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精解第四讲:冯妇不是女汉子,叶公憋屈改了姓。
声律启蒙 二冬之一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解读】
暮鼓晨钟 古时一般的大寺庙都会对应建有钟楼和鼓楼,用清晨撞钟、黄昏击鼓的方式对内以警惕自励,对外以传讯报时。暮鼓晨钟,常用于形容时光流逝,亦有的用于形容出家人淡泊单调的寺庙生活。
[宋]陆游《短歌行》诗云:“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元]无名氏《来生债》曲云:“我愁的是更筹漏箭(古代滴漏计时器),我怕的是暮鼓晨钟。”
观山玩水 即游山玩水,亲近自然之乐。
四个火怎么念【延伸阅读】山水之乐的正反两面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è),仁者寿。”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像水)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像山)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由此可见,山水之间,也蕴藏着无尽的正能量。
因此,山水诗一直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题材。时至今日,游山玩水爱旅游,似乎也已经是现代人品质生活的必须要件,但有些身份特殊的人,要是耽于山水之乐,就难免要坏事了。
这样的反面典型教材,最容易在南宋到: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耽于游乐,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无独有偶,南宋孝宗(赵眘)也在《题冷泉堂飞来峰》诗作中讽喻北宋徽钦二帝荒政亡国:
一线南迁已甚危,徽钦北去竟忘之。
正当尝胆卧薪日,却作观山玩水时。
【知识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到底该怎么读?
在2014年5月2日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作为综合素质评委的余秋雨先生,在点评时引了一句古语“仁者乐山”,他把“乐”字念成了lè。据说有上万观众打电话提出批评:这个“乐”字应当读yào,念成lè是错误的。
事后,余秋雨则通过媒体作了辩解,他说:古代的读音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千多年前孔老先生的确提出的是“乐(yào)山乐(yào)水”,但二千多年过去,我们到底是拘泥于传统的文言,还是用现在的通用语言来读解?“仁者乐山”的“乐”古音读yào,但我用现代语音读lè也没有错……
余先生真的没有错吗?恐怕未必。大家知道,无论是古代或现代,“乐”字都有两种常见的用法:一是用作名词,义为“音乐”,读yuè;一是用作形容词,义为“快乐”,读lè.但“仁者乐山”的“乐”却有所不同.这句话见于《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是说:智慧的人爱好水,仁德的人爱好山.两个“乐”字都是带宾语的动词,义为“喜好,爱好”。为了将这个“乐”字同前面两个常用的“乐”区别开来,大约从北宋开始,官修的韵书《广韵》就专门为它定了个“五教切”的读音,折合成今音就读yào。到了南宋时代,儒学大师朱熹又把这个规范读音写进了《论语集注》。由于朱熹在阐释儒家经典方面的权威地位,他的注音便广泛通行于全国,经过约定俗成,一直传承了下来。
虽然“五四”以后白话取代了文言,表示“喜好、爱好”的“乐”字,便不再作为活的语言因素通用于社会了。它只能以一个古义词的身份留存在历史的文献中。《现代汉语词典》就没有收录“喜好、爱好”和yào这个义项和音项,也就是说:如果你在阅读《论语》时遇到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两句话,需要对人们讲解或诵读,那么这个“乐”字就只能仍然解释为“喜好、爱好”,它的读音也仍然只能读作yào。这里没有什么古义、古音向今义、今音的转变,而是古今一贯,不得随意乱解乱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