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纬线 | 地理意义 | 穿越地区 |
赤道(0°) | 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 | 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 |
北回归线 (23°26′N) |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线的分界线 | 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 |
南回归线 (23°26′S) |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南温线的分界线 | 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 |
北极圈 (66°34′N) |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 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 |
南极圈 (66°34′S) |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 南极大陆外围(威克斯地、南极半岛) |
30°N | 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 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 |
30°S | 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 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 |
60°N | 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 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 |
60°S | 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 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 |
90°N | 北极点 | 位于北冰洋 |
90°S | 南极点 | 位于南极大陆 |
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经线 | 地理意义 | 穿越地区 |
本初子午线(0°) | 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 | 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西班牙、非洲西部 |
180° | 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 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洲东部岛 |
20°W |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 | 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 |
160°E |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洲东部岛 |
120°E |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的参照经线 | 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印尼、澳大利亚西部 |
重要纬线与大洲、大洋的关系
纬线 | 与大洲的关系 | 与大洋的关系 | 附近主要地理事物 |
北极圈 | 通过亚洲北部、欧洲北部、北美洲北部 | 通过挪威海、白令海峡 | 冰岛、斯堪的维那亚半岛北部、格陵兰岛南部、阿拉斯加 |
60°N | 通过欧洲北部、北亚中部、阿拉斯加南部 | 通过北大西洋北部、北太平洋北部 | 斯堪的维那亚半岛南部、波罗的海 |
40°N | 通过中国台北、新疆、中亚、欧洲南部、北美中部 | 通过北大西洋中部、地中海、里海、北太平洋中部 | 土耳其、地中海、塔里木盆地、北京、纽约 |
30°N | 通过中国中部、西亚、非洲北部、北美南部 | 通过北大西洋中部、北太平洋中部 | 苏伊士运河、伊朗、印度北部、上海、新奥尔良 |
北回归线 | 通过中国南部、南亚、西亚、北非中部、北美南部 | 通过北太平洋南部、北大西洋南部、印度洋之阿拉伯海 | 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印度洋半岛、台湾岛、夏威夷岛 |
赤道 | 通过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北部 | 通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六甲海峡、新加坡、马来岛、亚马逊平原 |
南回归线 | 通过非洲南部、南美中部、澳大利亚大陆中部 | 通过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 | 马达加斯加岛、里约热内卢 |
30°S | 通过非洲南端、南美南部、澳大利亚大陆南部 | 通过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 | |
60°S | 不通过任何大陆 | 通过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 | |
南极圈 | 南极洲边缘 | 通过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 | 南极半岛 |
经线 | 与大洲的关系 | 与大洋的关系 | 附近主要地理事物 |
通过欧洲西部、 非洲西部、 南极洲 | 通过北冰洋、大西洋 | 北海、英国、法国、 西班牙、阿尔及利亚、 马里、加纳 | |
20°E | 通过北欧、中欧、 非洲中部、 南极洲 | 通过北冰洋、 大西洋与 印度洋分界线 (厄加勒斯角) | 波罗的海、波兰、 匈牙利、巴尔干 半岛、利比亚、中非、南非 |
60°E | 通过欧洲东部、 亚洲西部 和南极洲 | 通过北冰洋、印度洋西部(阿拉伯海) | 乌拉尔山、咸海、 伊朗高原、 阿拉伯海 |
90°E | 通过俄罗斯中部 (叶尼塞河)、 中国西部、印度半岛 东部、南极洲 | 通过北冰洋、印度洋中部(孟加拉湾) | 叶尼塞河、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 青藏高原、 恒河平原 |
120°E | 通过北亚东部、 中国东部、 澳大利亚西部、 南极洲 | 通过北冰洋、印度洋东部、太平洋西部 | 勒拿河、大兴安岭、 渤海、长江三角洲、 菲律宾、台湾海峡、 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西部 |
160°E | 通过北亚东部、 大洋洲中部(+岛屿) (东西半球分界线)、南极洲 | 通过北冰洋、 太平洋西部 | 勘察加半岛、 所罗门的 |
180° | 通过亚洲大陆东端、大洋洲岛屿 和南极洲 | 通过北冰洋、 太平洋中部 | 阿留申岛、 斐济岛、汤加岛、 新西兰东面 |
120°W | 通过北美西部、 南极洲 | 通过北冰洋、 太平洋东部 | 落基山脉北段、西雅图(美国)、温哥华(加拿大)、圣弗朗西斯科、 洛杉矶 |
75°W | 通过北美东部、南美西部、 南极洲 | 通过北冰洋、 大西洋西部、 太平洋东南部 | 费城、古巴、 加勒比海中部、 北半球国家哥伦比亚、秘鲁 |
20°W | 通过欧洲冰岛和 南极洲 | 通过北冰洋、 大西洋 | 冰岛 |
重要经线与大洲、大洋的关系
七大洲和重要国家陆地的经纬线范围和位置特征
大洲或国家 | 纬度范围 | 经度范围 | 位置特征 |
亚洲大陆 | 1°17′N~~ 77°43′N | 26°03′E~~169°40′W |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和东、西半球,及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 |
欧洲大陆 | 36°N~~ 71°08′N | 9°31′W~~66°10′E | 跨东、西半球(冰岛),北半球中高纬度带 |
非洲大陆 | 34°51′S~~ 37°21′N | 17°33′W~~51°24′E | 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
北美大陆 | 7°12′N~~ 71°59′N | 168°05′W~~55°41′W |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通过,跨东、西半球(格林兰岛),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 |
南美大陆 | 53°54′S~~ 12°28′N | 81°20′W~~34°46′W | 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越,赤道大致过亚马逊河口,热带面积广阔 |
大洋洲 | 47°S~~ 30°N | 110°E~~130°W | 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和东、西半球,同时存在两个日期 |
南极洲 | 62°S以南 | 跨360°经线 | 南极圈经过南极大陆外围,长城站(66°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2′E) |
中国 | 4°N(南部大陆21°N)~~54°N | 74°E~~135°E |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
印度 | 8°N~~ 33°N | 72°E~~97°E | 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带的东半球 |
日本 (四大岛) | 31°N~~ 46°N | 130°E~~145°30′E | 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岛国家 |
德国 | 48°30′~~ 55°N | 6°E~~15°E | 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 |
俄罗斯 | 43°N~~ 78°N | 28°E~~170°W | 北极圈穿越北部,跨东、西半球和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带 |
美国 (本土) | 25°N~~ 49°N | 125°W~~73°W | 大范围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有海外州夏威夷州(北回归线穿过)和阿拉斯加州(北极圈穿过) |
巴西 | 34°S~~ 5°30′N | 74°W~~42°W | 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属于低纬度,热带雨林最广 |
埃及 | 21°30′N~~31°30′N | 25°E~~35°E |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是低纬度弟热带沙漠 |
澳大利亚 | 41°S~~10°30′S | 113°E~~153°30′E | 南回归线穿越中部,位于中、低纬度的东半球,独占一块大陆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