力。“主要是二十多年来,我的农技知识始终没有更新,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杨翠明表示,农技员普遍知识陈旧,且不能即使掌握新
bbs论坛是什么的技术,“这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随着近年来农村土壤、环境的变化,一些新的病虫害防治问题让杨翠明也束手无策,令杨翠明更尴尬的是,知道去年,技术站也没有增加相关技术设备对土壤墒情、作物病虫害等进行检测。杨翠明的农村推广站只有4名工作人员,负责全镇19个寸、8000多户、3万亩地的技术服务。由于涉县地处山区,乡镇区域跨度大,农技服务范围相比平原地区更广,这些年来,杨翠明一直希望自己的队伍能够扩大。“1990年技术站刚发展的时候有一批人,1996年又从大专院校分配来一批人,可1997年以后就没有新面孔了。”杨翠明感叹道,“一直是这几个快成老头的人复杂工作。”让杨翠明感到力不从心的是,“镇里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多,养老、信访、包村、救济、粮食直补等工作都要参与,
根本没有太多时间来做本职工作。”据悉,自上世纪90年代初实行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断奶、断粮”和“下放”等政策后,全国44%的县级农业推广机构和43%的乡镇农业推广机构被削弱和停拨事业经费,近1/3的技术人员离开岗位,导致农技推广体系受到破坏,尤其是造成了乡、村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严重缺乏,即便是在岗的农技推广员,往往也得花去70%左右的时间去做政府指派的“中心工作”,或者身兼一些“经营性任务”。在采访中,很多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站都表示“不太熟悉”、“不清楚”、“没主动过”,即使有过的也常常无功而返。
5、广东省翁源县菜镇农技站站长贤已经在乡镇从事农机推广20多年了,在他看来,没有农技站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再好的农业科技也难以到达农民的手中。他认为,镇一级农技站是一座上联专家、下联农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民可以需求有效对接的桥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但是没有自有办公用房、没有试验示范基地、也没必要交通工具的“三无”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作为一个从事基层推广20多年的人,我只能靠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来维持工作。”贤说。该镇是翁源县的县城所在地,也是一个农业大镇,
但“我们站4个人连办公室也没有,只能到镇政府借别人的办公桌。”作为镇农技站的站长,他的工资有2000元左右。但是却基本没有工作经费,也没有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到田间地头都要开自己的摩托车,油费还要自己掏腰包,如果不是对农民有感情,我早就不干了。”
“以前我们把杂交水稻送到农民手中,农民也不要。”贤说,很多农民你给他们讲农业技术,他们听不懂,也不想去尝试新的技术。必须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深入乡村,和农民交朋友,让农民信任你,再通过示范带动,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现在镇上98%的粮农都种了杂交水稻,大部分农户都使用甘蔗地膜、水稻抛秧技术,这都是我们农技站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的结果。“但是全镇有农业人口6万多,农技推广者只有4个,要把新技术都普及到农民手中,根本就是不可能,只能做一点算一点。”说道这里,贤有点无奈。他已经53岁了,但是确实该镇农技站最年前的工作人员。
翁源县农业局张局长告诉记者,翁源县是广东的农业大县,事实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翁源已经发展成全省重要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翁源还建有粤北最大的蔬菜批改市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却出现萎缩。“1997年以后,全县的农技推广体系一直没有进过新人,部分地区中专及以下学历农技人员超过了40%。县、镇两级农技站一年的工作经费中有5万元,这点经费分配到农技站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最后,张局长强调说,不能片面强调市场化,只有政府转变观念,才能推动解决农技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突破农业科技发展的瓶颈。
近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官员在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时,强调了文件中“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提法是一个大亮点。即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要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水平相衔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