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目标设置: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里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2.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的认识、探究参与体育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3.运动动机:是指有运动目标引起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内部心理动因。
4.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5.归因训练: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是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归因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或运动员在未来体育学习与运动竞赛中的成就动机。
6.体育活动:它包括各种与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分等有关的活动形式,它通常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如慢跑、举重、有氧锻炼等。
7.唤醒:之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有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8.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彩的情绪状态。
9.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10.表象训练: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11.心理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是一种与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劳动、身心健康以及调节与提高人体身心潜能相关的,在人脑内部形成的内隐技能。
12.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13.团体凝聚力:指为了实现目标和(或)为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体黏在一起、保持一致性倾向的动态过程。
14.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高原现象。
15.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系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16.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17.模拟训练:也称“比赛模式化训练”、“比赛适应性训练”,是指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用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
18.暗示训练:是指利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刺激物,采用间接、含蓄的方法,对训练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
19.渐进放松训练:是利用全身各部位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并辅以深呼吸和表象来调控人们紧张情绪的一种训练方法。
二、填空
1、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参与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
2、(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
3、早在1926年,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发表《体育的迁移价值》
4、唤醒的3种表现形式:(电脑唤醒)、(行为唤醒)、(植物唤醒
5、根据被模拟的实现方式,可将模拟训练分为:(言语图像模拟训练)、(实战情景模拟训练);根据被模拟系统的不同,可将模拟训练分为:(对手的模拟训练)、(比赛状态的模拟训练)、(比赛环境的模拟训练)
6、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认知定向阶段)、(动作的联结阶段)、(协调完善阶段)
7、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经验与成熟度)、(智力)、(个性)、(运动能力)
8.体育运动中的特殊体验是高峰表现、流畅体验、跑步者高潮。
9.运动技能迁移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的是_正迁移_,起干扰作用的是_负迁移_。
10.放松训练是以一定的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N系统兴奋性的方法。
11.体育教学中,游戏法的心理学意义在于情节性、娱乐性、竞争性、规则性、随意性。
12.体育习惯的特点有后天性,指向性,省力性,稳固性。
13.赛前心理状态共有四种,它们分别为赛前过分激动状态、赛前淡漠状态、赛前盲目自信状态和战斗准备状态。
三、简答题:
1、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不同点: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包括老师。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其主要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锻炼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擦怒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区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大众。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相同点:一、研究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二、研究内容涉及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三、研究方法相同。
2、 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
(1)、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2)、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3)、设置极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的的目标;(4)、设置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目标;(5)、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6)、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7)、教师与学生共同设置目标。
3、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动机?
一、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1.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2.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
三、适当开展竞争,积极组织合作。
四、及时反馈,肯定评价;1.运用多种反馈形式,2.起当时用表扬和批评。
五、端正体育态度。
4、.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益?
(1)、体育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2)、体育活动对情绪的影响;(3)、体育活动对人格的影响;(4)、体育活动对应激的影响;
5、.体育活动对情绪的影响?
(1).体育锻炼的原则体育活动的抗抑郁效能;(2).体育活动降低焦虑的效能;(3).体育活动提高主观幸福感的效能。(4).体育活动中的特殊情绪体验。
6、体育活动对人格的影响?
(1).体育活动对某些人格特质的改变,对人格的发展有促进作用。(2).体育活动对自尊的维护;①体育活动能提高身体自我价值和其它重要的身体认知。②体育活动对不同性别人的自尊会产生不同影响。③梯云回到对低自尊者的效果更加明显。④不同活动方式对自尊影响有差异。
7、唤醒的三种表现?之间的关系?
(1).脑电唤醒(刺激使脑电出现去同步化的低压快波)(2).行为唤醒(非麻醉动物唤醒时伴随的行为变化)(3).植物性唤醒(较高水平唤醒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
三者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单独存在。
8、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
一、环境因素;(1)比赛重要程度。(2).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二、个体因素:(1).特制焦虑,(2).自尊
9、什么是模拟训练?其作用?
模拟训练也称“比赛模式化训练”、“比赛适应性训练”,是指在训练过程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
作用:(1).提高适应性。(2).提高抗干扰能力。(3).提高备战真对性。(4).提高训练质量。
10、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
(1).动作技能是后天习得的。(2).动作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向无意识过渡。(3).运动技能程序化。(4).动作技能的自动化。(5).能量消耗的节省化。(6)觉察错误能力的逐步提高。
11、影响动作技能的学习因素?
一、内部因素:1.经验与成熟度。2.智力3.个性4.运动能力。二、外部因素:1.指导与示范2.练习3.反馈
12、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1).人指定向阶段。(2).动作的联结阶段。(3).协调完善阶段。
13、体育能力差异对动作技能形成的影响?
(1).体能。(2).心理运动能力。(3).信息加工能力。(4).与体育活动相关的智能。
14、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一、 环境因素:1.团体规模2.合约责任
二、个体因素:1.满意感2.团体成员特征的相似性。3.团体成员角。
三、领导因素:1.领导的行为和领导者的决策风格。
四、团体因素:1.运动项目。2.团体目标3.团体状况。
15.简述影响锻炼者获得运动愉快感的因素。
活动目的;社会交往;个人的能力;自我效能感;社会环境因素
16、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1)、运动需要的满足。(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4)、成功体验的获得。(5)、融洽的师生关系。
17.简述影响体育活动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18.什么是动作技能的正迁移?关于动作技能的正迁移,有哪些理论解释?
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另一些新技能的形成发生积极的影响是正迁移。
关于动作技能正迁移的理论解释有:共同因素说;概括化迁移理论;关系的迁移理论。
19.心理技能训练要遵循哪些原则?
(1)与专项训练相结合。(2)预防为主,调控在先。(3)长期坚持,系统训练。(4)专家参与指导。(5)积极主动,自觉配合。(6)用量化指标评定训练效果。
20.什么是归因训练?其目主要目的是什么?
归因训练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是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
归因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或运动员在未来体育学习与运动竞赛中的成就动机。
21.模拟训练的具体方法?
(1)对手特点的模拟。(2)裁判判罚的模拟。(3)观众的模拟。(4)比赛关键情境的模拟。(5)地理、气候模拟。(6)时差模拟。
22.简述如何控制体育学习焦虑。
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体育学习兴趣;排除外界暗示;谈话诱导降低压力;应用心理调整的技能。
23. 简述实施表象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
(1)练习前要进行表象训练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等教育。
(2)只能作为动作技能训练的辅助手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