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国古代教育
教育与科举文化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历代教育家的不断实践及概括提炼,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教育机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正是中国古代辉煌的教育成果,才使传统文化得以不断延续和发展。
中国教育塑造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品格和民族心理。
一、官学制度
(一)官学的形成
1.根据传说和古籍记载推断,中国在夏代已有庠、序、校三种学校,“庠”是培养奴隶主贵族的“国老”和教育他们后代的地方,“序”是学习射箭的地方,“校”是一种发展较为完备的军事体育性质的教育机构。奴隶主阶级及其子弟在这类学校中,接受生产技能以及与战争相关的武士教育。
商代学校除庠、序外,又增加了右学、左学、瞽宗等校名。商代的贵族子弟,在学校学习识字
、写字和阅读,还须接受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和技能教育。后者在周代称为“六艺”,六艺教育在商代已被列为学习科目,这为西周的学校教育奠定了基础。
2.西周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
(1)教学机构:分为国学(中央办学)和乡学(地方办学)两种,国学在办学规格上分小学(修业年限7年)和大学(修业年限9年)两级,乡学因规模较小只设一级。
(2)教育内容:国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了德、行、艺、仪四个主要方面,主干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大学教育以礼乐为重点,小学教育则以书数为重点。招收的学生是贵族子弟。庶民子弟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3)教师队伍:西周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学在官府”,教师由当时的现职官员或退休官员担任,分工明确,级别分明。
(4)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学习年限、考查、奖惩、皇帝视学等制度。
3.春秋战国时期,国学与乡学衰微,私学兴起。一些诸侯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以公室养士
为官办教育,其中以战国时齐国设于稷下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最为著名。教师择优聘请,教学内容不受官方限制,学者以其专长讲学。稷下学宫的创办,促进了诸子学派的形成。
(二)官学的发展
(1)汉代汉武帝在长安开创太学,这是中国当时最高的学府。太学由国家选派名师巨儒充任教师,学生的来源由中央选拔和地方保送。东汉建都洛阳后,又在洛阳重建太学,校舍240所,教室达1850间,太学生最多达30000人,如此规模的大学,出现在公元二世纪中叶,可谓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教材: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其中《论语》、《孝经》、《五经》是修学内容。
汉代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办学,汉代的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设置,郡国曰“学”,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这里的学与校相当于中学程度,庠与序相当于小学程度。
选士方法:察举、征辟
(2)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教育有所发展。南朝刘宋设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馆,学校按学科分类,是官学制度上的创新。
选士制度:魏晋南北朝新增“九品中正制”。
(三)官学制度的完备
唐代学校体系更加完备,堪称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代表。
首先,是多种形式办学。如,“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弘文馆、崇文馆),健全发展了隋代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也有专修法律、数学、书法等学科的专科学校。这种实用学科的学校创办,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较早的。
其次,教师管理完善。学校教师分为博士、助教、直讲等,他们教职的大小,以其在政府部门所具职位的高下为依据。
第三,学生管理上有升学、退学的规定,也有考试和作息的规定。如,考试有旬考、月考、岁考和毕业考。假期有旬假、田假、授衣假。
宋代中央官学所设学校的门类与唐相近。值得注意的是王安石的教育改革以及中央对人文美育的重视。王安石创立三舍法,以严格升级考试制度。初入太学为外舍生,定额2000人,通
过平时学习和严格考试,成绩优良,操行合格者升入内舍。内舍定额200人,学制两年,学习成绩和本人操行合格者升入上舍。上舍定额100人,学习两年后参加毕业考,按其学业和操行分为上、中、下和不及格4种,上等生资格等同于进士,中等生可免尚书省试,下等生可免乡试,不及格者除名。三舍法把考核和科举结合,提升了学校的地位,宽进严出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宋代官学创办画学,这是宋代在人文美育史上的贡献。
(四)官学制度的衰落
  明代从办学规模来看,较唐宋时代有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在办学观念上,明清狭隘的立国思想,制约了官学的发展。自明朝中叶起,官学在官方的严格钳制下,一步步走向衰落。
(1)中央有国子监和宗学(贵族学校),明清政府对国子监学生的思想控制极严,剥夺其言论、结社和上书陈事的自由,加之教学内容空疏,所以国子监很难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明清地方官学有府学、州学、县学,统称“学宫”,边疆有卫学。
(2)明清科举制沿袭宋元,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试,学生在八股文上口诵手抄,不厌其烦,不少沦为不通世务的禄蠹。
二、私学制度
(一)私学的发展和特点 
  西周以前学在官府,春秋时,孔子首开私人讲学。孔子倡导“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招收了不少出身低贱的学生,这一创举有利于平民教育的普及。战国时私学大盛,汉以后私学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私学按学习程度和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启蒙阶段,当时称为“蒙学”和“书馆”所收儿童以识字写字为主。
二是专经的预备阶段,使用教材是《孝经》和《论语》。
三是专经的研修阶段,学生从经师专研某一种儒家经典,其程度已相当于太学。
  汉代不少名师巨儒从事于私人讲学,吸引了大批学生,如,马融、郑玄等经学大师,门下学生多达数千。
唐代私学也很发达,唐代经学家孔颖达、颜师古,文学家韩愈等均私人授徒讲学,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教学质量和层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们致力于传播经学、写作学等,对于学术文化和文学创作的活跃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元明清三代,民间的启蒙教育也主要依靠私学。明清私学主要分三类:
一是私塾,由教师在家设馆授徒;
二是义学,由官员富商出资聘教师为乡村贫寒子弟授课;
三是专馆,富裕人家聘教师上门教授本家子女。
私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民间的主要办学形式,其贡献和特约略有三个:
第一,私学是官方办学力量的补充,在普及平民教育、开发民智方面有其历史功绩。
第二,办学层次较高的私学,其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独立性。私学授课较自由,可开展学术争鸣,教学不限于儒家经学,有的传授道学、佛学,有的传授医学、算术、文艺等,教学内容较为灵活。
第三,学生可以自由择师受业。以接受符合个性需求的教育。
(二)蒙学读物
特别需要介绍的是明清两代的蒙学(也称乡校、村学、小学)。蒙学教材多是字书,最著名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流传广泛,影响很大。
《三字经》,成书于南宋,全书356句,每句3字,共有1068个汉字,其中生字约有800个,是一种融入做人道理、学习程序以及教育的重要性等方面知识的识字课本。据说,前几年联合国教科文基金会组织已经把《三字经》列为世界儿童道德启蒙丛书之一,可见其影响之广。
《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将姓氏编于一书,为尊“国姓”,故以赵居首。全书由四言韵语组成,虽无文理,却便于诵读,是古代通行的识字课本之一。
《千字文》,梁周兴嗣编,选取王羲之遗书不同的字1000个,编为四言韵语,共250句。叙述有关自然、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隋代即开始流行,历唐宋元明清,成为蒙学的通行教材。
《千家诗》,南宋刘克庄编,选录唐宋律诗和绝句,按题材分为时令、节候、气候、昼夜、百花、竹木、天文、地理、宫室、器用、音乐、禽兽、昆虫、人品14类。既是学诗的范本,也能获得天文地理、鸟兽鱼虫等自然常识。
此外还有《名物蒙求》、《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唐诗三百首》。
三、书院制度
(一)书院的兴起与衰落
  书院属于高级形态的私学。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原为官方藏书、校书之所,五代时发展为学者私人讲学的学校。宋初学术研究之风日盛,理学逐渐兴起,书院作为专事讲学、研究学问、不以科举为目的的教学与研究园地,蓬勃兴起。北宋初是书院发展的全盛期。著名的书院有:
(1)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2)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3)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4)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5)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6)江苏江宁的茅山书院
(二)书院的办学特点 
宋代共建书院173所,南宋占136所。南宋书院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组织制度。在教学上形成了鲜明的特,对后来的书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是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二是接受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我。教学实行“开放”政策,学生可不受学派的限制,允许学生中途易师。
三是建立“讲会”制度,不同学派的学者可以往来讲学,进行学术交流,使不同的思想出现在同一书院的讲坛上,体现了一定的(争鸣)精神。
四是注重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和谐的人文环境的结合。如宋代最著名的几大书院,所处环境无不是青山环抱、佳木葱茏、幽静秀美之地。
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概括和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某些规律性认识,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思想之一。所谓“因材施教”即根据教学要求,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使学生各尽其才。孔子是最早注意到这一方法并加以实施的教育家。孔子注意到了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品德、才识等方面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进度。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勇于作为),故退之。”
启发诱导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形式。孔子在教学中对能够对“闻一知二”、“闻一知十”、“
告诸往而知来”的学生大加赞扬,认为他们有独立钻研,自求自得的精神。孟子也很重视启发式教育,并形象地喻之为“引而不发,跃如也”,意为教师如同射手,引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姿态,以启发和诱导学生。他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自得”的兴趣和能力。
二、学思并重,温故知新
中国历史学家
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中两个决定性环节。孔子提出了学思并重的思想,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成为历代教育家一致赞同和普遍遵循的原则。孟子尤其强调“思”的重要性,甚至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王充更重思考,说“唯精思之,虽大无难”。朱熹重视读书和思考相结合,“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王夫之说得更透彻“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这些主张都是对学、思辩证关系的精辟总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