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学情评估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学情评估
一、选择题(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里强调了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  )
A.政治条件        B.经济条件
C.地理条件              D.思想条件
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诞生于(  )
A.古代两河流域          B.爱琴海地区
C.古代印度河流域      D.古代尼罗河流域
3.《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100帕那(货币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婆
罗门,就要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说明(  )
A.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不改变
B.四个种姓宗教生活界限分明
C.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
D.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4.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指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  )
A.产生条件              B.主要内容
C.制度缺陷              D.进步作用
5.小历在收集“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的资料做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古代亚洲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古代亚非文明          D.古代美洲文明
6.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瘟疫后,伯里克利成为雅典民众发泄怨气的对象,将军职务被罢免,并被判处巨额。但是雅典人不久后又选举他为将军,并且把国家事务交托给他处理。这一现象说明雅典(  )
A.平民权力至上
B.民主制度达到高峰
C.实行轮番而治
D.采用直接民主方式
7.下面是两段关于“罗马帝国”的读书笔记,笔记中所能反映的信息是(  )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1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4世纪末,被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拉丁语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A.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B.帝国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C.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D.帝国源于爱琴海区域
8.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在当地兴建一座城市,各城市中希腊式的神庙、体育场等建筑也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素。这段话强调了(  )
A.希腊文化的优越性
B.希腊文化的东方化
C.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D.东方文化的希腊化
9.下图所示的古希腊作品共同体现了(  )
A.文学创作与神话传说的统一
B.雕塑作品与宗教信仰的融合
C.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爱好和平与文明交往的理念
10.“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
11.基督教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有着极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深远影响。下列与基督教无关的是(  )
A.圣诞节                      B.阿拉伯半岛统一
C.查理加冕称帝              D.中世纪大学
1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  )
A.凯撒         B.屋大维      C.克洛维     D.查理
13.近代翻译家严复在《原富》一书中把“feudalism”翻译为“拂特之制”,进而解释为“顾分土因而分民……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故地大民众者,王力不足以御临之也。”材料中的“拂特之制”是指(  )
A.西周分封制              B.封君封臣制
C.雅典奴隶制              D.印度种姓制度
14.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在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
A.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
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15.假如你是生活在10世纪的一个庄园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
A.自备农具和耕畜,每周在领主的自营地上劳动3天
B.除了拥有一定的份地使用权外,还可以耕耘一片自己的草地和牧场
C.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以自己生产,如盐和铁
D.和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16.《欧洲史》记载:“领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
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据此,领主行使司法权的机构是(  )
A.元老院                  B.庄园法庭
C.公民大会              D.公民陪审法庭
17.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瓦解了封建经济;这里,洋溢着自由的空气;这里,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这里,点亮了冲破中世纪黑暗的曙光。“这里”是指(  )
A.古希腊雅典城邦      B.中世纪欧洲庄园
C.中世纪西欧城市      D.中世纪罗马教廷
18.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大学的兴起
B.阿拉伯人改造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C.城市的复苏
D.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
19.6—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的(  )
A.背景         B.性质         C.内容         D.影响
20.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进行了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它是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变革,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上述文字叙述分别属于(  )
A.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B.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C.历史观点和历史事实
D.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中国历史学家
21.促使穆罕默德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2.花刺子密是阿拉伯杰出的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计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