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发酵奶油
自制发酵奶油
发酵奶油具有独特的微妙香味,食谱书上常常出现,但是在上海买不到,可以自己做。简单说,从牛奶到奶油的过程,大致是原奶离心分离,得到淡奶油;再进一步搅拌淡奶油,收集得到凝聚的奶油。奶油就是黄油,butter,意指牛中提炼的脂;通常用来搅打裱花的cream应该叫做淡奶油或者稀奶油。发酵奶油cultured butter,并非把奶油拿来发酵,一般是在淡奶油中添加乳酸菌发酵,再搅打发酵后的淡奶油得到的。
第一步,发酵淡奶油。用的市售的制作酸奶用的乳酸菌,复合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按说明书的比例,用的时候取一点点淡奶油先和菌种粉末拌匀,再倒入剩余的淡奶油中混合。
以现在的天气,酸奶机不是很有必要,发酵时间长些,或者用焖烧锅之类能够长时间保温的器具也行。新买了酸奶机头一次用,内胆是塑料的,有一股很可疑的塑料味,按说明书用沸水消毒一分钟之后,塑料味也没有减轻。放弃了它的内胆,了个正好能放进机器里的玻璃缸子,但是只装得下800怎样自制直接吃的奶油克左右淡奶油。酸奶机里加40度的温水,玻璃缸子包保鲜膜,坐在温水上,通电发酵8小时。多出来的200克淡奶油放在室温发酵12个小时。
发酵完成时,淡奶油半凝固,比豆腐脑要结实,比mascarpone稍软。酸奶机8小时的成品要比室温12小时的更结实一些。放冰箱冷藏过夜。
冷藏一夜之后,倒在大搅拌盆中,用手提打蛋器高速搅打。起先就像普通的淡奶油一样,能够打发。
渐渐变得象打过头的淡奶油。
接着打,成乳糜状,整缸的颜开始明显变黄。
再打下去,开始有颗粒聚集。
这时就要停机了,很难避免液体飞溅。可以用一把蛋抽子,或者偷懒把打蛋器的搅拌头拔下来,拿在手里搅拌几圈,很快黄油团块会聚集到一起。
把成团的黄油捞出来,装在一个小点的容器里。
左右搅动,挤压,还能排出一些水分。把液体倒出来,把黄油尽量沥干。
直到再也榨不出液体为止。取出来装在容器里冷藏,短时间用不完也可以冷冻。甚至还有专门的模具,用来把自制的黄油压成方块,还带花纹的。
整个过程当中基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倒是要小心,搅拌到快完成的时候很容易溅得一墙一桌子。黄油凝聚之后,如果发软,不好控出水分,就拿回冰箱冷藏一会儿。控出的白液体副产品,称作酪乳,buttermilk,也就是搅出了butter以后剩下的milk。酸酸的也有很浓郁的发酵香味,在很多食谱里用得着。
据资料说,自制的奶油,脂肪含量比市售的高,市面上商业生产的奶油脂肪含量通常在80%82%之间,其余部分是水分和非脂乳固体,自制的奶油乳脂含量能达到85%86%,用来制作千层酥皮之类的点心会有更酥脆的口感。我用了一升淡奶油,脂肪含量36%,收集到发酵奶油427克,还有buttermilk 532克。但是因为很难确定buttermilk里残存的脂肪含量,也难说这427克黄油究竟有多大比例是脂肪。市售的buttermilk脂肪含量极低,大约1%以内。
外事不决问谷沟,关于自制发酵奶油能搜到大量的信息,其中这两篇讲解得很细致,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