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娱乐至死的案例
中国娱乐至死的案例中国网名
质朴的形象与有些不善言谈的“韦神”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之后,有许多人表示害怕过多的曝光会让他的科研生活被打乱,导致真正的学术人才“网红化”,那样就会十分可惜。然而截止到2021年年底,韦东奕不再具有之前的热度,据访谈,他最近的生活也是按部就班,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这种情况算是比较好的。其实他的事迹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随着信息和媒体的飞速发展,现如今的人们几乎会沉浸在网络世界当中,某些“瞬间爆红”的人和事甚至会在几天之内就成为人们生活的焦点。
最近有一件事就是这种影响的切实体现:年仅二十三岁就博士毕业的中科院副研究员袁岚峰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由于出的学术水平以及对于科普事业的热爱,袁岚峰在毕业之后并未在高校或是科研院所之中从事专门的科研工作,而是选择了从事在网络上为大众科普的事业。
这样的选择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像网名“无穷小亮”的国家地理杂志融媒体中心主任张辰亮,
就因为风趣幽默的语言以及对于动植物的深入了解,广受网友们喜爱。
然而,就在袁岚峰依靠着简单易懂的量子知识等科普收获大量粉丝的同时,大量的批评突然在最近一段时间朝他袭来。
大部分的论调无非就是:此人占用国家这么多培养人才的资源,不去好好科研报答祖国,而是当什么“网红”,太可惜了;又一个现实版“伤仲永”?
钱重要还是知识重要这类论调使得众多跟风的网友对袁岚峰展开了讨论,一派“深夜网抑云,疯狂骂博士”的滑稽场景真实上演。那“病态”的年轻人早已堕入深渊,14亿国人正在娱乐至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