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社会背景
电力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重要物质基本,电力应用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当代化重要标志。就当前国际国内水平而言,在此后相称长时期内,电力需求将不断增长,社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人才需求量呈上升态势。
随着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当代化电气设备广泛应用,工业生产自动化限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因而,企事业部门急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进入21世纪,工业电气自动化已成为当代工业发展基本和主导。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需求量。本专业正是培养这种既有实践技能又有理论知识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作为我校重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一流,实习实训基地配套设施完善。该专业技术先进,紧密结合社会规定和科学技术创新,适应性强,实用性好,做到与当代公司发展同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容量大,前景辽阔,工作环境好,近年来始终被人才市场列为最受欢迎专业之一,毕业生供求比长期保持在1:1.5左右。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能源、装备制造、钢铁冶金等行业范畴,这些行业均是西南地区重点和优先发展行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这些行业重要支撑之一。毕业生可从事矿山电气、矿山机
电、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维护维修。西部地区是国内资源富集区,矿产、土地、水、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开发潜力很大,这是西部形成特经济和优势产业重要基本和有利条件。一方面西部具备明显矿产资源优势,虽然某些矿产资源开发成本较高,但是矿业开发已经成为西部重要支柱产业。西部能源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占全国比重分别高达 87.6%和39.4%。依照关于专家对 48 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计算,西部各省份人均矿产资源基本都居于全国前列。在全国已探明储量 156 种矿产中,西部地区有 138 种。在 45 种重要矿产资源中,西部有 24 种占全国保有储量 50%以上,另有 11种占 33~50%。西部地区所有矿产保有储量潜在总价值达 61.9 万亿元,占全国总额 66.1 %。当前已形成塔里木、黄河中游、柴达木、东天山北祁连、西南三江、秦岭中西段、攀西黔中、四川盆地、红水河右江、西藏“一江两河”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年,西部地区矿业产值分别占其工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17.3%和 5.97%,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7.09 和 1.67 个百分点。攀枝花、六盘水、金昌、克拉玛依等都市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增进了地区工业化和城乡化进程。此外,西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以往地质勘查限度较低,具备巨大开发运用潜力。
水能资源由于国内地貌类型由西向东呈三级阶梯状,并且西部地下水天然可采资源丰富,水资源占全国 80%以上,其中西南地区占全国 70%。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而西北地区缺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
种缺水国家,西南地区丰富水资源是西南地区宝贵财富,为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定,全国到“十一五”末形成13个大型煤炭基地,通过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发展6~8个亿吨级煤炭公司,8~10个5000万吨级煤炭公司,使大型煤炭公司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50%左右,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大中型煤炭公司发展前景良好。当前煤炭行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断层和断档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煤炭工业发展障碍。特别是煤炭生产应用型技术
人才更为匮乏,大某些公司生产一线技术人员数量严重局限性,特别是随着新设备新技术引进与应用,更需要大批懂理论会操作复合型高品位应用型自动化技术人才。又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水电行业前景无限,对电气工程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将十分巨大,因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人才需求市场前景是非常辽阔。
三、本专业人才职业面向及培养状况分析
(一)职业岗位需求分析
(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本专业作为我院重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一流,实习实训基地配套设施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又从社会上招聘了有实际工作经验工程师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大大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及综合动手能力培训。该专业技术先进,紧密结合社会规定和科学技术创新,适应性强,实用性好,做到与当代公司发展同步。
存在问题
1、理论、实训教学中都存在开设学时局限性或者学生掌握状况不抱负,而公司比较注重;
2、在技能教学方面,重要是某些同窗基本技能不夯实,针对公司详细岗位规定有一定差距,同步各公司产品差别很大,规定技能方向不一。
3、教学理念、教学办法、教学手段相对落后。“能力为本位”先进教学观念在教师中还没有形成,“教师为中心”灌输式授课仍在课堂教学中唱主角,“被动接受”仍旧是学生重要学习方式;
4、教学内容陈旧,某些教材更新跟上公司发展,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5、课程体系与公司生产实际有较大差距:基本课程量偏大、老式课程多、一体化课程还需进一步加大,职业指引设立不够合理;
6、专业培养目的没有对接公司需求,和公司岗位目的有明显差距,存在脱节现象
7、缺少与公司全面合伙办学机制,还没有做到完全按公司需要办学;
8、教学设施配备不够合理,先进实训器材和设备数量局限性,功能落后于公司规定;
9、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够强,“一体化、双师型”教师不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未能有机融合;
10、学生岗位适应期相对较长,岗位融合度或过渡期长,据交流发现重要因
素是咱们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中没有结合公司文化和岗位技能规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
四、本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发展分析
(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设立分析
1.专业培养目的分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适应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具备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必须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类工矿公司生产现场,从事各种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运营、维护;面向电气控制系统
制造公司,从事自动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以及设计等方面工作,并可从事自动化技术类产品开发、装配、测试、营销、推广工作;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供配电系统运营、维护及管理。
2.专业职业面向与培养规格
在工矿公司维修部门从事机电设备维护工作;在电气开关厂、电气控制成套设备厂从事生产设备操作、产品检查和生产管理工作;在电力公司从事安装、维修工作,在变电所从事值班、运营维护工作;在电气控制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及电子设备生产公司营销部门从事营销和售后服务工作。
1)素质规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并有强烈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有创新、公关交际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较高质量意识,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安全文明生产。
2)知识规定:掌握必备数学、外语基本知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应用等方面专业知识;电气工程及自动控制工程系统知识;电气、电子线路读图、计算机制图知识。
3)技能规定:纯熟使用常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具备纯熟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电气、电子线路分析、设计能力、计算机制图能力;常规电气控制设备、小型PLC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维护能力;电力电子线路和典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