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布局(1)
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布局 
——2005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 
罗超君 
0420010038 
2005年9月 
 2005年8月1日至12日为期半个月的古建筑考察之行为我们学习中国古建提供了一个实地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机会,短短十二日的行程覆盖了晋中南大部分的古城古镇,加上之前连着的四川李庄古镇带测绘实习以及峨眉游,第一次亲历这么多令人震撼的古建筑,览尽大好风光,心潮澎湃,感慨良多。 
考察对象包括:芮城永乐宫、五龙王庙(广仁王庙);解州关帝庙;万荣飞云楼、后土祠;临汾尧庙、钟鼓楼、魏村牛王庙戏台;洪洞上下广胜寺、水神庙;霍州衙署;蒲县东岳庙;隰县千佛庵(小西天)、千佛洞(弥勒道场);五台山台怀镇菩萨顶、广宗寺、圆照寺、显通寺、罗睺寺、塔院寺、殊像寺;镇海寺、碧山寺、南山寺、清凉寺、佛光寺、广济寺、尊胜寺、南禅寺、阎锡山故居;太原晋祠以及天龙山石窟。其中绝大多数为佛教建筑,看得多了自然而然地开始比较异同,产生一点心得,回来随即查阅资料,将考察成果记录整理,作个总结。 
一、 佛教中国化嬗变: 
佛教属于异国文化,它在中国的传播不是通过简单的译介佛教教义及其经典理论,而是通过佛教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融合。佛教之所以能够根植于中国,并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融入了中国的原始宗教意识和传统伦理观念,吸收了不同地域具有民族特的历史文化,形成了适应中国社会心理特征的宗教信仰。印度佛教经过中国化的过程嬗变为中国佛教。 
佛教中国化的嬗变过程可以追溯到佛教传入中国的不同途径。佛教最早从印度循三条途径传入中国:西北通过丝绸之路,经西域传入中国的中原腹地,与汉族文化融合,形成了汉传佛教(北传佛教);西部通过尼泊尔传入中国的吐蕃,与藏族文化融合,形成了藏传佛教(喇嘛教),后又流传于中国青海和内蒙古的广大地区;西南通过缅甸传入与之接壤的中国云南傣族聚居地区,形成了南传佛教。这三大体系的佛教无论流传到哪个地域,其建筑的布局、特征,乃至装饰艺术风格,也因佛教传播地域的文化背景差异而各自独具特。 
诚然,佛教流派多元化造就的佛教建筑艺术风格远非三大类型所能囊括,即使同一流派和同一类的佛教建筑艺术,由于宗派众多,崇奉的佛教教义不同,其建筑风格也会各不相同,同属汉传佛教的南方佛教建筑与北方佛教建筑在艺术风格上就有很大差异。由于此次考察涉及典型藏传佛教建筑极少,在此仅对南北两地的汉传佛教建筑进行比较研究。 
二、 汉传佛教建筑的主要型制演化: 
早期,汉传佛教建筑的型制因循了古代印度的式样,基本特征是砖石结构的宫塔式。宫塔式佛寺是以象征“天宫千佛”的巨型“宫塔”为主体,塔后建佛堂,周围造僧舍的佛教寺院型制,最早见于洛阳白马寺壁画。据《魏书・释老志》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
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宫塔式佛寺曾在汉晋时期的西域地区普遍盛行,内地并不多见。其典型特征是以砖石砌筑,基座平面为“四方式”,塔身断面有方形与圆形两种,塔体自下而上呈收分之势,塔层成单,层龛与柱龛内供奉佛像。后来砖石结构的宫塔式同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以殿堂楼阁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建筑结合,开始逐步适应中国的社会心理,吸收中国本土的技术与文化,发生了中国化的嬗变。楼塔式佛寺是中国化佛寺的早期型制。它借助中国古代建筑固有的楼阁艺术造型,将砖石宫塔演变为木结构重楼,并以宝刹作顶,使其既有楼的外观又有塔的特征,是谓“楼塔”。楼塔与宫塔的主要区别在于将遍布塔外壁的千层佛龛改为内置佛像,堂阁环楼而设,从而使原来绕塔瞻礼膜拜变为堂内供佛诵经(图1)。随着佛教精神崇拜物与礼佛形式的变化,殿堂变得越来越神圣,于是,廊院式佛寺型制应运而生(图2)。廊院式佛寺巧妙调动各种艺术要素组合建筑体和空间序列,不仅能够满足佛教功能多样化的需求,而且可以创造出奇妙的艺术景观,较之楼塔式佛寺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廊院式佛寺无论单院式还是多院式,均以大殿为主体建筑,周围 
                        图1                                               图2 
依序建殿、堂、楼、阁等配殿建筑。单院式一般为四合院;多院式(图3)用于大寺,有主院与旁院之分,主院与旁院或纵联、或横联、或纵横相联,通常情况下寺院规模越大旁院也就越多,主院多以殿阁组作为主体,而旁院则以独立的殿阁作为主体,如五台台怀镇显通寺(图4)、罗睺寺(图5)等。 
                                                                     图3 
                                       图4                            图5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三、 汉传佛教寺院的布局: 
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经卷,且供僧众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场所。略称寺,又名寺刹、僧寺、精
舍、道场、佛刹、梵刹、净刹、伽蓝、兰若、丛林、檀林、绀园、旃檀林、净住舍、法同舍、出世间舍、金刚净刹、寂灭道场、远离恶处、亲近善处、清净无极园等。 
寺,其本义是指古代官署名。据《汉书・元帝纪》:“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大宋僧史略》卷上“创造伽蓝”:“寺者,释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本是司名。西僧乍来,权止公司。移入别居,不忘其本,还标寺号。僧寺之名始于此也。”可知在汉代,寺原为中央与地方的政事机关,招待诸侯及四方边民之所。后因西域僧东来,久而移居他处时,其所住处仍标寺号,遂称僧侣的居所为寺。 
汉传佛教寺院的布局与其建筑型制的演化息息相关。在宫塔式、楼塔式向廊院式渐进的过程中,以塔为中心的布局也随之朝着以殿为中心的布局发展,日臻成熟,直到形成“伽蓝七堂”的稳定模式。佛寺以塔为中心缘起佛塔所具有的特殊宗教意义。因佛塔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和精神象征所在,故拜塔与绕塔念佛诵经是崇佛礼佛的主要形式。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布局常见于宫塔式和楼塔式建筑型制。在佛塔一元独尊的地位消失后,以殿为中心的佛寺布局开始出现。殿堂的出现首先在于它具有实用性。佛教建筑型制从宫塔式到楼塔式的变化,意味着造像奉祀的形式逐步取代了瞻礼象征性建筑的形式,供佛诵经的精神崇拜开始由建筑的外部空间转向内部空间。由于佛教影响迅速扩大,崇佛礼佛者与日俱增,楼塔内部狭小的空间难以适应规模越来越大的佛事活动需要,注定将寺院的中心地位让于拥有宽阔室内空间的殿堂。选择殿堂作为佛寺中心还在于殿堂的政治属性按照等级制度,殿堂属于高级建筑,只有帝王议政、大典和寝宫才有使用的特权。由于佛教不断世俗化,趋向于依附皇权政治,所以佛教被特许在殿堂内供
奉佛像,礼佛诵经,享受了与天子理国同样的殊荣。 
汉传佛教建筑分布在中国广大地域,受汉族传统思想文化影响,被突出强调的不仅仅是传播佛教文化的功能,而且还有维护伦理观念和等级制度的社会功能。佛教建筑大都因循礼制规范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尊卑意识与名分等次渗透到佛教建筑的所有层面。在建筑布
局上则完全承袭了中国汉民族传统的营造方式,采用纵轴式中轴对称进行统一构思排列。以殿为中心的佛寺是一组或多组布局严谨的建筑,沿中轴线设置重重院落与建筑,大殿居中而立,左右对称布置配殿。佛寺无论大小,规格无论高低,均照
此形式建造,即使是比较复杂的多院式佛寺,也均在以殿为中心、
中轴线为基准的基础上或纵向扩展、或横向延伸而成。以殿为中
心的佛寺布局形式由简单而复杂,不断发展完善。唐宋以后,禅
宗提倡的“伽蓝七堂”寺院格局逐渐成为佛寺建筑布局的蓝本,
对佛教寺院的山门、佛殿、法堂、方丈、斋房、浴室、东司(厕
所)等七种使用功能不同的建筑排列程式作了明确规定:沿中轴
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等正
殿,正殿左右两侧对称布置钟鼓楼、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
药师殿等配殿。僧舍位居中轴线的左侧,禅房位居右侧(图6)。 
山门:                                                                图6 
佛寺大门称“山门”。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一般有三个门(故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属护法神“天龙八部”)像。 
天王殿: 
由山门往北,第一重殿是天王殿,殿中间供大肚弥勒菩萨,面朝南。弥勒菩萨的背后,供韦驮菩萨(护法神),面向北。两尊菩萨背靠背,中间隔板壁。弥勒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 
佛殿: 
即大雄宝殿。位于天王殿以北,是供奉佛陀的大殿。“大雄”是对佛的尊称,指佛有大力,能降伏“烦恼魔”、“五阴魔”、“死魔”、“自在天魔”等“四魔”。供奉的主要佛像,常见的有一、三尊两种类别。供一尊佛的情况一般是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常见有三种姿势。其一为成道相,结跏趺坐(盘腿打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名为“定印”,表禅定之意,右手直伸下垂,名“触地印”。其二为说法相,结跏趺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向上屈指呈环形,名为“说法印”。再一种是立像,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名为“旃檀佛像”。下垂手势名“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上伸手势名“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苦难。供三尊佛的情况有多种安排方式。一种是供“三身佛”:中尊为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左尊为报身佛,名卢舍那佛;右尊为应身佛,即释迦牟尼佛。另一种是供“三世佛”,又分两种:一种是在三个空间世界中存在的佛,中间一尊为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左尊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右手持药丸;右尊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三世佛之旁各有二菩萨立像或坐像;释迦牟尼佛旁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药师佛旁为日
光菩萨、月光菩萨;阿弥陀佛旁为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再一种是供过去、现在、未来的三尊佛。正中为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佛迦叶佛,右侧为未来佛弥勒佛。另外还有供奉五方佛的,以五尊佛分别阐释佛的意义:正中为法身毗卢遮那佛。左手第一尊为南方宝生佛,表佛德;第二尊为东方阿閦佛,表觉性。右手第一尊为西方阿弥陀佛,表智慧;第二尊为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业。主尊两侧,常有“胁侍”,即左右近侍。释迦佛的近侍,一般为老“迦叶”、少“阿难”两大弟子。殿内东西两侧,近世多塑十八罗汉像。佛坛背后常供一堂“海岛观音”,或仅供
一尊观音菩萨像。 
配殿: 
东配殿一般是伽蓝殿。伽蓝意译“众园”,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转而指包括土地、建筑物在内的寺院的总称。伽蓝殿供奉伽蓝神,即守护伽蓝之神,又称寺神。或谓伽蓝堂即是“土地堂”,以土地神为伽蓝守护神而祭祀之,故称土地堂。近世以来,中国佛教界常以关帝(关羽)为伽蓝神。宋・道诚《释氏要览》卷下云:“中国僧寺立鬼庙,次立伽蓝神庙。”可见唐、宋代的禅家已有奉祀伽蓝神的风俗。 
西配殿一般是祖师殿,多为禅宗派系为纪念该宗奠基人而建。正中供禅宗初祖达摩祖师,左侧供六祖慧能大师,右侧供百丈怀海禅师(禅宗清规制定者)。 
藏经楼、法堂: 
藏经楼和法堂往往合并为一幢二层建筑,位于佛殿之后,藏经楼在上,法堂在下,若分开建造则法堂在前,藏经楼在后。法堂亦称“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在佛寺中是仅次于佛殿的主要建筑。法堂的特点是:除一般性的安置佛像外,在堂中设法座、钟鼓。法座供演说佛法之用。钟在左鼓在右,供上堂说法前击钟鸣鼓所用。法座后挂象征释迦佛说传道的图像。法座之前置讲台,台上供小佛坐像以象征听法诸佛,下设香案。 
方丈殿: 
一般设在中轴线的末端,形成独立的院落,也有不在中轴线上的,以别院形式存在。方丈殿为方丈的住所,仍属僧舍一类,但尺度比一般僧舍大,明间堂屋供奉佛像。方丈院内还有小型附属用房,并配置绿化。 
钟、鼓楼: 
位于寺院的第一进院落,一般是山门之后、天王殿之前,分两侧设置。左钟右鼓,由于一般寺庙大多是坐北朝南布置的,则钟楼在东、鼓楼在西,应了“晨钟暮鼓”的规矩。 
四、 汉传佛教寺院布局的两种基本形式: 
官署式: 
纵观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帝王崇佛,皇权推动,借助传统的伦理观念不断对佛教施以巨大影响,将佛教建筑活动纳入礼制规范,导致了佛教寺院布局趋同于宫殿和官府。在官署式佛寺中,所有的宗教建筑都被赋予了社会属性,划定等级,区别高低贵贱,并仿照宫殿和官府建筑的样式与排列,尊卑有序,各安其位。 
五台山台怀镇寺庙中的菩萨顶便是此次考察中属典型北方官署式佛寺的一例。菩萨顶实为喇嘛庙,内部布置具有浓烈的喇嘛教韵味,建筑布局和主要殿宇造型却采用汉传佛教寺院形式。菩萨顶的寺院建筑是参照皇家的宫室制度营造的。建筑在灵鹫蜂顶的层层殿宇,规模宏伟。全寺占地9l60平方米,有殿堂楼阁110余间。从大照壁前仰首上望,一百零八级石阶层层铺到高处,十分陡峻。耸立于石阶平台上的木牌楼,四柱三门,上下三层,七个楼头,雄伟华贵。登一百零八级台阶,迎面一段石阶连接山门,垂带石夹着石阶,中间铺设斜面的御路,雕有九龙吸水图案,似北京故宫的礓石察铺设。寺院坐北向南,东西两厢置配和廊房。中轴线上相继设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和藏经楼。建筑与建筑之间的从属关系十分明确,殿堂所具有的规模、体量、尺度、建筑形式、台基高度、屋顶式样、天花藻井、彩绘雕饰等都明显地体现出官署建筑的礼制关系。大雄宝殿三楹两间,单檐歇山顶,覆盖琉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