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上海市医疗保险政策有哪些内容
2022年最新上海市医疗保险政策有哪些内容
医疗保险制度是覆盖全社会的⼀项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同的地⽅有不同的医疗保险政策。根据上海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上海市有具体的医疗保险政策。那么,最新上海市医疗保险政策有哪些内容?按照国家医疗保险政策要求,上海市局⾯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最新上海市医疗保险政策有哪些内容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医疗保险制度是覆盖全社会的⼀项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同的地⽅有不同的医疗保险政策。根据上海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上海市有具体的医疗保险政策。那么,最新上海市医疗保险政策有哪些内容?
按照国家医疗保险政策要求,上海市局⾯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做出了⼀些调整,主要体现在医疗保险待遇⽅⾯,医疗保险的报销⽔平提⾼但缴费标准并未上调,门急诊⾃负标准等均保持不变。
上海城镇居民医保待遇调整如下:
1、60周岁及以上⼈员,在社区卫⽣服务中⼼(或者⼀级医疗机构)就医的,基⾦⽀付⽐例从85%调整为90%;⼆级医疗机构从75%调整为80%;三级医疗机构从65%调整为70%。
2、60周岁以下⼈员,在社区卫⽣服务中⼼(或者⼀级医疗机构)就医的,基⾦⽀付⽐例从75%调整为80%;⼆级医疗机构从65%调整为70%;三级医疗机构从55%调整为60%。
通过上述调整,本市城镇居民医保的住院医疗费总体报销⽔平从原来的70%左右提⾼到75%左右。
度城镇居民医保的门急诊⽀付政策
医保年度上海市城镇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员的门急诊⾃负段标准、统筹基⾦起付标准维持标准不变。具体为:
度城镇居民医保个⼈缴费标准
城镇居民医保个⼈缴费标准维持标准不变,具体为:
70周岁以上⼈员340元;
60-69岁⼈员500元;
19-59岁⼈员680元;
中⼩学⽣和婴幼⼉90元。
医保最⾼⽀付限额
市城镇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和⼩城镇医疗保险基⾦的最⾼⽀付限额(简称“封顶线”)仍为34万元,“封顶线”以上的符合本市医保规定医疗费⽤,仍可报销80%。
除上述政策外,度上海市困难⼈参加居民医保继续享受帮扶救助政策。政府对城镇低保家庭成员的个⼈缴费部分予以补助,同时,在门急诊和住院起付标准内,城镇低保家庭成员和城镇重残⼈员等继续享受政府补贴。
上海医疗保险缴费⽐例
医疗保险⼀般是由公司和职⼯按照不同的⽐例共同缴纳,分为个⼈部分和公司缴纳部分。但作为⾃由职业者,没有单位为他们缴社保的公司部分,该怎么办?毕竟社会医疗保险作为基本的保障,是⼈⼈都需要有的。据了解⾃由职业者可以⾃⼰买社保,但缴费⽐例会和普通职⼯的缴费⽐例不同。以上海医保为例,⾃由职业者医疗保险缴费⽐例是多少呢?
上海医疗保险缴费规定
职⼯医疗保险缴费标准
缴费⽐例:⽤⼈单位11%,个⼈缴费2%
缴费基数上限:2815元
缴费基数下限:14076元
【备注】上海社保基数标准2022
1、⽤⼈单位缴费⽐例11%包括单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9%及单位缴纳地⽅附加医疗保险费2%。
2、原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从业⼈员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为2815元,经⽤⼈单位及其从业⼈员协商⼀致也可按本市城镇职⼯社会保险的规定参保缴费。
3、⾮城镇户籍的外来从业⼈员缴费基数、缴费⽐例根据规定可按上年度全市职⼯⽉平均⼯资的50%缴纳,经⽤⼈单位及其从业⼈员协商⼀致也可按本市城镇职⼯社会保险的规定参保缴费。
城镇居民医保个⼈缴费标准
1、70周岁以上⼈员:340元
2、60-69岁⼈员:500元
3、19-59岁⼈员:680元
4、中⼩学⽣和婴幼⼉:90元
【备注】度医保的登记缴费期到12⽉20⽇结束,希望符合条件的居民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办理登记参保⼿续,逾期参保将设置3个⽉等待期,等待期满后⽅可享受城镇居民医保待遇。
上海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和⽐例
1.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城镇居民医保待遇主要是按照国家要求适当调整了住院报销办法,具体为:参保居民每次住院增设起付标准,社区卫⽣服务中⼼(或者⼀级医疗机构)50元,⼆级医疗机构100元,三级医疗机构300元。超过起付标准以上部分的医疗费⽤,城镇居民医保基⾦⽀付⽐例作如下调整,其余医疗费⽤由参保⼈员个⼈⾃负:
1、70周岁以上⼈员,基⾦⽀付⽐例从70%调整为:在社区卫⽣服务中⼼(或者⼀级医疗机构)就医的,⽀付85%;在⼆级医疗机构就医的,⽀付75%;在三级医疗机构就医的,⽀付65%。
2、60周岁以上、不满70周岁⼈员,基⾦⽀付⽐例从60%调整为:在社区卫⽣服务中⼼(或者⼀级医疗机构)就医的,⽀付85%;在⼆级医疗机构就医的,⽀付75%;在三级医疗机构就医的,⽀付65%。
3、超过18周岁、不满60周岁⼈员以及中⼩学⽣和婴幼⼉,基⾦⽀付⽐例从50%调整为:在社区卫⽣服务中⼼(或者⼀级医疗机构)就医的,⽀付75%;在⼆级医疗机构就医的,⽀付65%;在三级医疗机构就
医的,⽀付55%。
通过上述调整,本市城镇居民医保的住院医疗费总体报销⽐例从原来的61%左右提⾼到70%左右。度城镇居民医保的门急诊⽀付政策维持标准不变。
2.职⼯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在职职⼯
职⼯门急诊医疗费
1、2000年12⽉31⽇前参加⼯作的在职职⼯:⾸先从其个⼈医疗帐户资⾦中⽀付,帐户资⾦⽤完后,由个⼈现⾦⽀付,在⼀个医疗保险年度内,个⼈⾃负到上⼀年度本市职⼯年平均⼯资的10%后,超过部分由个⼈和附加基⾦按⼀定⽐例分担。附加基⾦的⽀付⽐例根据职⼯年龄不同,有所区别:
(⼀)1955年12⽉31⽇前出⽣、在2000年12⽉31⽇前参加⼯作的,门急诊⾃负段标准为1500元,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70%,其余部分由在职职⼯⾃负。
(⼆)1956年1⽉1⽇⾄1965年12⽉31⽇出⽣、在2000年12⽉31⽇前参加⼯作的,门急诊⾃负段标准为1500元,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60%,你看医疗保险如何报销。其余部分由在职职⼯⾃负。对⽐⼀下糖尿病肾病能活多久。
(三)1966年1⽉1⽇后出⽣、在2000年12⽉31⽇前参加⼯作的,门急诊⾃负段标准为1500元,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50%,其余部分由在职职⼯⾃负。
(四)2001年1⽉1⽇后新参加⼯作的,门急诊⾃负段标准为1500元,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50%,其余部分由在职职⼯⾃负。看着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职⼯门诊⼤病费⽤
职⼯在门诊⼤病医疗时所发⽣的医疗费⽤,学习糖尿病如何⾷疗。在职职⼯由统筹基⾦⽀付85%;退休⼈员由统筹基⾦⽀付92%。统筹基⾦⽀付后的剩余部分由个⼈医疗帐户历年结余资⾦⽀付,不⾜部分由个⼈现⾦⽀付。在统筹基
⾦⽀付最⾼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80%,职⼯⾃负20%。
⼆、退休⼈员
退休⼈员门诊急诊医疗费⽤
退休⼈员⼀年内门诊急诊就医或者到定点零售药店配药所发⽣的费⽤,由其个⼈医疗帐户资⾦⽀付。不⾜部分先由个⼈⽀付⾄门急诊⾃负段标准,超过部分按下列规定⽀付(不含到定点零售药店配药所发⽣的费⽤):
(⼀)2000年12⽉31⽇前已办理退休⼿续的,门急诊⾃负段标准为300元,在⼀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90%;在⼆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85%;在三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80%;其余部分由退休⼈员⾃负。
(⼆)1955年12⽉31⽇前出⽣、在2000年12⽉31⽇前参加⼯作并在2001年1⽉1⽇后办理退休⼿续的,门急诊⾃负段标准为700元,在⼀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85%;在⼆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80%;在三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75%;其余部分由退休⼈员⾃负。
(三)1956年1⽉1⽇⾄1965年12⽉31⽇出⽣、在2000年12⽉31⽇前参加⼯作并在2001年1⽉1⽇后办理退休⼿续的,门急诊⾃负段标准为700元,在⼀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70%;在⼆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65%;在三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60%;其余部分由退休⼈员⾃负。
(四)1966年1⽉1⽇后出⽣、在2000年12⽉31⽇前参加⼯作并在2001年1⽉1⽇后办理退休⼿续的,门急诊⾃负段标准为700元,在⼀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55%;在⼆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50%;在三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45%;其余部分由退休⼈员⾃负。
(五)2001年1⽉1⽇后参加⼯作并在之后办理退休⼿续的,门急诊⾃负段标准为700元,在⼀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55%;在⼆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50%;在三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的,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由附加基⾦⽀付45%;其余部分由退休⼈员⾃负。
关于这些问题的资料,⼩编就整理到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我国法律在逐步完善中,我们也期待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如果有这⽅⾯的需求,可以到店铺获取更多法律知识,也可以律师进⾏专业法律咨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