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网络素养
作者:丁凤萍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1年第07期
作者:丁凤萍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1年第07期
摘要: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一直是这几年探索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众位老师们更是各抒己见,为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发表下本人的看法: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结构。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网络素养
网络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是人的文化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们要迎接社会的各种挑战,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网络素养恰恰是现代人综合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系统了解,学会使用网络知识
1.自学“良犬家园小学生自学网”,掌握网络基础知识。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的探究;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良犬家园小学生自学网”就是一个专为小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该网络平台上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有知识类的,有艺术类的,还有休闲类的,平台上的栏目介绍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很适合小学生自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进入“良犬家园小学生自学网”,通过点击鼠标自学网络基础知识,每位学生按要求独立闯过“填空题、选择题、术语解释和简答题”这四大关,愉快地掌握了网络基础知识。
2.学会搜索引擎,变网络资源为我所用。网络不但带给学生学习的空间,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所需的文字资料、图片和声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向学生重点介绍几个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如中文YAHOO、搜狐、Google搜索和百度搜索等,学生通过上网浏览和查到环保和奥运方面的信息,通过下载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了“环保小报”和“小学生科技小报奥运小报”,然后放在网上同大家一起交流。学生通过在搜索栏里输入“小学生网页制作”,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能搜索到“小学生王国”、“小学生拼音报”等一些小学生网页。通过阅读,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而且更激发了他们也想设计制作这样的网页的兴趣。在此基础
上,老师给他们介绍了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的使用,让学生产生兴趣后很快学会了网页制作,学生快乐地制作了“科技之光”、“海底探险”、“奥运大看台”、“宇宙探秘”和“环保伴我行”等网页作品,充分体现出他们爱祖国、爱科学、讲环保的童心所向。
3.通过多种途径,强化训练网络技能。一是引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网上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到网上去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进行阅读。这样不仅让学生丰富课外知识,又训练了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筛选技能。二是鼓励学生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学生上网活动进行引导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素养的建设。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网络活动。如向家长和学生积极推荐优秀的儿童网站,让学生浏览、了解网络上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又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小学电脑报》和《中国少年报》组织的网上竞赛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再如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上网心得交流和网上论坛等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网络交往能力。这样,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各类活动,既激发了他们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及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又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敏锐判断,学会过滤网络信息
小学生接受新事物速度极快,好奇心极强,善模仿,喜尝试。网络信息时代要让学生在了解并掌握网络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电脑和互联网,让其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是侵蚀学生灵魂的“电子”。所以,老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会过滤网络信息。
1.做个“陪练”,教学生学会“取舍”。如教学《在因特网上下载文件》一课时,学生面对浩瀚无际的网络文件往往会无从着手,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充当“陪练”,通过电子教室的屏幕监看功能监督学生的上网浏览情况,通过屏幕广播、遥控辅导功能对学生进行手把手地教学,教学生下载一些有价值的文件,如动听的MP3音乐、精彩的FLASH成语故事、有趣的益智游戏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等等。久而久之,在“陪练”的手把手指导下,学生很快就知道了哪些信息该“取”,哪些信息该“舍”。从而提高了敏锐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了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
2.做个“网友”,教学生学会“求援”。其实,稍加细想就可以知道,喜欢上网的学生往往都是能较为熟练运用网络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基本素质较好,很多孩子对自己的认识较为清晰,他们上网的目的无非寻求娱乐,寻朋友,搜索信息。但网络世界里有善
也有恶,年龄偏小、较为单纯的小学生往往会成为这个世界中的弱势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老师可通过QQ和与他们沟通,主动做他们的网络知心好友,在网络技巧的切磋中让他们认识到社会的复杂,使他们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会和你倾诉,向你求援,得到你的帮助,避免意外的发生。
三、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彩鲜艳、声情并茂的画面。这就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模式。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时候是以课件的形式体现的。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我们可以综合使用多种媒体,将文字资料、图片、音乐、视频、剪辑等融于其中,把课件制作得既新颖又实用。这样,课文的内容就以声感、形感、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各种感官的刺激可以直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自然就热情高涨,爱学、乐学,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就打
破了读死书,死读书的沉闷气氛。
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思想意识改变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师感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假期有针对性的多媒体操作和使用培训,培养一支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队伍,为农村小学多媒体教学做出示范作用。只有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强化开放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才能实现教育方式,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摆正教师与课件的位置,将课件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蔡玲英.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J].教育科研论坛.2011,(02).
[2]蒋砾.情境——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金钥匙”[J].中小学电教. 2004,(0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