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研究
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研究
黄书雷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650221)
要:随着交通信息的高度联通,旅游活动空间范围明显扩大,个体旅游活动次数显著增
加,对地处西南地区旅游大省云南而言,顺应这一趋势变化,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功能性旅游,能够创造出旅游业发展的新空间,支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从西南5省市区旅游发展实际出发,以旅游经济学有关理论为支撑,得出云南具有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功能性旅游的良好基础,力求结论为政府向省会城市、交通便利区、功能性旅游目的地加大投资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旅游合作;功能性旅游;高质量发展;云南中图分类号:F592.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20)05-0084-05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
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其具有促进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分配的双重作用。未来云南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这一形势,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打造“功能性旅游”
,将为云南旅游业发展创造新的空间,支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功能性旅游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支撑
(一)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将为云南带来更多的游客量
西南区域旅游合作指与周边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广西等地区加强旅游合作,以达到旅游资源整体利用、旅游业发展共赢的目的。对云南而言,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方面,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有利于推动西南各省互送客源,增加入滇游客数量。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互送客源、拓展旅游业发展新空间的规律,已被实践检验。例如,欧盟设立了欧盟旅游咨询委员会,促进大区域旅游合作,明显提升了客流量,使旅游业成为12%人口的就业大产业,使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最强的旅游经济区域。
我国长三角地区加大区域旅游合作,由区域旅游合作逐渐发展到相互毗邻的城市联合行动,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建设长三角国际旅游圈,区域内各省游客互相“串门”
联合吸引全世界游客,一年旅游收入占全球近9%,是中国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珠三角地区凭借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紧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及国家的优惠政策,促进内部区域旅游便利化,明显推动了旅游业增长,成为我国区域
旅游合作较好、较典型的区域之一。
[1]
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也是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过去,西南地区面对有限的东中部地区和国外客源,更多是争夺有限的游客资源,“零团费”
“负团费”就是激烈竞争的体现。现在,这一状况得到根本转变。随着国家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政策实施,西南地区经济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西南各省市不仅是其他省区的旅游目的地,各自之间也构成了相互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互送客源,合作关系进一步紧密。从云南历年主要客源地数据看,入滇游客量排在前列的就是周边省份和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周边省份是入省客源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这种地理距离毗邻的省份互为旅游目的地的活动将更加频繁。根据研究,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具有“距离衰减”规律。中国人感知距离的一般标准为:
“直线距离≤200km 、时间距离≤4h ”感知为“很近”
“直线距离200~400km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The Journal of Yun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School of CPC 2020年10月第21卷第5期October.2020Vol.21No.5
收稿日期:2020-06-24
作者简介:黄书雷(1983-),男,安徽宣城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
·
·84DOI:10.13410/jki.ypcscpc.2020.05.016
时间距离4~8h”感知为“近”,“直线距离400~700km、时间距离8~13h”感知为“远”,“直线距离700~1000km、时间距离13~20h”感知为“遥远”。虽然感知距离为“远”的国外旅游是高端旅游的代名词,但最高频率的旅游活动还是发生在感知距离为“近”的范围内。[2]西南各省市地理距离相近、互为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运输成本低,加上更多高铁线路陆续开通,特别是昆明、成都、重庆、贵阳4市正在建设城际高铁,4大都市之间通车时间将缩短到2-4个小时,“同城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西南地区各省市互为旅游目的地的活动将更趋频繁。同时,高铁比高速公路更快、准点,没有交通堵塞;比空运更灵活,可避免
因天气因素导致的晚点,减少了提前赶赴机场的时间,并且安全、票价低廉,在中远程客运方面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成为跨省“周末游”重要推手。[3]游客可以选择周末跨省旅游,改变了以往只有法定假日才有足够时间跨省旅游的状况。一年中法定假日只有11天,而星期六、日共有104天,时间上选择自由度的增加,进一步提升了西南各省市互为旅游目的地活动的频次。顺应这种形势,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推动西南各省市共享旅游市场,将促进旅游客源交换,增加来滇游客数量。
另一方面,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有利于提升旅游业抗风险能力,保持游客数量稳定。近年来,从SARS到新冠肺炎等外部公共事件对经济发展稳定性造成严重破坏。旅游业因具有人口流动性、聚集性的特征,受到这类公共事件的冲击最大、最为直接。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是缓冲这类公共事件冲击的有效举措。以长三角旅游为例,在2003年遭遇SARS风波之际,全国国内旅游收入出现负增长(-11.25%),但长三角地区依靠各省市联合制定出台政策,加强区域旅游合作,鼓励区域内互为目的地的旅游,有效对冲国外游客数量下降,在“非典”时期彰显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当年旅游收入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增长11.04%。[4]云南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有利于应对SARS、新冠肺炎类似突发公共事件对旅游业的冲击,保持游客数量稳定和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发展功能性旅游将为云南带来更多“回头客”
“功能性旅游”指发生一次旅游活动后,感受到某种功能,为持续获取这种功能(如康体养身、医疗、美
容、美食、娱乐和消费需求满足等),引发到该地的接续旅游活动。功能性旅游因为要持续获取某种功能,因此具有比较长期的吸引力,将触发旅游活动“多次”发生。从功能性旅游的概念看,功能性旅游包含目前比较热门的康体休闲度假游,但外延要比康体休闲度假游大。目前,国外已初步形成瑞士抗老、阿尔卑斯高山运动、韩国美容、泰国美体、日本温泉、印度灵修、法国庄园、美国社区养老等旅游品牌,其实就是功能性旅游产品。
对云南而言,只有发展功能旅游,才能避免体验式旅游在新鲜感消失后、游客不再到此地旅游的弊端,激发游客“多次”到云南旅游,云南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回头客”。发展功能性旅游,有利于各行政部门围绕为游客提供某一项功能,打破部门职能界限,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出资源整合的最大效益。例如,具有康体养生功能的旅游资源有温泉、医疗、健康运动、森林氧吧等,这些旅游资源分散在文化旅游、卫生健康、体育、林业等部门,难以形成共同目标。而围绕发展功能性旅游,更好地满足游客“康体养生”这一功能需求,可以引导各部门形成统一目标的动力,将资金项目集中在一块打造、集中在一个项目推进,既能避免重复投资,又能实现“康体养生”功能的最大化。当游客体验到明显的“康体养生”功能后,感受到云南比其他地方做得好,将会继续来云南旅游,由“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二、云南具有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功能性旅游的良好基础
(一)高度联通的交通信息条件是保证
作为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旅游交通,其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必多说。云南山川河流密集、生态地形复杂,交通建设更为困难,过去一直是全国交通运输最为困难、最为滞后的地区。[5]“隔箐遥闻犬吠声,交往相望难相晤”,是滞后交通的真实写照。但是也正因如此,交通对于云南经济发展的效应远超过平原地区。从云南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看,到2020年,云南铁路和高速公路总里程分别达到5000公里和6000公里、运输机场达到20个,交通呈现出大发展局面,交通基础设施瓶颈正在被打破。从西南地区看,西南各省高铁网络逐步与航空网络形成互补,大幅缩短了游客省际间出行的时间。以昆明为起点看,成昆铁路复线、云桂铁路、沪昆铁路、渝昆铁路建成后,昆明至四川成都通行时间将从18个小时缩短为5个小时,至广西南宁将从12个小时缩短为5个小时,至贵州贵阳将从8个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至重庆将从20个小时缩短至2个多小时,[6]使得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到达更远、更多的地方。交通运输条件的明显改善,为西南地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功能性旅
·
85
·
游提供了重要保证。
另一个重要保证是信息技术在云南的广泛普及和运用。云南智慧旅游引领全国,推出的“一部手机游云南”,是全国首个面向全球游客的省级数字化全域旅游服务平台,平台汇集了云南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1分钟城市宣传片,339个景区的名片和官方旅游攻略、出行信息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信息。淘宝飞猪旅行、途牛、去哪儿等手机APP软件也在云南开展业务。游客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吃、住、行、游、购、娱、养等全方位智能服务,所花费的时间较传统方式明显减少。特别是游客运用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及时反馈所在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有关软件,使得游客在陌生城市寻餐饮、住宿服务以及旅游景点的配对时间大为缩短,甚至不亚于高铁等交通工具对旅游活动时间的缩短程度。这种时间上的再次缩短和信息交流互动的及时性,使得游客可以在更大空间范围内进行旅游计划和活动,成为推动西南区域旅游合作和功能性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独特的旅游资源是优势
西南区域旅游合作是现有旅游资源的条件组合、优化、创新,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合作共赢”。云南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独特的高原风光,热带、亚热带的边疆风物和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而闻名于海内外。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钟灵毓秀的古城古镇古村落,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全省已经建成了一批以高山峡谷、现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热、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为特的旅游景区。全省有景区、景点200余个,国家级A级以上景区134个,其中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有石林、大理、西双
云南大理旅游
版纳、三江并流、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宜良九乡、建水等12处,5A景区8个。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和会泽等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禄丰县黑井镇、会泽县娜姑镇白雾街村、剑川县沙溪镇、腾冲市和顺镇、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石屏县郑营村、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孟连县娜允镇等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丽江古城(1997年7月)、红河哈尼梯田(2013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江并流(2003年7月)、石林(2007年6月)、澄江古生物化石地(2012年7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丽江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这些构成了不可复制的旅游资源优势,与周边省市区形成资源互补,是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的
基础。
发展功能性旅游云南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云南健康养生资源富集,素有“动物王国”“花卉王国”之美誉,高原湖泊和森林形成的“天然温室”“天然氧吧”的气候特征,好山、好水、好空气、好生态的自然环境,“南天春不老、繁花四时春”的温度条件,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得天独厚的地道药材,特旅游小镇的建设,越来越完善的康养服务,适宜外地游客来此养老、休闲。这些是云南发展功能性旅游的良好基础。
(三)深化合作的共识是基础
西南各省市区已经形成了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初步共识。《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
加强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推进“泛珠三角区”、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金沙江流域、滇黔桂等4西南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强化滇黔渝和滇川藏旅游合作,打造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培育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区域无障碍旅游。《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强化省际旅游区域合作,完善跨省旅游合作机制,推动相关省(区、市)共同规划、打造、营销跨区域旅游精品,形成各具特、协调发展的新布局;促进川陕甘、川渝、川滇藏、川滇黔渝等旅游合作。《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周边跨省市旅游区建设,以本地城市合作、西南区域合作为基础,大力推进与邻近省市的无障碍旅游活动,促进资源、客源互动。《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与西南地区旅游合作,着力强化与云、贵等周边省份旅游合作。这些规划的实施,将为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西南各省市区已形成发展功能性旅游的共同氛围。虽然各省市区没有明确提出功能性旅游概念,但实质上西南地区各省市区正在打造的康体、美食、宗教、教育等主题旅游正属于功能性旅游的范畴。例如,《云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温泉康疗、乡村休闲、民族医药、生物保健和民族宗教文化等云南特优势和养老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与之相匹配的社区型、乡村型、景区型、酒店型、养老院型旅游养老业态;安宁打造国际体育旅游康养度假小镇;腾冲发展温泉禅宗文化康养旅游。四川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提出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攀西旅游区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
··86
度假目的地;都江堰打造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四川万源市打造“五大养生旅游”。《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世界温泉之都,打造国际商务会展与购物之都,加快发展养生养老旅游;重庆市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坚持以“旅游+”为导向,加快旅游与农业、工业、康养、体育等融合发展,全力培育旅游发展新业态。《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巴马长寿养生、桂北休闲旅游养生、北部湾国际滨海养生产业带;南宁市编制了《南宁市创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规划》;桂林市政府提出加紧建设集养老、居住、康复、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养老社区。《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山地体育、汽车露营、科普探险、修学旅行等与世界接轨的山地旅游新业态;《六盘水市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提出发展山地大健康养生产业、山地大健康医药产业、山地大健康医疗产业、山地大健康养老产业、山地大健康运动产业、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山地大健康研学产业。这些举措的实施,为发展功能性旅游提供了良好环境。
三、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功能性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合作意识,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
1.以合作共赢思维代替竞争思维,更加重视与周边省市区旅游市场的合作。在区域旅游合作的推进过程
中,旅游合作观念的培养是前提和基础。改变传统观念,加强新的旅游合作观念的培养,是加强西南区域旅游合作的思想保证。应摆脱传统的以行政区域划分为依据的经济观念,摈弃“单打独斗”发展观念,树立“大旅游”的观念,把西南区域旅游发展视为一个整体,全面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与周边省市联合设计旅游线路,合作开发旅游产品,互送客源,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构建旅游营销网络,树立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实现区域“共赢”。目前,云南与各省市已经签订系列区域旅游合作协议。例如,2009年6月,西部12个省区市在重庆签订了《中国西部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书》;2012年9月,云南和贵州签订了《旅游交流与合作协议书》;2019年11月,云南省和四川省签订《文化旅游合作协议(2019-2022年)》。在此基础上,云南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科学研究,真正到区域旅游合作的共赢点,形成可操作性的制度,进一步推动与更多的周边省份开展区域旅游合作。
2.积极争取国家层面加强宏观指导,加强制度设计,制定促进西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政策措施。西南区域旅游合作作为一项跨区域、跨行业和跨部门的协作,涉及问题多、难度大,必须争取国家指导,用制度和政策规范区域旅游合作。政府间的合作平台不应停留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持的发展论坛这个层面,而应提升到政府高层直接对话上,纳入到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大框架下去考虑,按照“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企业为主体,以民众参与为主线”的思路,构建旅游合作机制,推动旅游开发一体化、交通建设一体化、市场开发一体化、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一体化,保证区域旅游合作的顺利进行。在合作中尤其要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各省市区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又有自身利益,建立合理可行的利益分享机制,在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进行利益分享,求得共赢合作。
3.降低跨省旅游成本,特别是针对“多次”跨省旅游的游客要降低其旅游活动的边际成本。以高铁为例,一般而言,高铁的票价高于普通火车和长途汽车,在部分线路上,甚至打折以后的机票价格也低于高铁票价。因此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高铁的票价成为一个“短板”。高铁的高票价制约了近邻省份互为目的地的旅游行为。因此,在高铁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扩大高铁旅游的市场占有率,让更多的游客从高铁发展中受益,就需要实行灵活的票价政策。例如,推出高铁年票、月票、计次票,对学生、教师、军人、老人等体予以优惠票价,对团队游客实行折扣票价,与旅游景区推出联票等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乘坐高铁出游。
4.构建便捷交通运输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打造游客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便捷通道。人们对越是频繁发生的行为越是挑剔其便利性。让游客感到足够便利,有助于激发旅游活动的“多次”发生。为此,需要继续构建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游客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一连到底”的交通线路。针对高铁车站大多位于郊区的实际情况,开辟主要景区直达高铁车站的专线车,实现高速铁路与旅游景区的零换乘和无缝对接,高效分流高铁客流,使高铁的快速性得到充分延伸。交通系统整合关键在于,将各种交通方式整合成网,增强到各城市、各旅游景区的通达性。发展城市之间的公共交通,使游客的出行更便捷。尽可能提供多种交通方式供游客选择,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出行需求。促成主要城市和景点交通一卡通和景区交通标志、标识统一规范、医疗保障卡跨省结算。在交通易达的省会城市昆明周边加大布局旅游景点力度,努力实现一批景
·
87
·
区景点与周边省市省会交通运输时间控制在5小时内(两顿饭之间)。另一方面,运用自动化技术提高旅游便利化。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利用因特网移动互联网实现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功能,尽可能为游客提供方便。推广和普及网上机票预定、办理登记手续、自动通关以及电子登机牌,便捷游客出行。探索旅游与购物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旅游线路与网购结合模式,建立商品展示、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物流配套等体系,促进旅游便捷消费。与周边省市整合旅游信息资源,建立区域信息整合体系,定期对旅游管理经验、旅游经营管理水平、旅游市场状况等旅游信息进行交流与沟通,保持旅游信息的通畅,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5.尽快催生一批新的旅游景点。面对西南区域旅游合作激发的巨大景点需求,在交通易达的昆明市加大旅游景点布局力度。除了依靠旅游部门加强旅游景点建设外,建议采用“各职能部门+旅游”模式,鼓励在不影响主业的情况下,利用和整合行业部门资源,积极发展催生一批新的旅游景点(例如,利用滇中引水工程积极发展相关旅游),形成云南旅游“众星拱月”的良好局面。著名旅游景点是“月”,各种星罗棋布的旅游景点是“众星”,让省外游客想来玩、玩不尽、再来玩。
6.鼓励外省游客周末到云南旅游。顺应高铁时代游客出行的规律,将周末到云南旅游上升到战略高度推进,在“游云南”APP上线“周末游”业务,定位为不知道去哪里玩、怎么玩的游客,提供当下云南最全面的资讯、产品组合、打包优惠价格,使游客再也不用先查攻略,再去自己订车票、酒店、门票等。针对周末游消费者需求向休闲化、散客化、移动化、即时决策转变的特点,设计以周末游、短线游为主的旅游线路,大力开发周末游、短线游。打造主题玩法。比如,登山、看湖、民俗、骑行、拓展、喝茶、民族美食等等,吸引更多省外游客到云南旅游。
(二)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功能性旅游
1.形成发展功能性旅游的合力。研究制定出台发展功能性旅游的有关政策措施,打破行政单位职能界限,形成以游客功能需求为中心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形成发展功能性旅游的共识。充分认识企业在西南区域旅游合作进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整合各种功能性旅游资源的敏锐性和促进信息对称的作用,引进或组建跨省界、广泛布点、专业化经营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使企业将本区域内的功能旅游景区景点信息、旅游功能信息、旅游购物信息、旅游娱乐信息、旅游交
通信息、旅游饭店信息等进行有效组合,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打造一批“功能性旅游”云南品牌。针对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功能”需求,立足西南整体特,突出云南个性,催生一批特鲜明、竞争优势突出的“功能性旅游”云南品牌。比如,打造“康体养生”功能性旅游
品牌。利用云南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优、气候温度适宜、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积极发展养老功能性旅游,构建“旅游+住宅+养生”复合型养老院,打造度假型养老或养老公寓,配套独特的核心设施和多样化健康疗法,塑造云南“康体养生”品牌核心竞争力。打造“会议之都”功能旅游牌。利用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会议功能性旅游,把云南变成一个适合召开各类国际国内会议的省份。
3.提升环境保护认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展区域旅游合作不能只顾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关注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论证。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深入摸底,搜集现有的濒临灭绝的资源,尤其对不可再生性的资源,重点研究,大力保护,形成保护的有效举措;积极发挥和调动众参与的积极性,让众参与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及利益分配中,唤醒众对资源保护的自觉性,主动维护本地区的生态自然环境。注重旅游环境容量,合理控制旺季游客的流量,监督旅游景区环境,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教育游客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功能性旅游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焦爱丽.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工商学院,2016.
[2]曹晶晶,章锦河,周珺.“远方”有多远?——
—感知距离对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18(07).
[3]徐银凤,汪德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8(09).
[4]是丽娜.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5]方行明,黄书雷,魏静.西部大开发的新突破口——
—论成渝昆贵宜“四点一核”经济圈的构建[J].经济研究参考,2020(01).
[6]黄书雷.加快培育发展云南大产业的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J].2015(01).
责任编辑:马黎
··8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