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小学小学生国防知识教育讲座
大桥小学小学生国防知识教育讲座
    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小学生国防教育活动,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有效措施,是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促进校风校纪建设。 
虽然当前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世界并不太平,战争危险并没有消除。近几年来,虽然我们开展了一些有关国防教育的活动,但还不够深入,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对国内外大事不感兴趣,因而学生的忧患意识不强,缺乏为国分忧、振兴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台湾新领导人妄图搞独立,“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美国在亚洲频繁举行军事演习,战争因素仍然存在。 
我们既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同时又要对敌对势力的威胁保持高度的警惕,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因此,开展国防教育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国防知识、国防精神、国防技能,还要让“国防教育”的意识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一、了解国防知识是深化国防意识的前提基础。 
国防知识教育是培养国家合格人才的前提。国防知识是一个包容了从天文到地理,从内政到外交,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基础科学到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知识体,内容丰富,门类齐全。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国防知识,开设“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国防教育的内容。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祖国的领土、疆域与边防,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光荣的战斗历程。清楚地知道了军旗、军徽的含义,还了解了现代军事知识、现代常规武器知识、现代防护知识和军事基本动作等国防知识。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解放军在建军思想的指引下,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三军将士,忠于职守,不辱使命,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中,留下一串串崭新的脚印,创造出一个个光辉的业绩。在庆祝五十周年国庆阅兵式上,展示了最尖端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国防建设中的运用,领略到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三军将士昂首阔步向前进的英姿。另外,在国防知识的学习中,也了解了美国在星球大战计划和海湾战争中所使用的先进武器装备,代表当今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因此,在国防知识教育中,使学生在了解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的同时,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既激发民族自豪感,又产生发展国防科技的紧迫感,激励和提高学生为实现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自觉性。努力学习,掌握各种本领,自觉地为建设祖国强大的国防贡献
力量。 
二、强调国防精神是深化国防意识的核心力量。 
众所周知,国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任何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变革,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精神,都需要把人们的精神振奋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伟大的奋斗目标。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形成的民族责任感、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艰苦奋斗,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等等,这些就是我们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就是我们民族的优势,就是中华民族国防意识的精华。 
如何对学生进行国防精神教育呢?应在教学时十分重视寓国防教育于活动之中,十分注意活动的导向作用,在精心设计的专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在“国防史”教育活动中,结合历史纪念日开展教育,如:“战争纪念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都是教育的有利契机。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资料,带同学们外出参观走访,观看电影,召开中队主题会,使学生明确了“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必须
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才有国家的安全等观念;在“向英雄学习”的教育活动中,结合“诞辰一百周年”,“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中大讲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故事,搜集英雄人物的有关资料,开展国防小报设计比赛,召开“英雄伴我成长”的中队主题会等,让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和事迹在学生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在“军史教育”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人民解放军从建军以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立的伟大功勋,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做出的巨大贡献,从中感受到“人民解放军才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加深对“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建军宗旨的理解,激发学生从小学习解放军,长大争当解放军的愿望。为了深化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利用清明节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凭悼烈士,到纪念馆、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防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弘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进而增强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的自觉性。 
在国防精神教育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自我牺牲、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民族团结和自强精神的教育,还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和归属感,从而在实际行动中产生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奋斗的巨大动力。 
三、掌握国防技能是深化国防意识的重要保证。 
进行军训,掌握国防技能是深化国防意识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强国防教育的有效手段。学会简单的队列、投掷、登高、攀越障碍等动作,会做一些军事游戏。初步树立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观念,培养遵守纪律、勇敢坚强的品德。在进行队列训练时,培养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作风,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学习投掷、攀登、越野、野营、制作航模等军体活动的技能,培养机智勇敢、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德。在体育课上教师还应向同学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组织纪律性,保持队形的整齐美观,不得用手去抓痒、擦汗等。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增强集体的凝聚力,锻炼学生的顽强意志,使孩子们终身难忘。 
小学生科技小报
另外,平时还应开展国防、军事游戏。如:智夺营垒、巡逻兵、军用卫星、海陆空联合演习等,进行射击动作、战场救护、野外生存、国防体育等方面的训练。这样就使学生在国防意识的熏陶,军事知识的学习,军校生涯的体验以及平时的玩乐中,深化了国防意识,增强了国防观念,初步掌握了一些国防本领。从而明白,只有巩固和加强国防,才能捍卫国家的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才能担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重任。 
在国防技能教育中,磨练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最后,应该强调的是,深化国防意识必须是在学好文化知识、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任何离开这个前提片面地强调国防教育重要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是会走入误区的。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教训,不能重蹈覆辙。
让我们共同保卫二十一世纪的中国 
                    ——六年级 国防知识主题班会讲稿  
    同学们:你们好! 
    有句对联你们可能还记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同学们不仅要读书,同时也要关心国家大事。国防问题,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个人的事,人人都要关心。 
    今天,我给大家主讲的题目是:让我们共同保卫二十一世纪的中国 
    一、 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防教育,则是通过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知识对全体军民施加影响,培养公民的防卫观念和尚武精神,自觉维护民族利益,保卫祖国安全,防止外来侵略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国防观念,增强国防意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世界上一切主权国家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公民的国防意识。不重视国防教育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没有国防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国防观念。这里所指的国防观念,是指以体为标志的主体意识和潜意识,是防卫外来侵略、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行为观念。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国防观念还可以理解为广大人民众所具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统一的行为观念。当前,虽然我国处于和平建设时期,全民性的反侵略战争不是迫在眉睫的事,但是,全民的国防教育不仅不能放松和削弱,而且应当更加重视和加强。 
    纵览世界发展史,就会发现一个带普遍性的现象:一个民族,凡是具有体的国防观念和进击精神,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省略将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中华民族,有习文善武的文化传统。在民族文化史上具有奠基性的春秋战国时代,儒、墨、道、法四大家尽管在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上不尽一致,但在武备方面的思想却十分接近。儒家的“足食足兵”,墨家的“非战寝攻”(重视防御),道家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法家的“富国强兵”,都体现了对武功和国防的重视。千百年来,这些思想在我们民族的意识中潜移默化,对民族廷续和自立起了重大的作用。但不能不看到,自从西汉董仲舒提出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开两千年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以后,绝大多数封建统治者,对尚武持贬斥态度,给民族的优良传统带来的严重腐蚀。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的维新派人物梁启超认为,缺乏自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导致国家虚弱腐败的重要社会心理根源。他曾为我国民间存在的“好铁不打钉,好子不当兵”的传统“感到羞愧和愤慨”。革命先哲孙中山,一向把尚武与民族存亡的大计联系在一起。1919年,他挥笔为精武体育会题写“尚武精神”四个大字,并撰写《精武本纪序》,指出:“我同胞然处于竞争剧烈这时代,不知求自卫之道,则不适于生存”。 
    国防观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把它灌输到全民之中,在军事上可能化为战斗力,在经济建设战线上会转化为生产力,在总体上可以提高结合国力和战争潜力,无论渗透到哪个部门,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我国的学生军训,早在50年代就已开始。60年代,经国务院批准,全
国53个大中城市的38所高等院校和70所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军事训练试点。为了进一步搞好学生军训试点工作,国家教育委员会、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又于1987年5月联合下发文件,从军事训练的试点范围、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军事教员的配备以及学生军训的经费和物资保障等方面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规定,推动了学生训练的迅速发展。 
    国防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代大、中学生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的青年,肩负着振兴中华、建设中华的重任,也负有保卫祖国、保卫现代化建设的光荣义务。由于长期和平环境影响,由于不能正确认识我国国防建设从过去长期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目前,一些青年的国防观念淡薄了;有的认为,现在是天下太平,要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加强不加强国防建设,关系不大;有的学生认为,军事与学生挂不上钩,对不上号,军事训练是额外负担,不太愿意过军事生活;还有少数青年贪图安逸,害怕艰苦,害怕打仗,不愿参军和不愿参加民兵组织等等,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 
    二、现代中国国防武装力量及其装备 
    我国的国防武装力量是国家各种武装组织的总构。我国的《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1、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国武装力量的主体。分为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 
    ①陆军:是担负陆地作战任务的军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军种。由步兵、炮兵、装甲兵(坦克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陆军航空兵等兵种和其他专业兵种组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