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全册课堂笔记
目录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坚持改革开放-1-
一、改革开放促发展-1-
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是什么?-1-
2.共产党带领人民怎样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1-
4.我国是如何作出改革开放的抉择的?(改革开放的起点)-2-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2-
※6.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2-
二、中国腾飞谱新篇-3-
7.中国腾飞的表现-3-
8.中国腾飞的作用和影响-3-
9.党的十九大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3-
10.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4-
11.改革开放我国发生巨大变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4-
12.面对改革开放、中学生应该怎样做?-5-
13.政府如何将改革开放的事业向前推进(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5-
知识拓展1-5-知识拓展2-6-走向共同富裕-7-
一、改革进行时-7-
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7-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7-
3.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如何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7-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哪些挑战?-8-
5.为什么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8-
6.改革创新精神-8-
二、共享发展成果-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7.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是什么?-8-
8.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8-
9.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9-
10.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9-
11.增进民生福祉的原因-9-
重点难点问题-10-☆为什么重视改革(把改革摆在重要位置)?-10-☆多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10-☆国家应如何全面深化改革?-10-☆实现脱贫的目标,国家应该如何做?-10-☆精准扶贫、脱贫,中学生应该如何做?-10-☆消除贫困、成功脱贫有何意义?(实施乡村振兴的意义?)-11-☆振兴乡
村经济,青少年能做些什么?-11-☆面对未来的共享经济时代,青少年学生该怎么做?-11-☆民生、共享发展、脱贫精准扶贫说明了什么-11-☆脱贫致富,请你建言献策、贡献“金点子”-11-
I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12-创新改变生活-12-
一、感受创新-12-
1.正确认识创新-12-
2.创新对个人、生活各领域的作用-12-
3.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的原因-13-
二、创新引擎-13-
※4.社会需要创新的原因(创新对社会的作用)-13-※5.为什要进行创新(我国需要创新的原因)-13-
6.怎样坚持创新发展?-14-
7.列举“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利-14-
8.国家推进“互联网+”有何意义?-14-
9.出一期“互联网+”为主题的黑板报,可以设计那几个版块?-15-
10.“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学生该怎么做-15-
11.青少年应该如何安全健康地使用网络-15-创新永无止境-16-
一、创新强国-16-
1.我国的科技现状-16-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16-
※3.如何(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16-
4.为什么必须重视发展教育-17-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17-
二、万众创新-18-
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18-
※7.如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8-
8.为什么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18-
9.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18-
※10.保护知识产权的途径有哪些-18-
11.创新的目的和意义-19-
※12.中学生怎样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19-重点难点问题-19-☆回答科技、创新常用例句-19-☆相关战略-19-☆列举我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19-☆中国科技成果“井喷”“新四大发明”等等成果的涌现说明了什么-20-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21-生活在民主国家-21-
一、民主的足音-21-
1.历史上的民主-21-
2.近代以来,中国人追求民主的历史过程-21-
3.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和发展-21-
※4.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什么-22-
二、新型的民主-22-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22-※6.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特点)-22-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23-
II
※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选举、协商-23-※9.如何保证(途径)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制度)-23-参与民主生活-25-
一、行使民主权利-25-
1.认识公民参与-25-
※2.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有哪些-25-※3.民主选举-25-※4.民主决策-26-※5.民主监督-27-
二、增强民主意识-27-
6.增强民主意识的原因-27-
※7.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能力)-27-
8.怎样增强民主意识-28-
重点难点问题-28-☆广大市民为什么要参加政治生活、建言献策-28-☆“互联网+政治”(网络问政)的影响-28-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29-夯实法治基础-29-
一、选择法治道路-29-
※1.法治的作用-29-※2.如何实现法治(法治的要求)-29-
3.良法-29-
4.人治与法治的区别-30-
5.近代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30-
二、描绘法治蓝图-30-
6.改革开放后,我国法治建设历程-30-
※7.法治蓝图(依法治国)-30-
8.建设法治中国的目的(实现法治蓝图的要求)-30-
9.走中国特法治道路必须做到(要求)-30-
10.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国家应该如何做?-31-
11.推进依法治国,弘扬法治精神,青少年应该怎么做-31-凝聚法治共识-32-
一、法治政府-32-
1.生活与政府息息相关-32-
※2.政府的权力、宗旨和工作要求-32-
3.法治政府-32-
4.依法行政-32-
5.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32-
※6.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怎样做到依法行政)-32-
7.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32-
二、厉行法治-33-
8.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方针)-33-
9.厉行法治的内涵-33-
※10.厉行法治的要求(怎么办)-33-
1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33-
重点难点问题-33-
III
☆国家重视法治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33-☆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大反腐败力度说明了什么-33-☆扫黑除恶反腐败的意义-34-☆扫黑反腐败设计宣传标语-34-☆法律和宪法知识点-34-☆一期优秀的主题板报应符合哪些标准-34-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35-延续文化血脉-35-
一、中华文化的根-35-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35-
※2.文化的作用和影响-35-
3.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原因-35-
4.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如何传承社会主义文化)-35-
5.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来源-35-
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36-
二、美德万年长-36-
7.中国传统美德的产生、作用-36-
8.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36-
9.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要性和要求-36-
凝聚价值追求-37-
一、高扬民族精神-37-
1.民族精神的作用-37-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37-
3.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丰富和发展-37-
※4.为什么高扬民族精神-37-
5.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37-
※6.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7-
二、构筑中国价值-38-
7.中国价值的形成-38-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内容-38-※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重要性)-38-
10.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38-
重点难点问题-39-☆安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9-☆举办文化遗产类活动有何意义-39-☆加强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请你建言献策-39-☆传统文艺类活动对人民众有何意义-39-☆开办《国家宝藏》节目有何意义-39-☆为繁荣我省文化,政府和青少年应该如何做-39-☆模范人物身上的品质和正能量(常用句)-40-☆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该怎么办-40-☆中学生怎样践行“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40-☆弘扬“尊老”等一类的传统美德有何意义-40-☆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40-☆青少年如何成为长征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40-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41-
IV
正视发展挑战-41-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41-
1.认识人口问题-41-
※2.我国人口现状特点-41-
3.我国人口形势(人口问题)-41-
4.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41-
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42-
5.我国的资源国情-42-
6.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42-
7.我国环境形势严峻-42-共筑生命家园-43-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3-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43-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为什么)-43-
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怎样做)-43-
二、坚持绿发展道路-44-
4.为什么走绿发展道路-44-
※5.怎么坚持走绿发展道路(要求)-44-
6.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44-
7.如何建设生态文明-44-
8.美丽中国前景-44-
重点难点问题-44-☆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与绿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44-☆守护青山绿水,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国家、企业、青少年应该怎么做?-45-☆请你就建设美丽中国(家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45-☆有关“生态”“环保”法律和方案的出台,有何意义-45-☆根据环保主题,设计几个环保宣传活动-45-☆设计和生态、环境有关的标语-45-☆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主题,设计一个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46-第七课中华一家亲-47-促进民族团结-47-
一、民族大家庭-47-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47-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7-
※3.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新型、区域自治制度-47-
4.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现-47-
5.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巩固的意义)-47-
二、家和万事兴-47-
※6.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必要性)-47-
7.党和国家、公民(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的措施-48-
8.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发展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48-
9.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取得的成就-48-
10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取得成就的原因-48-※11.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如何做-48-
12.学习准备开展“民族团结”的教育活动,有哪些形式-49-
13.假如你是“民族团结”主题的主讲人,你会讲哪些内容-49-
V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