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角模板:小说中的人物类型
2015-04-12 眼呢喃文章来源阅 200 转 15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分享:
角模板:小说中的人物类型
作者:华城空明
剧情角在故事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模式,叙述学中称之为“叙述功能”。
对叙述功能的研究一般认为起源于俄国艺术理论家普洛普,他列举出七大类三十一种叙述功能。这七类分别是:一、反面角,二、捐献者,三、助手,四、公主和她的父亲,五、送信人,六、英雄,七、假英雄。
普洛普的理论对叙述结构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诸多限制,他所提出的叙述功能在今天看来并不完全适用。
回到上一章提到的角原型。我们在这无数种叙述功能分类中选取出比较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
尔的理论作为基础,结合今天的文艺影视作品,重新进行九种角原型的分类。
愚人
愚人原型在某些方面与塔罗牌大阿卡纳中的愚者牌面十分相似,完美的契合了心里原型中的“愚者”原型。它拥有狡诈、滑稽、慵懒、贪婪、机敏等诸多特点,常常为故事带来喜剧性调剂。
原型作用
愚人拥有许多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打破过度膨胀的自我,将自以为是的英雄拉回现实。他们通过恶作剧或口误来揪出愚蠢与虚伪,警示墨守成规的人改变的必要性。
紧张、冲突与悬念让人觉得精疲力竭时,愚人的出现能够瞬间释放欢笑元素,令读者再生兴趣,也因此令人印象深刻。
小说《遮天》中的“段德”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范例,他贪婪而又狡诈,却总是能够引人发笑,为紧张的剧情带来缓冲。
北欧神话中的恶作剧之神洛基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愚人。他聪明灵活,为诸神提供建议、咨询,同时也密谋着将他们毁灭,促使他们行动、改变,为阴暗风格的北欧神话提供了难得的喜剧调剂。
愚人种类
在神话故事中,愚人角洛基有时会作为奥丁或雷神的搞笑伙伴出场。而在最后一战的故事里,他却成为了致命的阴影、对手,指挥着死灵的力量对抗诸神。
除了伙伴、对手、阴影之外,愚人也经常会以英雄的身份登场。
在某些故事中,洛基作为愚人英雄,凭借智慧从巨人处生还。而在民间童话、传说里,愚人英雄则常以兔子之类的小动物形象出现,他们没有抵抗能力却充满智慧,总能让捕食的对手吃亏。
华纳兄弟公司根据美国南部民间传说中的Br'er Rabbit改编而成的动画“兔八哥”,就是一个经典的愚人英雄。他灵活机敏,与对手斗智斗勇,百战百胜。
有时候逆转下局势,让愚人被别人智取,也是件相当有趣的事,小说《遮天》的读者们就相当乐于看到愚人段德在主角英雄面前吃亏的场景。
实际上这便是来源于民间故事中的“龟兔赛跑”原理,愚弄弱者的愚人被自己的小聪明愚弄到,既达到了戏剧效果,又满足了寓言价值。
化形
英雄有时会遇上这么些人,他们似敌似友,让人捉摸不定。或许口蜜腹剑,笑里藏刀;或许模棱两可,暧昧不清。就好似妖媚精变,化成人形,难辨真身。
化形来源
化形原型的初期似乎总是和两性关系的构建有关,它来源于两个心理学概念,阿和阿尼姆斯。
根据荣格心理学理论,任何人都有着完整的男女心理特质。隐藏在男性无意识中的女性特质,被称之为阿,女性的男性特质则称之为阿尼姆斯。
在现实社会中,尤其是古代社会,阿和阿尼姆斯是被压抑的对象。男性从小就被教导只展现自己“男子汉气概”的一面,而女性则要学会压抑自己的阳刚气质。
被压抑的阿和阿尼姆斯并不会消失,他们会在无意识的幻想、梦境之中,以异性的人、兽、神等形象出现,潜移默化中构建出一个异性的模板,亦或择偶标准。
海贼王人物名字在任何一段盲目的感情中,恋爱的双方互相了解并不足够的深入,但对方始终显得那么出,似乎十分符合自己的择偶标准,这便是因为阿、阿尼姆斯被投射到了对方身上,人为地塑造出了化形者原型。
当激情逐渐退却,盲目变作清醒,对方身上的毛病缺点也开始显现。恋爱双方开始相互指责、抱怨,感慨情人的伪装、善变。由此,便构成了化形者最初的来源。
原型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