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下的河南民间谚语举隅
作者:郭慧
来源:《大观》2015年第05期
作者:郭慧
来源:《大观》2015年第05期
摘要: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河南,自古以来农业生产就居于先进领先地位。在几千年来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封建社会中,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被其浸染,民间谚语在这方面就有着鲜明的反映。这些谚语不仅是农耕文化的产物,而且也为我们展现了民众的智慧和中原地区的风貌,体现出了民俗语言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河南地区;农耕文化;谚语
提到中原地区,谈到中原文化,就离不开“农耕”二字。黄河流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从距今约八九千年的河南裴李岗文化考古发现中我们就可以判断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开始了农耕实践。农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通过农耕创造出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从此我们摆脱了大自然的完全主宰,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如恩格斯所言:“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河南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农耕文化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大粮仓。直至今日,河南省仍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依旧深深影
响着这片热土,实实在在的庄稼人也一直传承着这份文化,其最鲜明最直接的表现就体现在人们日常交流时随口拈来的民间谚语之中。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是最适合口头流传的通俗性语言载体。祖祖辈辈在农耕生产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是通过语言来传授给后辈,而这种简约却不简单的语言形式是最佳选择,他们短小精悍便于记忆,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封建时代曾为农耕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直到今天这些谚语依旧有其现实价值,辅助现代化的农耕生活。
一、体现以农为本,珍爱土地的谚语
早在汉代我国就已经提出了“以农为本”的经济政策,历代统治者也多会在春季举行“亲率耕”的仪式以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对封建统治者来说农业上的丰收对维护其统治有重大意义,而对于真正在土里劳作,在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来说,其对土地的热爱则更加具体和真切。
“地是聚宝盆,有地才有人;地是黄金板,有地就有脸。”
“田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 “一亩地,三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
“穷人三件宝:老手,薄地,破棉袄。” “人勤地不懒。”
“生意钱,三两年;衙门钱,隔夜完;庄稼钱,亿万年。”
肥沃的土地是万物生发的基础,大地如母亲般孕育了庄稼,并为其萌芽、发荣、结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没有土地就不会有农业生产的收获。“笑脸求人,不如黑脸求土”在进入农耕文明之后,劳动者几乎所有的生存、生活资料都取自于田地,他们深信“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的道理,因而辛勤劳作。大地对劳动者的丰厚馈赠又使得人们对土地无比敬仰,并在一种膜拜心理下创造出了土地神的形象,他们深信土地爷的存在并会举行隆重的参拜仪式。农民将丰收归功于大地的慷慨无私,土地便是他们的信仰,也正因为农耕文化中对土地的依赖,所以民俗谚语中也就自然而然的保留了许多此类谚语。正如“饮水思源”,填饱了肚皮自然也不能忘记了大地的恩惠。
二、丰富的时令气象农谚
春种秋收,农业生产是时令性非常强的劳作,要想获得丰收就必须严格遵守时令节气。“年”字从本是表示谷物一年一熟的意思到现在变成为专有的时间名词,可见在农耕文化
的影响下,古人观察并记录时间的参照物即是粮食作物的生发状态,因此有关时令气象的谚语自然也是农谚中的大家族。
“菊花开,该种麦。” “嘴哈气,麦下地。”
“枣芽发种棉花,谷雨前后把种下。” “处暑不种田,种田也枉然。”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馍锅跑了气。” “布谷声声小麦黄,五月端阳吃新粮。” “清明节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
中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对庄稼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在农民眼中小麦就是“怕正月暖,二月寒、三月霜,四月雾”的娇娘子。如在春暖地热时没有及时撒种播种,或是在该浇灌时错过了灌浆时机,都会导致粮食的减产。地是命脉,粮食是庄稼人的命根,所以勤劳朴实的农民将千百年来积累的经验化作这一句句生动形象的谚语来做后辈人种粮的指明灯。“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馍锅跑了气”就形象地道出了不守农时带来的不良后果,即粮食颗粒不饱满,像跑了气的馒头一样又瘪又小。即使一年兢兢业业,闯过风风雪雪,到了收获的时节也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芒种立夏,会见亲家不说话”即是描绘了收获时
节忙碌的场景。“紧张庄稼,消停买卖,节令不等人”,这些丰富的时令气象农谚既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同时也为农耕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做出了贡献,它们就相当于庄稼人的《论语》、《孟子》,是一部部农业生产的千年经书。
三、河南地区的饮食谚语
在饮食上河南人是随意自然,注重实惠,不过分讲究外在精美的。河南特的郑州烩面和开封灌汤包都是比较大众化的食品,很多美食形成的历史传说也颇有种乱炖成佳品的意味。细探这种饮食习俗的形成无不与农耕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面条热三遍,拿肉都不换。” “肚是一磨盘,躺下就不饿。”
“不冷捎衣裳,不饥带干粮。” “起脚饺子落脚面。”
河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因而其饮食文化中离不了面食,但河南人不仅爱吃面,更具有的是一种农耕文化影响下的节约意识和未雨绸缪的精神。这种饮食习俗就如河南人的性格一样,豪爽质朴且不拘小节。河南人的节约意识深入骨髓,面条已经剩了又剩,但人们却在吃剩饭中品出了美味与乐趣;河南人未雨绸缪,提前准备的精神也极佳,“不冷捎衣
裳,不饥带干粮”,总会碰到的问题不如提前想到与准备。不同于南方地区的游耕文明,中原地带的农业生产稳定性很强,农民被土地所束缚很少有休闲时光,农忙时妇女小孩也要下田干活,如“说不完的闲话,摘不完的棉花”、“焦麦炸豆,皇姑也下楼”就是讲妇女参与农业生产的,因而普通百姓家没有时间研究饮食和制作精美细致的食品这是其饮食习俗形成的原因之一。其二,中原地带较少山林,气候条件也不如南方,一进入深秋隆冬,大地就一片萧索,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肚是一磨盘,躺下就不饿”,“穷人最怕过四五月”(四五月份为青黄不接的时段)可见在传统农耕生活下人们忍饥挨饿是常有之事,因而其饮食上就更加在意实惠,没有物质条件去过度关注食物的精美,人人都有节约粮食,储备粮食的精神。“麦盖三层被,枕着蒸馍睡”能吃上白白胖胖、热热乎乎的馒头已经是庄稼人最大的欣喜了。
四、体现勤俭持家的生活谚语
“春天不下力,秋来饿肚皮”是残酷的现实,农耕生活要求劳动者必需勤劳节俭才能从田地中得到更加丰厚的回报,因此前辈们创造了大量的此类谚语来相互勉励并以此来告诫后辈人,如: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冬不节约春上愁,夏不劳动秋无收。”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天冷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 “一顿省一口,一年剩一斗。” “雪怕太阳草怕霜,过日子怕的是铺张。”
农民只有靠自己的勤劳努力才会取得丰收,而在农业生产上又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气象灾害或战争危害等。中原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旱灾也较为频繁,再加上封建时期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农民多是靠天吃饭,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减产自然不可避免;在政治格局上,长久以来中原都是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战争一旦爆发逐鹿中原是必然的,这些天灾人祸都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生存与生产,因而他们十分节俭不肯浪费一针一线一粒粮。这些谚语体现出的勤俭节约精神不仅是祖祖辈辈河南人身体力行的美德,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必须传承下去的中华美德。
综上,在封建社会农耕文明较为发达的中原地带,其生产生活都是以围绕农耕劳作为中心和主轴的,农耕文化不可避免地浸染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更是如活化石般记录着曾经的辉煌与艰辛。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流交际离不开供给其穿衣吃饭的田地和生产,所以来自于大众文化底层的民间谚语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它们短小风趣却蕴含哲理,作为民众智慧的结晶和民俗语言的精华折射出了中原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特的风土人情,也体现出了中原人豪爽质朴的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周广川,张巨保,贾兵强.中原地区先秦农耕文化述论关于黄河的谚语[J].农业考古,2009
[2]马克思,恩格斯.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3]周扬.中国谚语集成[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
[4]扶沟县民间文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谚语集成河南扶沟县卷[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