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分析——以六所高校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24T01:08:28.866Z 来源:《教育考试与评价》2021年第7期作者:王雅迪[导读]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1997年由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两个二级学科调整合并的一个交叉学科,属于社会学范畴,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5个二级学科方向之一。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适应社会需求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型综合性应用学科。本文选取了六所有代表性的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授权点高校,以其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后发现,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存在错位问题等,并针对问题提出明确培养目标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教育经济与管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一、背景概述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概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1997年由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两个二级学科调整合并的一个交叉学科,属于社
会学范畴,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5个二级学科方向之一。主要是运用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经济现象和教育管理问题,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与产出规律,探索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关系的学科。培养具有坚实教育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研究方法与技巧,综合素质优异的高级专门人才。
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规定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划为管理学门类,可授予管理学或教育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截至目前,我国有超过130个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硕士点,各高校该学科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并各具特。但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个交叉学科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该学科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二)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概述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必须遵循的教育教学“根本准则”。人才培养指对人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根本要求,指导教育教学具体过程的规范性文件。培养方案应体现学科专业对学生的学业标准和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学科名称和代码、学科简介、培养目标、基本学制、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攻读学位的学分要求、学位论文和培养方式与方法等内容。
课程设置指的是学校针对学科专业设立的各种各类的课程安排。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内容和课
程结构。合理的课程内容指的是课程内容具有科学性,符合国家教育价值观规律,反映学科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紧随时代潮流对学科发展提出的前沿要求。合理的课程结构指的是课程设立的安排合理、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合理,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系统了解该学科的知识架构与内容体系,掌握一定的学科基础理论与学习研究方法。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分析
1、研究对象
本研究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第四轮公共管理学科评估结果,选取了六所在学科评估水平、地域划分、院校属性分类上都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授权点高校,他们分别是学科评估结果为A+、A、A-、B+、B、B- 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郑州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笔者主要通过各高校的搜集获取信息,对它们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和分析。
2、培养方案分析
表1 六所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设置情况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这六所高等院校中,三所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在教育学院,两所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还有一所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在高等教育研究所。
从研究方向上来说,大致有教育经济、教育财政、教育管理等。除此之外,各学校又有其学科研究特,复旦大学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方向,山东财经大学有高等教育研究方向。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可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两种。学术型研究生一般学制为3年,主要培养具有深厚学科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学科先进研究方法,面向社会教学科研岗位的专业人才。应用型研究生一般学制为2年,主要培养具有学科宽阔视野,结合社会实践能力,有一定工作能力潜力,能够满足一线管理岗要求的相应人才。
3、课程设置分析
(1)课程结构对比
表2 六所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结构设置情况
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非学位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如表2所示,本文所研究的六所高校中,郑州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课程结构设置是比较符合规范的,中国人民大学把学位课分为公共课、方法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北京大学把非学位课程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
(2)课程内容对比
表3 六所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情况
通过表3各院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可以看出每个学校对本学科人才的培养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偏向。
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注重教育方向,设置了一大批教育学课程,如教育调查与实验、教育定量研究方法等。郑州大学作为综合类大学,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上偏向管理学,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设置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设了大量公共管理类课程。中央财经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两个财经类学校在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偏向经济学,注重微观/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一)培养方案欠明确,课程设置存在错位问题
高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一般设置在教育学院或教育管理学院,也有一些学校把该专业划分到公共管理学院或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其他院系,其中不乏有专业设置混乱,培养方案不明确,人才培养边缘化,课程教学凌乱化的现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因为隶属关系存在盲目性和不明确性,忽视该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导致课程设置存在错位问题。该专业一般划分在教育类或管理类的一级学科之下,但多数高校重视一级学科的规划,而疏于对二级学科课程设置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二)教学形式较单一,缺乏创新精神轻视实践
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创新型实用专业人才。但就目前大多数院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的教
学模式现状来看,却是过于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实践经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理论学科,如果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中去,对他们理解和掌握该学科以及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但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和传统,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的讲授。
(三)课程内容略陈旧,不能良好顺应时代变迁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有些教材的版本老旧且更新慢,信息化利用不足,在课程的选择和编排上略显落后,课程内容缺乏前瞻性和现实性,无法反映该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学科前沿。比如在某些课程的示例中用的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案例和数据,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了解当前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四、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的改进措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做好课程设置规划
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个交叉学科的特性,大部分学校设置的该专业课程都是教育类与公共管理类的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其隶属的学科归类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划分到教育类学科,那么他的主要课程设置应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学等,以人力资源
管理相关的管理类课程为主。如果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划分到管理类学科,那么它的主要课程设置应为管理学专题、经济管理学、战略管理学等,以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为核心的课程。
(二)丰富教学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掌握的学科知识预判教育经济社会中的事态趋势。因此,该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稳固的知识体系构架,还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学校应该建立和调整专业教学布局战略,倡导鼓励创新型实践型的教育教学方式,结合我国国情和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对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高校应该做好相关支持工作,可以与实习单位进行校企合作,为硕士研究生提供实践平台,让他们在硕士研究生期间拥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其专业教育与管理能力,为以后毕业面向社会就业打下实践基础。
(三)更新课程内容,学科密切联系现实经济管理类专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在对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上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也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广泛的涉猎多学科相关知识,可以把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相关的重大问题融入课程,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课程内容中插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前沿问题研究情况,学术最新动态,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鼓励专业人士编撰适应当前现
实的教育经济与管理教材,也可以使用国外的优秀教材,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又可以使教学密切联系全球实际。
参考文献:
[1]郭欣,仁增元.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4):49-53.
[2]黎军,宋亚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1):46-50.
[3]沈有禄,于小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硕士课程设置与改革[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S1).
[4]翟亚军,哈明虎.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06):39-4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