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摘  要
清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它经历了"康乾盛世",早已由盛到衰,危机四伏了。在清王朝每况愈下的同时,英国资本主义却在殖民掠夺的腥风血雨中迅速发展,它把侵略、掠夺的魔爪伸向世界各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早已成为英国资本主义觊觎的对象。 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关键字:清王朝  不平等条约  影响
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藉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战争,从此,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此后,各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入侵略、掠夺中国的行列,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经过第二次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阶段,179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对中国进行贸易,从此输入中国的日益增多。1838年12月,清朝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查禁。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到伦敦后,英国政府以"保护通商"为名,决定要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6月,侵华英军总司令乔治·懿律率领四千名英军,到达中国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这次战争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6月战争爆发,到1841年订立《穿鼻草约》。战争初期,因两广总督林则徐和闽浙总督邓廷桢对沿海严加戒备,英军在粤、闽沿海遭到失败。后英军北犯,7月5日攻陷浙江定海。8月,英军又北上直逼天津海口。后期因妥协派穆彰阿、琦善等得势,林则徐、邓廷桢被道光皇帝革职查办。琦善到广东负责中英交涉,擅自与义律订立《穿鼻草约》,密许割让香港、开放广州和赔偿烟款600万元。1月26日,英军强行占领香港,作为继续侵华的重要基地。
    第二阶段,从1841年1月到同年5月《广州和约》订立。1月下旬,道光皇帝感到割地赔款有损大清尊严,下诏对英宣战,派宗室奕山为"靖逆"将军,带兵万余人赴广东迎战,并"革职锁拿"琦善。2月,英军进攻虎门,关天培率部孤军奋战,壮烈殉国,炮台失陷。5月,英军进犯广州,因奕山未作认真部署,激战数天,清军败退城内求降,奕山与英军订立《广州和约》,和约规定,清政府7日之内缴广州"赎城费"600万元,赔偿英商馆损失30万元,清军退
驻广州城外60英里,赎金交清后,英军退出虎门。
    第三阶段,1841年8月到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英政府不满足于已取得的利益,任命璞鼎查代替义律,进一步扩大对华战争。10月1日,英军再次攻陷浙江定海,定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鹏率兵英勇抵抗,以身殉国,五千名将士全部壮烈牺牲;接着,英军攻陷镇江、宁波。1842年6月,英军进攻长江,攻打吴淞炮台,年近七十的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英勇抗敌,壮烈牺牲。最后,清政府在英国大炮的威逼下,被迫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
    虽然有林则徐、关天培等一些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但由于清朝封建制度的腐败、清政府的昏庸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技术落后,以及由于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形成的军事装备的低劣、军事技术停滞,历时两年多的战争,最终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偿英国2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无权自行确定,必须与英国共同议定。1843年,中英又相继签订了《五口通
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通过这两个条约,英国又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凡中国人与英国侨民发生纠纷,交涉诉讼,其英国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关税值百抽五,规定英国货物进出中国海关,大部税率"值百抽五",内地通过税"照旧输纳,不得加增",从而把中国关税税率固定在最低限度;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中国"将来如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这就成为以后各国窃夺侵略特权的重要手段;英国军舰可以常驻五口通商口岸,实即外国军舰对通商口岸进行武力威胁,破坏中国的领海权。
  《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等侵略者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他们分别于1844年7月和10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它们不仅取得了《南京条约》中规定的一切特权,美国还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规定不仅中美民众之间,而且美国人不论与哪国人在中国发生纠纷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不受中国法律约束;美国人有权在五口通商口岸租地建楼、开设医院、建立教堂,进行思想文化侵略;法国则取得了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特权。此后,葡萄牙、比利时、荷兰、西班牙、普鲁士等国纷至遝来,要求"共同分享"侵略利益,1849年,葡萄牙公然强占了澳门。古老中国的大门终于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和强权打开了。
    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打开了大门,从此各国侵略者接踵而至,它是中国遭受资本主义奴役的开始,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捩点。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的破坏。英国取得了香港,葡萄牙霸占澳门。中国的关税、司法、贸易等主权也遭到严重的践踏,从而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此外,外国侵略者还利用攫取的特权,首先在上海,继而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租界,实行完全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之外的殖民制度。独立的中国开始逐步向半殖民地的中国转化。
·参考文献
[1]清实录·圣祖实录(卷二四九)[Z].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光绪纂.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六七) [Z].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
[3]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 [C]. 北京:中华书局,1984.
[4]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二辑) [C]. 北京:中华书局,1984.
[5]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上)[C]. 北京:三联书店,195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