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用户体分析
互联⽹⽤户体分析
做移动互联⽹线上活动,我们⾸先要对移动互联⽹⽤户体做⼀个分析。
2.1.1对互联⽹使⽤⼈年龄段分析
2008年易观国际数据
以12-80岁之间年龄段的互联⽹使⽤⼈为分析对象,18-40岁之间为互联⽹主要应⽤⼈。
2.1.2对互联⽹使⽤⼈分类及类型分析
互联⽹使⽤分类主要分为⽼年、中年、青年、少年体,这些⼈类型⼜分退休⼲部、⽼板、⽩领、⼤学
⽣、中学⽣和⽆业游民。通过从上⾯列表看,对互联⽹熟知程度较⾼的是⽼板、⽩领、⼤学⽣、中学⽣,其中⽩领熟知程度最⾼所站的⼈⽐例也是最多,年龄跨度⼴,对互联⽹的需求最强烈。
2.1.3使⽤⼈对互联⽹熟知程度分析
精通使⽤⼈:⽩领;
熟练使⽤⼈:⽼板、⽩领、⼤学⽣、中学⽣、⽆业游民;
使⽤表⽪⼈:退休⼲部、⽼板、⽆业游民;
有⼀定了解⼈:退休⼲部、⽼板、⽆业游民;
不了解⼈:普通⽼年⼈。
2.1.4对互联⽹使⽤需求分析
根据上⾯列表得出以下⽤户对互联⽹使⽤需求统计表:
易观国际2008年对⽤户对互联⽹需求的统计表
根据以上两个统计结果综合分析,⽤户对邮件、新闻资讯、⽣活信息查询、⽹站购物、博客、交友、求职、⽣活信息发布、即时通讯、学习资料、问答帮助的需求量⽐较⾼,其中主流需求主要是新闻资讯、⽣活信息查询、博客、交友。
2.2⽹络号功能和服务针对个体⽤户归纳
主要服务⼈年龄阶段:18-40岁之间;
主要服务⼈类型:⽼板、⽩领、⼤学⽣、中学⽣、⽆业游民,重点为⽩领;
为⽤户提供主要的功能和服务:邮件、新闻资讯、⽣活信息查询、⽹站购物、博客、交友、⽣活信息发布、即时通讯、学习资料、问答帮助,重点为新闻资讯、⽣活信息查询、博客、交友。
2.0互联⽹集体⽤户体分析
集体⽤户体特性相似性差距较⼤,对互联⽹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以此,在针对这些体开发系统时必
须要更加的有针对性。考虑到除了集体本⾝需要的功能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其他⽤户和这个集体在这个系统中的互动关系,⽐如:集体与集体之间、集体与个⼈之间、个⼈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注:本部分数据分析是基于⽹上联机调查结果。
1.⽹民的⽹上⾏为
(1)互联⽹的⼋⼤热门服务
⽤户对“经常使⽤的⽹络服务/功能”回答结果如图7.61所⽰。
从上图可以看出:
互联⽹的⼋⼤热门服务(超过1/3⽐例的选项)依次是:电⼦邮箱、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浏览⽹页(⾮新闻类)、在线⾳乐(含下载)、即时通讯、论坛/BBS/讨论组和在线影视(含下载)。
②新闻与⾮新闻类的⽹页浏览、搜索引擎、电⼦邮箱、即时通讯以及论坛/BBS这些互联⽹的基本功能与服务仍然占据着⽹民最主要的⽹上活动内容。
在线⾳乐与在线影视均进⼊互联⽹的⼋⼤热门服务中,说明了宽带时代⽹民的上⽹习惯正在发⽣着显著的变化;同时也说明⽹上娱乐休闲活动越来越受更多⽹民的欢迎。
④博客服务是本次新增加的调查内容,发现有10.5%的⼈经常使⽤,这说明博客在2005年上半年有⽐较⼤的发展和影响⼒。
(2)⽹民安全意识随⽹龄增长⽽增强
在回答“⽤户对⾃⼰的⽹页浏览器做过哪些设置和修改”时,有近半数的⼈“修改了浏览器安全、隐私等设置”,这说明了⽹民安全意识的增强和使⽤互联⽹的成熟。
通过数据交叉分析可以看出,⽹民的⽹龄越长,对浏览器安全、隐私等设置修改的⽐例越⾼,如表7.1所⽰。
表7.1不同⽹龄的⽤户对⽹页浏览器做过的设置和修改
2.获取信息
(1)⽹民利⽤搜索引擎搜索的信息多样化
⽤户回答“⽤户经常使⽤搜索引擎搜索的信息”时,有近半数的⼈搜索的是MP3⾳乐,搜索地图或者地理位置的⽤户也达到了10%,说明搜索引擎满⾜⽹民的多样化需求⽅⾯起着重要的作⽤。
(2)⽤户反映互联⽹上重复信息太多
⽤户回答“在互联⽹上查询信息时遇到的最⼤问题”时,“重复信息太多”以44.6%的⽐例占第⼀位,这说明中国互联⽹⽹站模仿的问题还很⼤,内容“拷贝”与“粘贴”的情况还⾮常普遍,具备特⾊与专有信息内容的⽹站相对来说还不多,⽹上信息的版权问题也需要进⼀步解决。
3.即时通讯
(1)即时通讯软件粘性⼤,市场进⼊壁垒⾼
对于⽤户选择某种即时通讯⼯具的原因,选择“和我有联系的⼈较多使⽤”的⽐例最⾼,“⽤久了习惯了不打算换其他的”的占第三位,这两个数字说明⽤户更换即时通讯⼯具的主观可能性较⼩,⽤户对即时通讯⼯具的粘性⽐较⼤,经营者具有很强的先⼊者优势。
(2)⽤户对即时通讯⼯具的功能需求趋向多媒体
除了使⽤即时通讯软件的⽂字聊天功能外,⽤户常⽤或希望有的功能主要是⼆⼈视频和IP电话,这结果将指引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向,即由⽂字聊天向⾳频、视频聊天发展,⽬前市场上已出现具有这种功能的即时通讯软件。
(3)即时通讯⼯具对电⼦邮箱市场有较⼤冲击
有2/3的⽤户认为由于使⽤了即时通讯⼯具,减少了对电⼦邮箱的使⽤。
4.⽹络购物
(1)⽹上购物⼤军达到2000万⼈
在全体互联⽹⽹民中,有过购物经历的⽹民占近20%的⽐例。
(2)⽹上习惯消费者(或者说是⽹上购物常客)占到了购物⽹民的近半数
如果将半年内购物次数超过4次的⼈界定为⽹上习惯消费者(⽹上购物常客),其⽐例占到了47.6%。
(3)⽹上购物市场巨⼤
①购物⽹民的巨⼤数量,以及购物者半年内购物的累计⾦额,意味着⽹上购物者半年内累计购物⾦额达
到100亿元;
②同样,购物⽹民的数量及其购买⼿机的⽐例,意味着半年内通过⽹络购买的⼿机在300万部以上;
③在购物⽹民中,分别有超过15%的⼈购买过服装和⽣活家居⽤品,表明中国的B2C市场已经从书刊、影像制品及电脑数码产品为主向⼀个多样化的消费者市场发展。
(4)在⽹民进⾏⽹络购物的原因中,有近半数是为了“购买到本地没有的商品”,这对提供⽹络购物服务的商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全国性⽹上售物服务和建⽴全国范围内的物品配送系统已经变得⼗分重要。
(5)⽹民在⽹上购物时,⽹上⽀付的⽐例增长⾄近半数,这可能与C2C购物市场的迅速发展有关。
5.⽹络游戏
(1)⽤户半年内购买的⽹络游戏虚拟物品(包括:装备、武器、⾝份等)平均费⽤总额为178元,⽽⽹民中玩⽹络游戏的⼈的⽐例达到了23.4%,这意味着这是⼀个半年超过40亿元的销售市场。
(2)⽤户喜欢的⽹络游戏类型最多的是益智类
中国网名
尽管中国⽹络游戏运营商的主要收⼊来⾃⼤型多⼈在线⾓⾊扮演型⽹络游戏,但更多的⽹民在家⾥、⽹吧⾥玩的游戏类型主要还是益智类和休闲游戏;⽽在单位和学校⾥主要玩的是益智类和即时战略类游戏。
6.⽹民对互联⽹的态度
(1)互联⽹的正⾯、积极作⽤得到认可
超过2/3的⽤户认为互联⽹对学习、⼯作、⽣活、娱乐等⽅⾯的帮助均是⾮常⼤或⽐较⼤。
(2)⽹民对互联⽹满意度的变化,表明⽹民的上⽹习惯和⼼理⽇趋成熟
①对互联⽹费⽤的满意度略有下降,说明互联⽹收费开始变得普遍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收费陷阱或者不合理的收费现象,导致⽤户对互联⽹费⽤的满意度下降了。
②对安全性的满意度也有所下降,说明随着⽹民⽹龄的增长,经受过⽹络病毒和⽹络⼊侵/攻击的体验,安全意识在增强,对互联⽹安全性的要求也增⾼了。因此,这个下降并不⼀定意味着⽹络安全性能的降低。
(3)⽹民最反感⽹络病毒
⽤户对互联⽹最反感的⽅⾯,如图7.62所⽰。
从上图可以看出:
①⽹络病毒最让⽹民反感,其次是弹出式⼴告/窗⼝,再次是⽹络⼊侵/攻击。⽹络病毒和⽹络⼊侵/攻击都可看作是对上⽹电脑的严重侵害,⽽弹出式窗⼝与垃圾邮件主要是增加⽤户的⿇烦程度才引起⽤户反感。
②⽽位据第四的“⽹上收费陷阱”,⽹民对这⽅⾯的反感正与⽹民对互联⽹费⽤的满意度下降相呼应。
互联⽹热点数据分析
⽹民的⽹上⾏为:
互联⽹的⼋⼤热门服务(超过1/3⽐例的选项)依次是:电⼦邮箱、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浏览⽹页(⾮新闻类)、在线⾳乐(含下载)、即时通讯、论坛/BBS/讨论组和在线影视(含下载);⽹民安全意识随⽹龄增长⽽增强。
获取信息:
⽹民利⽤搜索引擎搜索的信息多样化,搜索引擎满⾜⽹民的多样化需求⽅⾯起着重要的作⽤;⽤户反映互联⽹上重复信息太多,这说明中国互联⽹⽹站模仿的问题还很⼤,内容“拷贝”与“粘贴”的情况还⾮常普遍,具备特⾊与专有信息内容的⽹站相对来说还不多,⽹上信息的版权问题也需要进⼀步解决。
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软件粘性⼤,市场进⼊壁垒⾼;⽤户对即时通讯⼯具的功能需求趋向多媒体;即时通讯⼯具对电⼦邮箱市场有较⼤冲击。
⽹络购物:
在全体互联⽹⽹民中,有过购物经历的⽹民占近20%的⽐例;⽹上习惯消费者(或者说是⽹上购物常客)占到了购物⽹民的近半数;⽹上购物市场巨⼤;在⽹民进⾏⽹络购物的原因中,有近半数是为了“购买到本地没有的商品”,这对提供⽹络购物服务的商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全国性⽹上售物服务和建⽴全国范围内的物品配送系统已经变得⼗分重要。;⽹民在⽹上购物时,⽹上⽀付的⽐例增长⾄近半数,这可能与C2C购物市场的迅速发展有关。
⽹民对互联⽹的态度:
互联⽹的正⾯、积极作⽤得到认可;⽹民对互联⽹满意度的变化,表明⽹民的上⽹习惯和⼼理⽇趋成熟;
⽹民最反感⽹络病毒;
⽹络游戏:
⽤户半年内购买的⽹络游戏虚拟物品(包括:装备、武器、⾝份等)平均费⽤总额为178元,⽽⽹民中玩⽹络游戏的⼈的⽐例达到了23.4%,这意味着这是⼀个半年超过40亿元的销售市场;⽤户喜欢的⽹络游戏类型最多的是益智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