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摘要】: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推行十余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初步建立了“凡进必考”的进人机制。但是从总体上看,考试录用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着重对制度层面、执行保证层面、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别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从我国公务员考录的具体实践出发,在完善公务员考试立法、健全和完善考试录用制度以及强化硬性约束机制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摘要】: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推行十余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初步建立了“凡进必考”的进人机制。但是从总体上看,考试录用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着重对制度层面、执行保证层面、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别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从我国公务员考录的具体实践出发,在完善公务员考试立法、健全和完善考试录用制度以及强化硬性约束机制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务员 考试录用制度 问题 改革和完善
怎么去开股票帐户 【正文】: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作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之一。“为政之要, 首在择人”。自19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实施以来,在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不仅为建设高素质的党政干部队伍提供了重要保证,而且给人事工作注入了正气和公正,得到广阔人民众的积极拥护和高度赞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整个社会转轨的大背景下,各种制度必然会呈现出它的过渡性和渐进性。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但只是迈出
了初步的步伐,制度的健全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增强现有公务员制度的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政府治理能力,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作为公务员制度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足将使公务员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我们需要从我国的具体实践出发,借鉴别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现状
公务员考试录用作为公务员系统的“入口”,决定着政府部门所选人才的质量和素质,直接关系到政府组织运转的效能和政府组织目标的实现。1994年6月,国家人事部颁布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标志着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十年来,这一制度以其广泛的影响力,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大批优秀人才进入各级政府机关,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做出了较大奉献。
〔一〕、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基本功能:理论层面的认识
1、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内涵
所谓公务员的录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法定的程序,通过考试和考核等方法,从社会上选拔优秀人才到政府机关担任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并与其建立公务员权利和义务等法律关系的行为。[1]关于国家录用公务员的各种标准和准则的总称即称为公务员录用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录用的原则、录用的资格条件、录用的方法和程序、录用工作的组织等。公务员录用与以往干部录用的重大区别在于公务员录用采取了考试的方式,考试成为整个公务员录用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公务员录用制度的本质特征。因此,公务员录用制度又称为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有四个重要特点:第一,公务员考试录用指国家行政机关录用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一种方法。第二,公务员考试录用要有法律、法规的专门规定。第三,公务员录用考试要以公开的方式进行,录用的标准、条件、方法、程序及结果都要公诸于众。第四,招考对象是国家公务员系统之外的人。
2、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功能
年年有今日
作为筛选、选拔人才充实国家行政机关的一种手段,公务员考试录用具有选才甄别功能、人才调节功能、预测功能、激励功能、反馈功能。[2]
一是甄别人才功能。指考试录用能够测量、评价应试者在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是否到达了公务员录用的水平和标准。
二是调节人才功能。指考试录用能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公务员录用实行面向社会、公开考试的方法,能根据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从社会上挑选合适的优秀人才,从而保证国家公务员队伍数量恰当、质量优秀。同时还能促进各级各类专业人才重新选择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单位和专业。
三是预测功能。 指考试录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应试者的能力倾向和发展潜力,有利于合理安排、使用人才,实现人和职位的最正确配置,做到人事相宜。
四是激励功能。录用考试旨在选拔优秀人才,参与国家行政管理,公务员的大门向社会敞开,给每个符合条件的公民创造了公开、平等、竞争的时机。这就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进取心,激励应试者和广阔青少年更加努力学习,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人才。
五是反馈功能。通过考试及其对考试结果的分析、评价,一方面能发现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另一方面能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掌握人才资源的分布、结构,为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依据,提高整个人事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计划性。
〔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实际效能:实践层面的分析
文学名言 1、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发展历程
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国家公职人员,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就是科举制度。“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兴于唐,中经宋的改革,盛于明,衰亡于清,历时1300多年,主宰封建选官制度。”[3]早在公元606年,隋朝就开科取士,特点是由国家定期举行分科考试,以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选拔各级官吏的主要标准,称为“开科取士”。在以后不断的发展完善过程中,科举制逐步走上了标准化的道路。纵观科举制的演变,尽管存在着得失利弊,但它贯穿着一条重要的精神,即不拘门第、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以考试成绩作为官员任用与否的标准,摒弃了以出身门第作为选官根据的做法。这对后来西方各国文官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汽车轮胎寿命战地4剧情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机关补充人员主要依靠统一的计划分配,通过“统包统配”、“推荐”等方式,在一定范围内选拔。这些选拔方式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由于选人范围狭窄,缺乏竞争机制,加上录用人员的方法和程序缺乏科学化法制化,容易产生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因而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各项事业迅速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早在1980年,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中就指出,要“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并明确指出:“将来很多职务、职称评定,只要考试合格,就应当录取或者授予”,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干部录用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一系列改革实践的原则精神为建立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奠定了基础。1987年提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录用方法开始逐步实行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1993年8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根据《条例》精神,人事部于1994年6月颁布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标志着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随后,各地区根据实际又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法和细则,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的轨道。
2、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取得的成效
公务员考录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之为“公务员制度的一面旗帜”。考试录用制度推行十余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初步建立了“凡进必考”的进人机制,形成了涵盖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监督诸环节的考录法规体系。公务员考试录用越来越趋向标准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中央国家机关从1994年以来,已先后组织了11次公务员录用考试;全国31个省、区、市均实行了公开招考;辽宁、吉林等大部分省、区、市,都举行了省、地、县、乡四级统考;海南、上海、河北、深圳等省市把选人的目光放到全国,面向全国招考。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3年,“全国共考试录用公务员70余万人,报考人数240余万人;其中,从农民中录用公务员5000余人,从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公务员10万余人,从非国有单位录用4万余人,从待业人员中录用近万人。”[4]
从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取得的实际成效来看,首先,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迅速建立和发展使一大批素质好、年纪轻、学历高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政府机关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这种学历高、知识结构水平高、年龄低的 “两高一低”特点,标志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正在我国形成。从江苏省的情况看,自1997年6月开始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考以来,全省共有25万名社会青年和高校毕业生报名参考,为各级机关补充担
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人员2 .2万名。新录用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85%,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55%,全省通过公开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占新增公务员人数的95%,从而为各级机关选拔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改善了队伍结构。
奥迪q5多少公里保养 其次,各地在考录实践中,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打破身份、地域限制,使“卷子”代替“条子”、“考官”代替“跑官”,将选人置于社会、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下,有利于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事实上,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全面建立之后,人们不再把眼睛盯在掌握人事生杀大权的部门和领导身上,而是把精力用在如何提高自身素质,至少是应试能力上,这也是人事制度走向正常化、科学化的一种表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