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部分课后题答案(庄毓敏)
一. 名词解释(考三个,每个4分)
1.商业银行P4:商业银行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取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2、利率风险P22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变动使银行在运用资金时可能遭受的损失就是利率风险。
3、核心存款P70:核心存款是指对市场利率变动和外部经济因素变化不敏感的存款。
4、法定准备金P94:法定准备金是按照法定比率向中央银行缴存的的存款准备金。
5、贷款政策P117:贷款政策是指银行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称,是银行从事贷款业务的准则。
6、质押P153:质押是指借款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力移交银行占有,将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券的担保
7、消费信贷P159:消费信贷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满足个人特定的消费目的而发放的贷款。广义的消费信贷包含所有种类的与个人物质生活消费相关的贷款;狭义的消费信贷不包含住房
、汽车、助学等期限较长的个人贷款,主要指利用信用卡进行的短期、日常消费贷款。
8、自偿性贷款P184s:即基于商业行为能自动清偿的贷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
9、中间业务P210: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既能为商业银行带来货币收入,却不直接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
第一章
1、1694年历史上最早的股份制银行--------(  英格兰银行        )诞生。
2、(    信用中介  )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3、(    银行控股公司制        )在美国非常普通,是美国最古老的银行形式之一。
4、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政府对银行的监管秉承的是( 谨慎监管      )原则。
5、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机构是(  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      )
第二章
1、银行的核心资本由(    股本   )和(    公开储备    )组成。
2、<新巴塞尔协议>中所表述的银行风险监管的三大支柱是由(    最低资本要求        )、(        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和(      市场纪律      )构成。
3、银行资本的来源有两个(        商业银行创立时所筹措的资本      )和(    商业银行经营利润的一部分    )
第三章
1、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目的是(      维持银行增长率          )和(          保持银行流动性        )
2、在核心存款和易变存款之间,银行应当加大(    核心存款    )所占比例。
3、资金成本相当于(          利息    )和(  营业      )两种成本的总和。
4、我国银行负债主要源于(    储蓄存款       )。
第四章
1、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有两部分组成(  法定储备金     )和(  超额准备金          )
2、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  7%  )
3、 可用资金头寸是指扣除了(        法定准备金       )后的所有现金资产。
4、 商业银行的存款按照被提取的可能性,可以分成(  脆弱性质币负债            )(    稳定性质币负债      )(    游动性质币负债        )三类。
5、 银行主要可以通过(        转换资产    )和(  借入资金      )两种方式满足流动性需求
第五章
1、银行贷款组合的目的是(      最大程度提高银行贷款发放的收益降低整体贷款的负债风险                                               )
2、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贷款可以划分为( 正常  )、( 关注  )、(  次级 )、(  可疑  )和损失五类。
3、呆帐准备金的提取要符合两项原则:(      及时性        )、(            充足性      )
4、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高的情况,我国成立了(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剥离商业银行的呆坏账。
第六章
1、银行对企业发放的短期贷款具有(    自动清偿      )性质。
2、对借款人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从三大比率着手,即(    营运效率      )、(    杠杠比率    )、(      流动比率        )
3、对借款企业偿还能力的评价,不能主要依靠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评价企业的(    担保分析           )
4、现金净流量包括企业的(        经营活动              )、(            投资活动           )、(              融资活动               )
5、反映流动性的比率由(    流动比率    )和(    速冻比率      )两个指标构成。
第七章
1、按照资金的用途,消费信贷可以分为(        住宅抵押贷款        )、(          非住宅贷款        )、(        信用卡贷款      )三大类。
2、汽车贷款供给方式分为(    间客模式    )和(      直客模式        )两种。
3、我国的汽车贷款主要采用的是(    间客模式          )的供给方式。
4、我国规定,汽车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        )
第九章
1、票据从种类上讲,包括(    支票     )、(      汇票  )和(    本票     )
2、银行汇票的有效期为(1 )个月。
3、汇票经银行承兑后,第一付款人就由第三方转变成( 银行    )
4、当前国际汇款一般使用(  电汇      )方式。
5、信用卡按照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分为(  贷记卡     )和(    准贷记卡     )两种。
6、现代租赁业务是以(      融资    )为主要目的的信用方式。
简答题(2道题)
1、 银行流动性的理解(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矛盾)
答:(1)商业银行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
(2)从现金资产保留量的变化方面来看:保有量越多,则银行的流动性越大,安全度也就越大,盈利性资产就越少;保有量越少,则银行的流动性越小,安全度降低,盈利资产就越多。商业流动性又分为供给与需求大对比,反映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程度,
2、 存款定价与银行经营目标P71
首先,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追求盈利的增长。利用存款定价可以稳定客户,保证存款规模的增加。其次,通过存款定价,确定存款利率,利率的增长,银行负债成本的提高,存款增长,
为银行资产利用提供条件。再次,存款定价挤占银行盈利空间。因此,存款定价要保护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不能单纯的追求扩大市场份额,依靠不合理的存款定价吸引存款导致银行利润下降是不可取的。
3、 对银行资本充足的认识。P66(p33--34)
(1)资本充足率=资本金/风险资产*100%,当资本充足率高时,银行安全性好,资本回报率低,对股东有损;所以资本的总量应高于银行损失的总量。如果银行损失大于资本总量意味着危害客户利益。
(2)资本充足与银行的稳健
银行资本规模大
银行资本规模小
债权人
资金安全度高
资金安全度低
股东
汽车贷款利率
资本收益率低
资本收益率高
银行
信誉度高
信誉度低
结论:银行的资本规模应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银行的资本规模对银行倒闭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量;在其他情况相等时,资本规模越大,资本的充足率越高。
4、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理论P183
资产管理理论
产生时间
20世纪60年代
该理论主要观点
银行资金的规模和结构是银行自身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它完全取决于客户存款的意愿与能力;银行不能能动的扩大资金来源,而资金业务的规模与结构则是其自身能够控制的变量,银行应主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经历了3个阶段,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作用
对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地位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负债管理理论
产生时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该理论主要观点
银行可以积极主动的通过借入资金的方式来维护资产流动性,支持资产规模的扩张,获取更高的盈利水平。主张以负债的方式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使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得到协调, 缺点:因为依赖从货币市场借入资金来维持主动性,必然受到货币市场资金供求情况影响,外部因素制约增加了银行的风险,增加了成本,不利于稳健经营
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作用
开辟了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的新途径,改变了长期以来资产管理仅从资产运用角度来维持流动性的传统做法。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产生时间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该理论主要观点
商业银行单纯依靠资金管理或单纯依靠负债管理都难以达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均衡、银行应对资产负债两方面业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保证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保证流动性供给能力。
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作用
使银行管理更为科学。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产生时间
20世纪80年代末
该理论主要观点
银行应从正统的负债和资产业务以外去开阔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
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作用
开辟银行盈利新亮点、新渠道、新办法;
为银行资产风险的规避提供了好的条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