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语文水平归结起来能够说是只有四种:听、说、读、写。这四种水平,是互相促动、互为因果关系的。简单地说,不会听(倾听),那么他就不会说(表达),不会读,不擅长读的人,也肯定不会写(陈述),这样的因果关系,在语文教学界得到广泛的共识。基于此,在培养孩子的写作水平时,首要的是先要让孩子爱读书、会读书,擅长体味,并从中汲取有用的东西。下面,就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擅长引导,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孩子语文水平的培养,在某种水准上来说在于家长和老师的合理引导。兴趣是培养出来的,是一个长期浸润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地刻意的引导,才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在我家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为他买了小卡片、不怕撕的幼儿书、幼儿画报,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更早地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一些自然事物,更重要的是让他接触到书,让带图案的、五彩斑斓的书籍在他理解世界的初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难能想象,一个在幼儿时期没有接触到任何文字图画的书籍,他会在整日的玩耍中产生对书籍的强烈兴趣。当这些亦玩具亦书籍的东西在孩子的脑海中印象之后,能够说,作为幼儿阶段初期的培养就已经开始了。
在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正规的管理孩子并不适合,尤其是还很柔弱的小手抓不住笔,却要写什么“a o e,1 2 3”等等,即使孩子对幼儿园的书感兴趣,尤其是朗朗上口的短文,但对写那些无聊的作业却不怎么乐意。
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逼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情,而是允许孩子不写家庭作业(当然少不了要与幼儿园老师的沟通),取而代之的是放学回家后,如游戏般地让他给我读儿歌,包括背一些比较上口的长文章,孩子背东西的兴趣非常浓厚,一篇不太
长的诗歌三五遍就很熟了。
后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又引导他读一些课外书,并刻意为之创设各种读书展示的机会,如新年时家族团聚时的表演、学校组织的读书展示、参与小记者选拔等,为其读书兴趣的培养提供展示的平台。能够说,现在读书对于孩子来说,已成为他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乐趣,不但不需要家长的督促,相反有时还要催孩子出去玩一会。
二、着力于指导点拨培养孩子读书体味的水平
孩子爱读书,固然是件好事,但假设仅仅泛泛而读,流于兴致,即使书读了一大堆,结果却无甚效果,这是我们一些家长在培养孩子读书时经常出现的现象。就我个人体会来说,在孩子读书习惯养成中,必须要有家长的点拨指导,必须使孩子读得懂书,能弄懂书中三味,才是真的会读书,才有可能提升写的水平,促动语文水平的综合提升。那么,指导点拨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我个人认为,读书指导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过识字关。轰轰烈烈是我们很多人读书的习惯,尤其是遇到不理解的字,很多人一带而过,图个乐子就能够了。而这恰是理应重视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查生字的过程,本身就是识字的过程,只有将不理解的字清除掉,才能准确地读文、理解、会意、体味。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其二是要学会从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词语是文章的构成要素,假设在文中词语尤其是关键词语,不能准确理解,可能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所以,在指导孩子读书时,一定要使其学会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因为一个词语只有放在文章中才起作用,才能真正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而因为文章中词语的关联性,通过上下文词语基本上就能推断出关键词语的意思。在这方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必须高度重视,努力甚至刻意去培养孩子的这种水平,
长此以往,孩子才能养成自能读书,自能体味的水平。
其三是培养孩子领会通篇文章情境的水平
这是读书的一种很重要的水平。我们为什么一些孩子读书悲痛的地方无忧伤,喜悦的地方无欢快,主要原因是缺乏与文章及作者的共鸣,与作者同呼吸的体悟。具体说,就是对文章的情境不会把握,不能把握。只有理解感情,有了共鸣,还愁不会读,读不好,体会不到吗?体会到了位,那么作为语文中的读还用过多的教导么?
其四是要学会体味文章字、句、段、标点的使用所蕴含的感情。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能表达若干种意思乃至于感情,这是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的共识,也是被生活实践广泛使用着的。我们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就是要培养孩子从字里行间出东西来,出蕴含在字时行间的情境、意味乃至好恶感情来。好的文章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就是品尝的过程。从句读开始到语意联系,需要我们着力去培养。培养孩子探究文章的水平,同时也就为写作水平在奠定基础。
三、持之以恒养成乐读爱读的习惯
读书是一种兴趣,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习惯使然。几年来,在培养孩子读书方面我觉得只有持之以恒地做,充分利用好家庭这个有利环境,利用父母对孩子的自然的影响力,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
一是家长首先要做个读书人。长期以来,我养成了每有空闲总是抄起一本书来看的习惯。所以,在这方面,自不过然在家里的时候尤其是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很少放任他看动画片,更多的是与孩子交换着看书。在孩子低年级时,他看拼音版的书,我看小说,然后互相交流,当然大多是让孩子给我讲。到了孩子上小学中高年级时,他看儿童文学,我有时也去看儿童文学,这样,往往
一两个小时就在共读中度过了。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也允许他看我的藏书。这样,互相之间就有了更多的交流之处,也便于相机实行一些读书上的点拨。能够说,孩子有了读书的乐趣,那么对于电
视上的动画片还是电脑上的游戏也就不那么注重了,或者说是不感兴趣了。所以,要想让孩子读书,父母也要做读书人,无论是干什么工作的,只要你经常端起书来看,带着孩子看,互相交流着看,孩子没有不爱上书的,没有不喜欢读书的。
二是要坚持满足孩子在读书方面的需求。读书是需要投入的,伴随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是要家长在这方面投资的。能够说,在为孩子买玩具时我有所选择,而且是有条件的,如学习要求如何,家庭表现如何。
三是引导学以致用是读书的用意所在。读书是为积累,积累是为实用。我们不能培养“书虫”“书库”式孩子。在我们引导孩子读书时,就要考虑到是为了实用的,要在读书点拨时加以合理的引导。如下雨了,书中是描写雨是如何的,南方的雨与我们北方的雨是什么样的区别,春雨与秋雨给人感觉又是如何的。通过读书的积累,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样孩子在学习与使用过程中才会得心应手。通过孩子的作文我发现,他从不写那些千篇一律的官话,套话,从很多独特而有新意的描写能够看出是出于对情景的精准观察。所以,读是为了写,更是为了培养水平,提升素质,这样的读书才是有用的读书,才是学以致用的读书。
总之,几年的实践说明,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以说教来达到目的。孩子各不一样,针对于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与其适用的培养方法,我所列举的是自己的体会及做法,仅供借鉴,如能有所裨益,当是一种荣幸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